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中国侦探小说精选_任翔【10卷完结】(30)

阅读记录

  新闻果真很简短,而且也并无特异之处,所异的只是被害的是个慈善家。我正要向霍桑问话,霍桑也已将桌上的各报搜检一遍,丢下了报纸,走到窗口去。

  他站定了说:“这里的消息怎么如此不灵通?除了《大江南报》有这样一段简短的新闻以外,别家报纸竟完全没有记载。”

  我道:“就这新闻看,死者是一个绅士,这案子也许会宣传一会儿。”原来在那个时期,绅士阶级在社会上还是炙手可热的特殊人物。

  霍桑沉吟地说:“是。凶手伤害了事主,又劫去了五六万元的巨款,当然不是寻常的小偷小盗。而且死的又是一个所谓绅董,官厅方面当然也得忙一下子。”

  “据你料想,这案子和寄来的断指会不会有某种联系?”

  “我此刻怎么能知道?报纸上不会说死者缺少一个大拇指,我怎能硬把它联系上去?”他旋转身来,皱皱眉。“假使果然有关,我少不得也要牵涉在内,那就未免有些棘手。”他低头想一想。“包朗,李四说昨天傍晚那个西装客人是个年轻人?”

  “是。你想那人是因着这凶案来请你侦查的。”

  他思索了一下,摇摇头:“不,不会。要是真来叫我侦查的,他绝不会来了就走,而且也不会今天不再来。”

  他回身走近桌子,咬紧了嘴唇,兀自皱眉苦思。接着他开了桌子的抽屉,看着抽屉中的断指瓶发呆。他的神气显示出一种心神不定和把握不住的样子。

  我说:“霍桑,这个断指应该怎样发落?你得有个办法才好。”

  他答道:“是,这是一个最困难的问题。”

  他走到床边去,开了皮包,抽出一张南京全图,展开在桌面上,细细看了一会儿,点了一支纸烟,背负着手,在室中踱来踱去。那缕缕烟雾便跟着他在室中盘绕。

  他站住了说:“我想第一步办法,应该查究那寄件的人。”

  我应道:“对。这一着你已有了成竹没有?”

  “我想先到三牌楼第一邮务支局里去,问问那寄包件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到三牌楼去?为什么不先到中正街三号去?”

  “那地址一定是假的,我方才已经说过。你总已瞧见那邮花上的印章明明是第一支局。第一支局是在三牌楼,和中正街相距很远。那人若是果真住在中正街,为什么不向就近的升平桥第四支局去寄,却反倒较远的第一支局去寄?”

  “为掩护真相,舍近就远也未尝不可能。”

  “是。不过你自己矛盾哩。这人既要掩护真相,你想他会写真姓名真地址吗?”

  “既然如此,你就是往三牌楼去,也不会有多大希望。因为这个人既已假托地址,故设疑阵,不愿人知道他的真相,难道会亲自到邮局去寄,使人家容易侦查吗?”

  “是,你的推断很合理。不过就是他另外差人去寄,只要邮局人员碰巧注意他,多少有些印象,也可以给我一个线索。何况这个人或者竟疏忽了这一点,亲自去投寄,也说不定。”

  “那么那寄断指的人究竟是个何等样的人,你总该有些端倪。否则你即使往邮局去问,未见得他们会直指出来。”我提出一句有启发性的问句。

  霍桑点点头,重新坐下来:“不错。我已经推索过一回。我就那断指的包裹纸扎缚的绳结和封面的字迹看来,那人似乎是个受过新教育的少年,并且也不像是个穷人。”

  “你可能解释几句?”

  “可以。我看封面的字迹虽然很草,笔力却不弱,似乎那人在书法上用过功。那麻线的结是个双套结,童子军的结绳术上有这个方式。他知道在节骱处下刀,又知道用火酒保存断指,显见也有科学知识。那包裹的纸,最外面一层是重磅牛皮纸,显示他熟悉邮局寄包件的章程。里面的白纸是一种优美的英国信笺,价值很贵,也不是寻常人用的。从这几点上推想,那人显然是一个受过新教育的人。”

  我想了一想,说:“根据你这个推断,这个人倒很像你所假定的医校学生。是不是?”

  霍桑咬一咬嘴唇,答道:“是。可是我实在没有这样的学生朋友。”

  “也许不是你的朋友,是一个我们的朋友的儿子,或者竟是个不相识的青年,特地和你开开玩笑,试一试你的眼力。你想会不会?”

  “唔,也许——我不知道。”他又沉倒了头,努力抽烟。一会儿他又抬起头来。“不,不!我看这不像是开玩笑的事。它的性质相当严重。”他的目光闪一闪,神色也严重起来。

  我问道:“喔,你说是栽赃嫁祸?”

  他摇摇头:“不是。现在我觉得这理解不能成立。因为这罪证明明是邮局里寄给我的,找的立足点仍很稳固。那人即使想陷害我,我尽可以提出反证。”

  “那么和你方才所说的第二种理由合不合?”

  “那也有些矛盾。

  “何以见得?”

  “因为对我有妒忌心的人不外乎警探之流。这班人不学无术的居其大半,不像会有新知识。”

  我连带地记得他本来说过有三种理由,当时因李四送报纸进来,才给打断了。

52书库推荐浏览: 任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