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中国侦探小说精选_任翔【10卷完结】(1834)

阅读记录

  等三人气呼呼地走了,大宇才转身往图书馆的方向走去。

  虽然放假,图书馆照样开门。当然,读者少之又少。

  在图书馆三楼的东北角,专门存放着学校的历史资料,包括校史、校长年表、老师档案、校友文档,各类学校回忆录、学校名人录以及学校建筑发展史。

  大宇要看的是九五届高中的同学录。

  所谓同学录,都是历届毕业生在临毕业之时,每人自己写一篇小传,再加上班里一些同学的评议,配上自己的大头照和生活照,写好之后,由班里统一编辑成册,就成了该班的同学录。

  大宇在十几本同学录中,找到了95届高三(5)班那一本。

  全班五十人,每人的资料占去三页,加上前言后跋和一些花絮,共有200页。

  翻到第91页,就是汤米的东西了,包括他的大头照、生活照、一篇自传、同学评语。

  大宇细看着那张大头照。跟毕业照相比没有什么区别,只是面部更清晰。

  单眼皮,显得眼睛细长柔顺。厚厚的嘴唇,下唇显得过长,上唇又有些偏短。鼻子是狮子鼻,朝上翻着,鼻孔却显得很小。

  所有这些特征,大宇已经相当熟悉,因为在跟那位首席代表打交道时,对他的相貌早就了然于心。那么,为什么还要如此细心地看呢?

  大宇也说不明白。

  脑门也是一样,又窄又鼓,像是古书上描写孔夫子那样——有什么智慧在里面持不住了,一心要冒出来。脑门上的头发相当浓密,而且还打了一个卷,像是有意为之。

  大宇再细看一番,认出那是一个旋儿。

  有人会长两个旋儿,一般是并生在脑顶偏后一点,有时会一个长在后,一个长在前。汤米的这个特征太明显了,脑前的旋儿使他的头发永远卷着,梳理不开。

  又看了一会儿,想了一会儿,大宇才接着往下看。

  那篇《自传》是这样写的:

  本人汤米,实非真名。出身满族,忝为王爵,爱新觉罗乃吾真宗也。要是生在一百年前,你得叫俺爱新觉罗·敏庆。开玩笑了。不过据传俺的爷爷的爷爷还真是一个王爷,更惊人的是,俺家当年的那个王府就安在现在俺上学的这座校园内!如君不信,看俺的玉照——单眼皮儿,疙瘩鼻儿,加上一长一短厚嘴唇,典型的满族皇亲特征。再不信的话,俺只能让你看脑门了,那里可是有一个旋儿啊,听说西太后她老人家,还有光绪皇帝都在脑门上顶这么一个玩意哩!

  下面又说了一大堆在学校的学习心得,与同学老师相处的一些逗乐子的事。此外还有一句话,引起了大宇的注意:

  别看咱在这里夸夸其谈,其实认识俺的人都知道俺天性木讷,不善言谈,属于一杠子压不出个屁来的那种类型。你要是让俺跟陌生人说话,还不如直接为俺举行葬礼。就埋在学校体育馆的下面吧,那儿当年可是俺爷爷的爷爷的一亩三分地哩。

  在“评论”那部分,几乎所有的同学都说汤米什么都好,就是不爱说话。“这小子下笔如有神助,可你让他一星期说一句话都挺费劲!”

  大宇终于把同学录看完了,坐在那里久久地沉思。

  把所有的书都放回书架之后,他又要找一样东西看,却没能找到。

  “你想查什么?”图书管理员问。

  “有没有咱们学校的建设图纸?”大宇问。

  “什么图纸?”

  “我想看一看体育馆建设施工图这一类的东西。”

  “这个嘛……没有。”管理员想了一下,又说,“你可以上网看呀。咱们的学校的好多资料都存到了网上书库里,真正的纸质书都处理掉了,因为使用的人太少,保存的价值不大。”

  “谢谢。”大宇说。

  他立刻赶到图书馆里面的机房去上网。果然,很快就找到了他要找的东西。

  体育馆的建筑平面图、立体图,还有施工图,以及地下水文图。

  大宇利用自己所学的全部知识,在那里反复研看。

  看完之后,他觉得似乎还有什么关键的东西自己没有了解。

  是什么呢?

  “我爷爷的爷爷据传是王爷哩……”突然,耳边像是什么人在悄声对他说话。

  大宇吓了一大跳,回头看,什么人也没有。

  难道是鬼?

  他平静了一会儿,明白是自己太沉浸于那篇自传,太沉浸于汤米的故事中了,以至于出了神。

  立刻,他知道自己要查什么了。

  再进入网络,很快就在“校史”那一部分查到了这座校园的发展史。

  “汤米果然没骗人!”大宇叹道。

  在清朝初叶,学校所在的这块地还是一片农田,后来赐给了朝廷红人琪硕亲王,成了一座超豪华王府。

  再后来,王府败落,这里又成了民国的一个陆军讲武堂所在地。

  与此同时,一个传说也神经兮兮地开始在坊间流传开来,说最后一代王爷在清廷崩塌时举家外逃。在逃跑之前,曾把一个“大清重宝”埋在了王府的什么地方,据说,就是在王府花园内的“芙蓉池”内。

  大宇的心里突地一跳。他知道,现在的体育馆就是一九五八年大跃进时期,人民公社社员填湖造地,平整出来的一块土地。

52书库推荐浏览: 任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