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中国侦探小说精选_任翔【10卷完结】(230)

阅读记录

  他说:“顾律师,你说岑医生是工具,你指的是哪一点?他帮助顾太太装病,还是——”

  顾律师不自觉地接口说:“是,就是实际行动上也同样可能。”他忽然张一张眼,闭一闭嘴,补一句:“霍先生,我们已经说过,我是随便说说,这件事的内幕怎样,我想一定逃不过你们的法眼。”

  他站起来,又拱拱手:“小儿的事,请你们包涵一些。我刚才已经见过蔡局长,我只怕这件事交托在那些不学无术的——啊,经验差一些的人手里,听信了家嫂一面之词,会误会小儿。现在我可放心哩,你们两位都是警探界的第一流人物。”

  恭维话给汪银林打断了。能吹能拍,措辞又老道圆活,的确不愧为“大”律师。汪银林和霍桑都含糊地应着,不作正面的表示。在离开会客室前,顾声扬还表功似的说到他和死者祥霖的往史。

  声扬和祥霖是远房弟兄,以前也常来往,并且立嗣问题,祥霖生前早已谈过。祥霖在沦陷时期,组织了两三个所谓企业公司。公司的组织还没有完全成立,凭着他的手法,股票已经在外面一倍两倍地乱涨,因此祥霖着实捞进了一笔钱,据声扬说,他不赞成这种趁火打劫的勾当,曾一度劝过祥霖,他自己就除下了律师招牌,苦守八年。我暗忖他的理论很正当,可是他的心和口是合一的吗?如果如此他为什么把儿子嗣给一个有经济汉奸嫌疑的人呢?

  十四、疑难重重

  汪银林第二次建议讨论案情,又没有马上实行,原因是霍桑表示反对。他说事实还没有搜集完全,讨论还早。案中的内线部分我们虽已有了一个轮廓,但外线部分我们也不能忽略。所以他建议银林应得负责调查外线。譬如玲玲的两个常来的男朋友——曹岳年和一个姓陈的——也得跟他们谈一谈;还有玲玲的女朋友金丽坦,最好也去访问一下,说不定提供某种情报。况且法院里的检察官不久会来验尸,人多声杂,这屋子里也不便讨论。汪银林同意了,所以在顾声扬走了之后,他就打电话到总局里去,接洽另外一个姓王的探员到这里来看守,不许任何人出门,如果有人来访问,也得设法盘问或留住。他派孟飞去调查霍桑指示的几个人,约定有了消息,再会集讨论。霍桑表示他在寓所里等候。我们就离开顾家。

  我们回到爱文路七十七号时,时间已近中午。气候的温度急速地加增。复员不久的苏妈已经预备好午饭,施桂告诉霍桑,自新医院的何院长已经打过电话来,问我们有没有回来。

  午餐时,我的食欲打了折扣。原因好像有三个:第一,菜肴只有榨菜炒肉丝、鸡毛菜、冬瓜汤。因为霍桑的经济状况受了限制,而且在复原时期一切还没有恢复常态,节约还是必要。第二,气候的闷热也是食欲减退的自然原因。第三,这件疑案盘踞在我的脑中,当然也能影响我的胃纳。但霍桑还是照常每餐两碗饭的惯例,丝毫没有折扣。一般地说,他的食量并不大,他是一向反对多食主义的。

  他常说:“人的消化机能是有限度的。吃下去适量的食物,消化机能工作正常,才能尽量吸收食物中所含的养料;如果吃得太多或过饱了,消化机能工作过劳,不能尽量吸收,结果不过使养料未尽吸收的食物白白地排泄掉。我们那句‘努力加餐’古语是不合科学原理的,因为‘加餐’只能撑大胃,使消化机能过度疲劳而造成胃病,此外毫无益处。”

  他看见我吃了一碗饭就停筷,笑着说:“包朗,以前你不是要吃两碗多吗?有时候你的精神兴奋些,或是菜肴陪胃口些,你会吃得更多。今天怎么样?你为什么打折扣?”

  “天太热,我不能多吃。”我从三个理由中选取了一个。

  霍桑仍带着微笑,说:“这理由不充分。是不是因着这菜肴太坏?”

  “不是,蔬菜我也喜欢。”这倒不完全是我的强辩。

  霍桑忽然发起议论来:“一荤,一素,一汤,确乎太寒素了,可是从养料方面说,也足够合得上标准。我常常称我们中国的家庭菜,总是论‘几荤几素’。荤和素的调剂在营养立场上是必需的。可是我国的筵席就不合理了,一切是荤,荤,荤,蔬菜简直难得上桌面——。”

  我耐不住,插口道:“喂,你何必滔滔不绝?我今天吃半碗饭,原因并不在菜肴上。”我离开餐桌。

  霍桑也站起来:“那么,为什么?”

  “老实说,这件案子不但充填了我的脑,也塞满了我的胃。”

  霍桑笑一笑:“对,这才是真话。这是你的一贯作风。”

  我们回到办公室以后,我就乘机提出这件血案。

  我说:“霍桑,你看这件事的内幕究竟怎么样?刚才你说话也许有些顾忌。现在你不妨坦白些说一说。”

  霍桑在藤椅上坐下来,从衣袋中摸出纸烟来。纸烟还是白金龙。这时候黄包车夫也在吸大量销行的外国烟了,他吸的还是那快近落伍的老牌子。他抽出一支来给我,又摸出柴盒来——不是打火机。

  他吐出一口烟,才说:“包朗,请你原谅,别说我卖关子。眼前我实在还不能答复你。”

  “什么?难道你迷茫无头绪?”我有些不高兴。

52书库推荐浏览: 任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