百年中国侦探小说精选_任翔【10卷完结】(414)

阅读记录

  你们想吧,在这深夜的时间,在这幽凄的环境之中,一个人遇见了这样的怪异,任凭他是怎样胆大,他的神经将有何等的变异?当时他惊悸之下,想动作而还不及有所动作,蓦地,他的后脑上面。忽被一种分量很重的什么东西猛击了一下,接着他就在这博物院围墙底下,晕了过去!

  其后,这个晕倒在路边的警士,因着路人的发现,才送进了附近的医院。经过了急救的手术,这警士虽然苏醒了过来,可是他的神智,依然模糊不清,睁开眼来却就乱嚷:“白妖怪,吃人!吃人!”

  这怪事发生的翌晨,那博物院内恰巧在盛传着白熊标本无端失踪的消息。

  那个巡逻警,他所看见的白妖怪是什么呢?不就是博物院内所走失的那座标本吗?一具没有心肝脑子的东西,它怎么会活动呢?——虽然说,在眼前这个疯狂的世界上,那些没有心肝脑子而活动得厉害的东西,原也遍地皆是。然而,眼前的这座标本,却明明绝对没有活动的可能性。那么,它怎会跳跑到围墙外面去的呢?这其中,究竟蕴藏着何种的幽秘呢?

  没有人能回答以上的问题。

  那博物院的当局者,原都是站在时代最前线的人物。为了破除无谓的迷信起见,最初,原想把这失落标本的事件隐瞒起来。但由于那个警士的意外的经历,却弄成想瞒而无法隐瞒。更显明的一点是:因这警士的话,却证明了那个博物院守夜人的话,并不是神经性的呓语。

  于是不久,这一件怪事便以最高的速率,传遍了这大都市的每一角落。

  当时有几张报纸,详细记载着这件新闻,有的报纸,刊印着博物院的照片,有的甚至还刊出了那位白熊先生的同伴——那只猩猩——的玉照。一片神秘的空气,鼓荡得相当热闹。

  当时这新闻传到了一位青年的耳内,却引起了甚大的兴趣。

  那个青年年龄不过二十多岁,名字叫做黄令德。过去,他在大学里读过书。他的表面上的职业,是某一通讯社的外勤记者。实际,他另外还有一个不公开的职务——他在本市某一个以神秘著名的人物手下办着事。

  据这青年黄令德的意思,一座死的标本,居然会兴妖作怪,在这二十世纪的现代,似乎太觉说不过去了!那么,这白熊的滑稽戏剧,料想必有一个暗幕。他很愿意知道知道,这暗幕之后,究竟隐藏着些什么?

  于是,他便用着新闻记者的名义,并携带了一颗好奇心与一个逻辑的头脑首先去访问那个被白熊吓倒的警士。

  其时,那个脑神经受震过度的警士,还在医院里面疗养。经过了一番谈话,结果,这警士始终坚持着:那夜他亲见那白色的怪兽(现在他已知道这是博物院走失的白熊标本)——张开了血盆大口,正预备一口把他猛吞下去!除此之外,却完全说不出别的所以然来。

  第一次的探访,结果是不得要领。

  于是,第二次这青年改换了路线,又去访问博物院的管理者。据这管理者的谈话,他们承认院内在近时期中,曾失去过几种东西。最初失掉的,是些蝴蝶标本,后来又不见了一座白熊的标本和一柄匕首。他们的意见,认为这完全是出于有血有肉的人类的盗窃行为,绝对没有什么神秘可言。至于其他无谓的问题,院方却绝对拒绝回答。

  黄令德认为院方的话非常合理。可是,他的探访却依旧是不得要领。但他并不灰心。最后,他又找了一个适当的机会,把谈话的目标,移到了那个守夜人的身上。

  据黄令德的观察,这个中年的守夜人,面相的确很诚实,不像是个造谣生事的人物。而且,他的眼光很澄澈,说话也极有理智。这更不像有什么神经错乱的现象。

  黄令德因为对方这个家伙,是这戏剧的最初揭幕者,于是,他便特别小心地准备用舌尖上的钩子,钩索出对方嘴里的秘密来。

  可是,守夜人对于这个问题,却显出憎厌的样子,看他紧皱着眉头,似乎很不愿意再提这件事。

  好容易费了一番唇舌,才把这守夜人的话匣打开。

  但他所说的话,依旧还跟先前完全一样。这在黄令德,原来是老早听熟了的。看来,他这第三次的探访,又将带口第三个不得要领了。可是,他还不愿意轻意放弃这个最后查究的机会。

  于是他向对方说:

  “据你说来,你是亲眼看到过这头白熊在跳舞的?”

  “我有什么理由。要造出假话来骗人?”守夜人生硬地回答。

  “这白熊倒很摩登,它居然还会跳舞!”黄令德笑笑说:“我准备向这里的管理人建议,最好在地板上打些蜡,以后等这畜生回来时,跳起舞来也好便利些!”

  “先生,你的意思,是在讥笑我说谎吗?”这中年人有点儿生气了。

  “我不敢说你是在说谎。只怪这故事的本身,太像一个谎话了。”青年俏皮地说。

  “好,就算我说谎吧!那么黄山路上的那个警士,也在帮我说谎吗?”青年第一次被驳倒了。但是,他仍继续向下追问:“你的意思,这白熊的失踪,一定不是被窃,而是它自己逃出去的,是不是?”

  “我确定如此,不管别人信不信!”

  “它从哪里逃出去了呢?”

52书库推荐浏览: 任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