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中国侦探小说精选_任翔【10卷完结】(1778)

阅读记录

  “可以抽血化验来认定。”小白回答。

  同学们不明白。

  “这是一种刑事技术,就是DNA鉴定,通过遗传基因来认定。”鬈毛补充说。鬈毛理论上技高一筹。

  同学们明白抽血鉴定是怎么回事了。

  ……

  同学们一路上热烈地谈论着。

  大客车随着警车驶进了一个设有高墙的相对封闭的大院子。

  “打拐办”遣送站到了。

  10 网上作战

  “打拐办”的叔叔、阿姨把同学们迎到会议室,那儿已坐着三十几名被解救出来的被拐卖的儿童,他们和同学们年龄差不多大,都是男孩子。这个年龄的孩子就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正是天真活泼、无忧无虑、幸福快乐的时候,可是,他们看上去可完全不同,个个衣着不整,沉默少语,面带愁容,闷闷不乐。见同学们进来,他们都拘谨地站起来,向同学们鼓掌,表示他们的谢意。

  叔叔、阿姨故意安排同学们交叉坐在他们中间,希望他们与同学们相互交流,增进友谊。

  同学们把捐献的衣服送到这些孩子手中,他们接过衣服,又苦闷地坐下来,不敢多说话。

  首先听“打拐办”的叔叔阿姨介绍“打拐”工作情况。

  当然,叔叔阿姨尽量地把事情说得通俗易懂。

  拐卖妇女、儿童是一种古老的犯罪,这种犯罪活动曾经灭迹,但是,现在却又死灰复燃了,任何一种犯罪,当它有市场时,就会死灰复燃。

  这种犯罪之所以有市场,是因为人们的传统观念中把男孩看得比较重,一些自己没有生育能力或家中没有男孩的人家,为了延续自家的香火,就花钱买男孩。

  有人买,就有人卖,这就是市场规律。当然,父母是不会把自己的亲生骨肉卖给别人的,卖小孩的都是些丧尽天良的坏人,他们就偷走别人的孩子去换钱。专门从事这种职业犯罪的人被称作“人贩子”。

  人贩子不仅拐卖男孩,有时还把妇女、儿童作为“商品”,成批地卖给更大的犯罪集团,犯罪集团就逼迫着这些本是受害者的妇女、儿童再去从事其他的犯罪活动,致使这种古老的犯罪愈演愈烈,复杂多变,给社会带来了极大危害。

  受害最重的被拐的妇女、儿童,他们如同进了地狱,痛苦万状,生不如死。人贩子不仅折磨他们的肉体,还像魔鬼一样撕裂他们的心灵。

  那些失去孩子的父母也是直接的受害者,他们突然之间陷入痛苦的深渊,噩梦像毒蛇一样缠绕着他们,使他们没有了欢乐,没有了笑容,也失去了生活的勇气和希望。

  公安机关对人贩子的打击是决不手软,但人贩子却凶残狡猾,有许多公安民警为解救受害的妇女、儿童而受伤,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受害的妇女、儿童为了摆脱恶魔的纠缠,也会奋起抗争。有个十岁的男孩,在上学途中被人贩子骗到远离家乡的地方,人贩子不仅打他骂他,还逼着他去干各种坏事。这个男孩不屈服于人贩子的淫威,与人贩子巧妙周旋,机智勇敢地逃出了人贩子的魔窟,然后给公安民警带路,协助公安民警捣毁了一个人贩子的巢穴,抓获了五名罪大恶极的人贩子。

  ……

  阿姨介绍到这里,让一名男孩站起来,说:“这就是那位智斗人贩子的勇敢少年。”

  会议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同学们向那个男孩投去钦佩的目光,纷纷与他合影留念。

  接下来是自由谈心的活动时间。

  同学们主动与受害的孩子交谈,问他们一些情况。这些特殊的孩子开始时沉默不语,有点儿害羞,因为他们的心灵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创伤,以致性格封闭,心理自卑,无论对谁都有戒备心理。可是,当他们感受到同学们的真情和友谊时,封闭的心扉慢慢敞开了,他们渐渐活跃起来,与同学们有说有笑了,有的还把自己的悲惨遭遇讲给同学们听,令同学们大为震惊,眼圈都红了。

  这些孩子是幸运的,今天是他们最快乐的日子,因为,蒙在他们头上的乌云已经散去,现在他们不仅有了一个安全温暖的家,有的孩子已经找到了父母,马上就可以回家了。看到这么多同学来看望他们,令他们很感激,也很兴奋,愿意回答同学们的问题。

  同学们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你们现在最想干什么?”

  “回家!”

  受害儿童异口同声地回答。

  会议室外突然传来一阵哭泣声。

  有父母来接孩子啦,他们隔着会议室的窗子看到了自己的孩子,就忍不住放声大哭。

  一个男孩闻声冲出教室,扑进了妈妈的怀里。

  妈妈抱住那个孩子,抱得那样紧,好像,好像怕他飞走似的。

  同学们、受害儿童们,在场的叔叔、阿姨和新闻记者们的眼睛都潮湿了。

  ……

  受害儿童再也不愿说话,他们目送着那位幸运的伙伴离开了遣送站,幸运的伙伴已经走远了,他们还呆呆地望着,他们盼望自己的父母也快来接他们回家。

  他们中间,有的不久就能回到父母怀里,但也有一部分仍然没有找到父母。

  同学们十分难过,纷纷把自己的钢笔、文具盒、笔记本等拿出来,送给他们做纪念,有的还把自己家里的电话号码留给他们,答应永远做他们的好朋友。

52书库推荐浏览: 任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