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中国侦探小说精选_任翔【10卷完结】(1717)

阅读记录

  那块土地的主人,是一位年过八旬的老渔民,他的儿孙很多,不下二十个,但几乎全是在市区工作,平时只有他和老伴在岛上闲居度日。他知道客人租用土地,是为了作慈善事业,便慷慨地表示:不收租金。

  听了他的意思,客人们都大喜过望,不断地鞠躬道谢。然而,即使是这样,他们依然没有把帽子摘下来,因此,宋子仁和岛上的居民,始终都看不清他们每个人的真正面貌,只知道他们的名字:

  最年长的是阿金。

  个子最高的叫阿木。

  壮实的叫阿土。

  走得最快的叫阿火。

  全是不中不西的古怪名字哩。

  待天色完全黑了,那几个客人才说要离开。

  岛上的居民都劝他们留下,并告诉他们,在这一带夜航是非常之危险的,因为会有“鬼旋涡”,看不清方向就会船沉人亡!

  但是,阿金、阿木、阿火和阿土互相望了一望,笑着对宋子仁和居民们说,他们自会小心的。他们现在要赶回原居地,赶紧确定建立戒毒所的事宜,并且要尽快把第一批戒毒者带到岛上来。

  就这样,大家都不好再挽留他们了。

  宋子仁想了想,很有礼貌地问他们的原居地在哪里。

  但是,他们四个人的眼中都像掠过一丝警惕的神情,只是含糊地道:

  “不算太远吧。”

  和岛民道别之后,阿金、阿木、阿土和阿火,就依次登上了一艘电动快艇去。原来,那一艘艇,就是他们之前乘搭到这里来的。

  在昏黑的天色和海水中,他们那一模一样的白色披风,鼓着风,就像奇形怪状的白帆,飘飘忽忽,时隐时现,宋子仁感到有一种前所未有的神秘感觉,隐隐之中,竟然与他对黑洞的猜测有些相似之感。

  不过,宋子仁并没有把这种奇怪的感觉向别人表达出来,而是回到了自己家中的书房,静静地埋首于那些有关黑洞的文字和图片资料里去了。

  夜晚的都市,是不眠的都市。

  喜欢热闹的人们,追逐着五光十色的霓虹灯,就像追逐着他们美丽的梦想。

  方智玲约了王永明到海边的长堤上去,商量他们的“小小X档案”新计划。

  自从方智英向他们透露了老钩、竹篙炳、丧虎和狂龙忽然逃狱失踪的消息之后,他们就陷入了坐立不安的紧张状态。

  为什么会这样呢?

  方智玲和王永明虽然都没有到过那个岛上监狱,但人所共知,那是一所戒备非常森严的重犯监狱,被囚禁的犯人,历来都没有一个逃出来的。

  可是,这次竟然有几个要犯一起越狱逃跑!

  更不可思议的是,方智英竟为此要研究外太空的资料!

  难道有什么线索令她和警方怀疑,这次逃狱事件是有外太空势力或生物的参与?

  方智玲和王永明反反复复地讨论着这些问题,从图书馆,到餐厅,到街上,到海边……

  可是,他们的“小小X档案”中,除了增加一系列的问号之外,一切还是像眼前的海空一般,深奥莫测。

  他们二人在海边的一处围栏旁停住了脚步。

  方智玲仰起头,望着满天闪烁的星星,轻轻地叹了一口气,说:

  “唉,我们人类所知道的,只是一颗行星——地球上的事物罢了,但我们未知的东西,却有满天繁星那么多!”

  王永明扶了扶鼻尖上的眼镜框,也盯住了天上的星星,很认真地说:

  “那也用不着泄气,我们人类对地球上的事物,甚至对外太空的认识,不也是一步一步地走着、一点一点地扩大的吗?像上个世纪的1903年,齐奥尔科夫斯基,第一次发表讨论用火箭到太空旅游。而1926年,戈达德发射了第一枚用液体燃料推动的火箭。1949年,美国将一枚WAC班长火箭用作从德国夺来的V-2火箭的第二段火箭,发射后升高402公里,创下了新纪录。1957年,苏联发射人造卫星一号,成为第一颗人造卫星。同年发射的人造地球卫星二号,载上了首名乘客——一头名叫莱卡的狗升空。1958年,美国太空总署成立,发射了第一颗气象卫星和第一颗通信卫星。1961年,苏联宇航员加加林成为进入太空的第一人……1969年,美国太空船阿波罗号载着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和阿尔德林上月球,首次完成了人类登陆月球的壮举……”

  方智玲望着王永明,禁不住叫出了声:

  “哎呀呀,你真不愧是‘书虫王’,我实实在在地服了你,你的头脑,简直就是一页又一页清晰无比的书本文字啊!”

  “你这样说,是嫌我啰唆了?”王永明有些不好意思地说。

  “不不不!在下非常之、十二万分之佩服!你看——”方智玲说着,伸手指一指天幕。

  王永明急忙抬头看去,只见一颗灿烂的流星,像节日的烟火一样,划过夜空,然后,坠落在无边的海平线上。

  方智玲一阵激动,抓住了王永明的手臂,说:“你看到了吗?”

  王永明用力地点点头,应道:“当然看到了!”

  “我有一个奇怪的预感!”方智玲忽然紧张地说。

  “什么预感?”王永明受到她的感染,也紧张起来。

  “那颗流星,是不是被吸到黑洞中去了?”方智玲两眼眨也不眨地看着流星坠落的方向。

52书库推荐浏览: 任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