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中国侦探小说精选_任翔【10卷完结】(1758)

阅读记录

  易拉明小声说:“小雨的美国爷爷恐怕要承认错误了。”

  魏佳纠正说:“西方人管那叫忏悔。”

  郝小雨这回险些把两个男孩儿同时赶出去。

  其实郝老先生根本没有忏悔的意思,该忏悔的恐怕已经向老姑奶奶忏悔了,老姑奶奶直到这时眼睛还红红的。老先生叫孩子们来,是想和他们一道研究那几句顺口溜。他说那面古镜一定是藏在一堵墙里,关键的关键在于,是哪堵墙,哪个位置。易拉明哇哇地叫起来:“是不是有人打过手电的那堵墙!老姑奶奶,我爸爸说您还爬上去掏过鸟窝呢!”

  老姑奶奶笑了笑:“我没爬墙,是他爬墙。”

  她指着老爷爷。

  一帮人呼拉拉走出来,拐过正房和厢房的墙角,沿着那条窄窄的通道走到了那堵墙的跟前。老先生指着上边说:“我当初就是到那儿掏鸟窝的。”

  老姑奶奶则指着另一侧的院墙说:“手电光就是从外边照进来的,时间比现在晚一些。”

  易拉明用手电照着写有四句顺口溜的那张纸,念着后边那两句:“‘品字下边六道竖,八只蚂蚁往上攀’。你们看那,这砖头一层一层都是错着缝儿的。上边一块和下边两块不就是一个‘品’字吗!小雨,马上叫我爸来,告诉他东西找到了!”

  不到一刻钟,易大海等人就冲来了,大声问东西在哪儿。众人十分尴尬地汇报说:品字下这六道竖似乎指的是六层砖,但是,‘八只蚂蚁往上攀’就闹不懂了。

  易大海生气地说:“既然没找到,为什么说找到了?”

  郝小雨指着易拉明说:“是他让我这么说的。”

  易大海说:“回家再收拾你,我们在连夜商量找凶手的事呢。”

  易拉明好像没听见爸爸的斥责,神情专注地想着什么事儿,随即大叫道:“我知道啦!”所有的目光刷地聚集在他脸上,人们发现,这小子在眨眼之间突然变得双目熠熠,额头放光。天呀,难道他真“知道啦”——真如此的话,那绝对是天才呀!

  天才易拉明指着檐子的顶端道:“手电照着,你们往下数,数六层停住。看见没有,就是颜色比较深的那一层。然后从底线往上数,数八层,哈哈,刚好也是那一层——明白了吧,那一层就是藏宝的地方。”

  哦,分析得居然头头是道,气氛一下子变得认真了。易大海抓过手电依着儿子的逻辑上下数了一遍,扭头对易拉明说:“嘿,臭小子,可真让你说准了,的确是那一层。而且你们看,其中有三块砖是比较新的。小顺子,上去看看!”

  老姑奶奶尖着嗓子喊保姆,让她把梯子搬过来。小顺子慢慢地攀上去,在那几块略新一些的青砖上敲着,又比较旁边的“砖声”,最后朝下看着道:“这里边是空的。”

  约一个小时后,一只小小的铁匣子被“请”了出来。铁匣子打开,人们的眼睛一下子被耀花了:珠宝哇,好多珠宝。在珠宝的下边,易大海摸出了那面“乾镜”。

  人们沉浸在无以名状的兴奋里。这时易拉明突然朝上面大喊了一声:“我要看看那个砖窟窿!”

  人们这才发现“天才”被冷落了。

  易拉明顺着梯子爬上去,小顺子把手电递给他。他却不要。他说他要实践一下折光原理,希望拿几面小镜子来。镜子倒是不难找,但易大海为难地说:“好儿子,没有阳光呀,现在是晚上,你忘啦!”

  “你这人真是笨得可以!”易拉明说:“折光折光,没说一定要折太阳光呀,那个五节电池的大手电不也是光吗!”

  一句话,众人大悟。马上组合成一组折光,老姑奶奶打亮手电,照在郝小雨手里的镜子上,小雨手里的光折到魏佳的镜子上,魏佳调整着角度,终于将“光源”送到了易拉明手里的镜子上。

  易拉明哇的一声叫起来:“哇,好深喂!”

  找到古镜的第九天,易大海带人在山林脚下的小屋里捉到了那个六指贼。原来,那是一对双胞胎,哥哥是好人,弟弟是坏蛋。真是见鬼了!

  选自《神秘的古镜》,群众出版社,2001年

  第三只手

  鲁奇

  (一)

  叶晓是个流浪儿,真不愧是属老鼠的,整日游手好闲。他不爱说话,是那种喜欢白天睡觉,晚上出来工作的人。

  他是个小偷。在他十八岁的时候,他遇到了一件怪事。

  那天傍晚,他本打算上一辆十分拥挤的客车去大偷一把,可是由于他身材瘦小,使尽浑身解数也没有挤上那辆车,于是便上了一辆人不是很多的车,他上车后就找了一个座位坐下,由于当时很困,刚坐下一会儿就睡着了,等他醒来时,发现车上只有他一名乘客了,他向四周望了一下,路上没有路灯,什么也看不见,他问售票员说:“这里是哪里?”

  售票员低着头,也不说话,只是喘着粗气,好像在吃什么东西似的。

  叶晓便又问了一句:“请问,这儿是哪里?”

  这时,车“嘎!”的一声停下了,车门自动打开了。

  售票员抬起头,大声对叶晓说:“到站了,还不快下车!”

52书库推荐浏览: 任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