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中国侦探小说精选_任翔【10卷完结】(233)

阅读记录

  霍桑会点一点头,或来一句肯定的答复吗?不,我并没有这样的奢望。如果如此,这案子马上解决了,至少也解决了一半。其实银林的问句太笼统,包含的范围太大了。

  霍桑沉思了一下,才说:“我说包朗兄在一个难点上提供了解答。”

  “哪一个难点?”

  “就是那太别致的凶器——一块玲珑剔透的灵璧石!”

  “我还不大明白。”汪银林用那夹着雪茄的手搔搔头皮。

  霍桑解释道:“一个人如果蓄意行凶,当然要带凶器。但是灵璧石不是一种适宜的凶器,而且它是本来在房间里而不是给带进去的。包朗兄对于这一点的假定的确很有意思。”他吸一口烟,又慢慢地吐出来。“总之,无论那个人企图进去理论,或是另有企图,他不是抱了杀人的决心才进去。这假定很可能近乎事实。”

  汪科长领悟地说:“唔,不错。但是你说了另有企图,指什么?”

  霍桑皱皱眉:“我还说不出。”

  “可会是另一个知道了幽会的秘密,就捷足先登地求欢,被玲玲拒绝了,才老羞成怒地动手?”银林也拟成了一个理想。

  霍桑摇摇头道:“很难说。”

  “随便说说,总不妨事。”

  霍桑让纸烟灰落下些,慢慢地说:“这理想是建立在包朗兄的幽会的假定上的,可是我对于包朗兄这方面的假定还不敢贸然同意。”

  汪银林不答,移转目光瞧我,似乎暗示这句话让我答复,比较更适合。我的理论给推翻了,他虽说得不十分肯定,我可不能缄默。

  我问霍桑道:“你不同意的理由是什么?”

  霍桑又放下了纸烟:“从一方面看,你的理想是有成立可能的,因为玲玲显然是个浪漫女性,男朋友又常在夜间到伊家里去闹。但从别方面看,又觉得矛盾。你想玲玲如果约人幽会,岂不要先行布置?可是伊的换房明明是突然发动的。”

  “突然发动。以避免屋中人的耳目。伊的换房间不是除了俐俐和阿招以外,别的人都不知道吗?”

  “这不是避人耳目的好方法,相反的,反而会引起人家的诧异和注意。因为避耳目不是几个钟头的事,下一天大家都会知道。我看玲玲是个聪明的,一定预先借一个题目和俐俐换房,而且房间里的家具也得从容地换一换,不像会在约会的几个钟头之前,突然而草率的换房?”

  人是有私心的,即使受过教育的陶冶,有时候仍不能完全控制。

  自己的理论或主张总是最好最对的,给推翻了,总是不高兴。这时候我就有这样的感觉,可是一时间我又提不出反辩。提出类似反辩的倒是银林。

  他说:“那么会走错房间吗?”

  霍桑向银林瞧一瞧,反问道:“走错房间?你可是说有个人不知道换房间的事,贸然走了进去,才闹出这件事?”

  银林不答,但点一点头。他向我瞧瞧。我也点点头。但点头的动作只有三分之二,霍桑并不一致。

  他说:“这也同样有矛盾性。照你的意思,所谓走错房间实际上是弄错了人,房间并没有错。因为那人进那楼下房里去也许不是第一次,但昨夜一走进去,不料房间里换了一个玲玲,玲玲不依从,才造成血案。是不是?这样说,那房间根本是俐俐的,一定是俐俐不正经,一直在私下偷汉。但是你看俐俐会是这样一个女子吗?退一步,就算伊的实际行为并不和我们从伊的外貌上所观察到得一致,但一想到伊在那屋子里的地位,伊会有干这样的胆力吗?银林兄你看这里面是不是有些矛盾?”

  银林默然了,默然中有些窘。我觉得这窘是我累他的,心中自然不安,可是我不能帮助他——实际上是帮助我自己。

  霍桑再说下去:“还有,那人是俐俐的相好,不是玲玲的相好,才因误撞血杀,而且那人也不可能知道俐俐的房间换在二层楼。他会有这样的胆子,随便到楼上去找吗?”

  汪银林再度被驳倒。他的头低下了,努力地抽他的雪茄。我提出一句聊以解嘲的答辩:

  “这样说,外线问题可以除外了。这案子不是外面的人干的。”

  霍桑又摇摇头:“包朗,你不能随便武断。我只觉得你所说的幽会的假定不合理。至于外线问题,在那后门怎样开启的疑问有个完备的解释以前,还不能抛开。”

  “默然”又轮到了我。可是汪银林又接替着发话。这一次银林好像和我站在一条线上。

  他说:“霍先生,既然如此,如果有外线的话,那动机不像是奸情了,是吗?”

  霍桑丢了烟尾,叹一口气:“我说过,案情太神秘,我简直看不透。若说外线的动机,比较近情的还是恋爱问题。可是这中间隔着一座岩壁,就是换房间而且是突然起来的换。唉,真困脑筋!”

  “除了所谓恋爱问题,你想还有什么可能的动机?”这是我给银林打的边鼓。霍桑摇摇头,“包朗,很抱歉,我只有消极的破坏,没有积极的建议。我不知道!”

  室中静一静,又只有呼呼声。大家的心境都不大舒畅。我正想转移话题,从内线方研究一下,不料那少年孟飞忽然匆匆的赶来。于是话题就自然地转变到一个新的方面。

52书库推荐浏览: 任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