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中国侦探小说精选_任翔【10卷完结】(15)

阅读记录

  “抬轿子一定要两个人,还有一个同伴是谁?”

  “他弟弟董四,他们兄弟二人有自备轿子,一向是被人雇用,以维持生活。”

  “这两个人的外表形态怎样?能大略形容一点给我听?”

  “董三身材很高,弟弟跟他差不多,但是不及哥哥胖,先生这样查问,是否另有见解?”

  霍桑拿出笔记本,一边写一边说:“不是,侦探应该注意任何小节,细心调查有时能收触类旁通之益,要不怕麻烦才是。你能否耽搁一会儿,让我看这封信。”

  格恩说道:“实在不能再留在这里,先生有什么高见,麻烦你再来舍间。家父要我特别向先生道歉,方才由于警探说话唐突欠礼,一时有点气恼,不曾向先生请教,明天请千万惠临!”

  霍桑点头道:“可以,请转告令尊,不要过分担忧,明天早晨我一定再去问候!”

  格恩愉快地应诺,鞠躬告退。我送他到门外,格恩就迅速走了。

  这时候我头脑里的思想像万马飞奔,千头万绪。本来我私自想想霍桑的一切推理都合情合理,初以为守根看戏是临时决定,外贼未必知道,于是怀疑是屋内的人所干。现在忽然有个轿夫出场,董三知道守根出外看戏,消息外传并不奇怪。那么这件案子也应该注意到外贼,而不能完全注意住宅中的人了。看到霍桑听见格恩的报告,喜形于色,还小心记录在笔记本上,这一定和他的想法相符合。不过现在还有江南燕的来信,信中说些什么,虽还没有知道,当然与这件盗窃案有关系。究竟是什么样的关系?是不是互相符合?还是和我们以前所推测相矛盾?我一边思索,一边回进书房,看见霍桑正聚精会神地看信,仿佛有透视到信纸后面去的神气。

  我问道:“霍桑,信上说些什么?你已获得什么破绽没有?”

  霍桑抬起眼睛,说道:“没有。我想这家伙可能熟读《水浒传》!”

  我不懂他说些什么,睁目对他看。霍桑把信笺交给我。我看信上字迹粗大而古怪,只有寥寥三四句话。写的是白话文:“珠宝暂借一用,你若追究,俺宝刀雪亮,决不饶你狗命!江南燕”

  霍桑笑道:“这种语气,很像《水浒传》中一类人物的口气,我所说熟读《水浒传》,没有错吧!”

  虽然霍桑在幽默地取笑,但我却严肃地说道:“不管怎样,你可应该彻底研究其中有什么含义?”

  霍桑说:“别急,我当然会小心加以查验!”

  “这封信是真是假?和你以前所说的是否符合?”

  “现在不谈是否符合,看来字迹与墙上写的相同。”

  “当真是出于一个人的手笔?”

  “一点没有错,有两点证明:一是焦木炭,信纸上所用同墙壁上写的相同。二是字迹,壁上字迹很古怪,现在信纸上的字一样古怪,虽然字体小一点,而且涂改过,这是预防被人侦查研究。我断定这是出于一个人的手笔。”

  “照你所说,这封信也是假冒者所写而不是真的江南燕本人?”

  “完全正确!”

  “那么你能不能用这封信作为线索?”

  霍桑沉思了一下说道:“对,我希望它能做我的线索。”

  我问:“你能辨别笔迹?”

  霍桑反问我:“你意思要我凭此笔迹作为线索?不是的,这可太困难。信中的字迹是有意写得怪样,可以借来掩饰,不容易对照。如果我对所有嫌疑的人物,都要他们写一张笔据,事实上也不可能办到。”

  “那么你依靠什么呢?”

  “现在很难说,请你原谅。”一会儿,他又说道,“假定我所料不错,这信笺或者是全件盗案的关键。不过现在我自己还不敢确信,不能告诉你。”

  “能不能简略地讲一讲?”

  霍桑并没有回答,翻来覆去把信封小心地加以研究,不停地点头。“可以,我不妨将这信封分析解释一下。此信已经迟到。信封上一共有十一个字。右面地址‘十梓街六十五号’中间是收信人名‘孙守根启’,左边不留寄信人的名字。邮票一分,可知道是本地发出,而信封上有三个邮局的邮戳,甲、乙、丙三邮局,各不相同,这可以看得出信被耽搁迟寄的原因。一分邮票上面的是甲邮局,时间是八年三月二十五日七时,这信是今天早晨从甲邮局发出,本来最迟今天中午可以送到,照格恩报告,信是我们离开后送到,那么已在七点之后,推考它迟误的原因,先应该知道苏州城里邮局的区域,十梓街属于乙、丙两邮局的共同区域,平桥中界,西面属乙邮局,东面属丙邮局,孙家本来属于丙区,但是当甲邮局分发信件时,搞错发到乙区邮局,乙区邮局没有办法投递,退回到甲区邮局,再从甲区改送到丙区,一来一往,耽误了时间,乙区邮局的邮戳是十一时,丙区邮局印章是十七时(就是五时,邮局时刻是照昼夜二十四小时计算,时刻在邮戳中间一格的左边),这是很明显的证据。”

  我有点不耐烦问道:“你老兄对这信封研究得如此精细,对案件有什么补益?”

  霍桑说道:“怎么没有补益?就从这样的分析已经知道这封信投寄的时间与地点。”

52书库推荐浏览: 任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