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中国侦探小说精选_任翔【10卷完结】(1487)

阅读记录

  “为什么?”

  “她……”刘玉又忸怩地顿了一下,“她爱上个大骗子!”

  “那是演戏呀!”袁横不自然地笑了笑。

  室内沉默了一会儿,刘玉低下头搅弄着自己的辫子。

  “报上发表你歌颂解放军伟大胜利的新诗。写得很好!我读了两遍。”刘玉说罢,抬头偷偷地看了袁横一眼。

  袁横心里真有说不出的痛快,忙说道:“这是习作,不像样的东西!”

  “希望你能给我们写个剧本,那就更好。”刘玉表示了她内心的希望。

  又沉默了一会儿。

  “我该走啦!”刘玉拿着那本剧本,走出门去。

  “希望你常来。”

  “嗯……”

  刘玉笑嘻嘻地向袁横点点头,走了。她那两条长辫子一甩一甩的,把袁横的魂儿都带着走了。

  袁横望着她的身影,呆立着,不由得自语道:“这是个迷人的姑娘呵!我不单要取得领导的信任,还要取得女人的信任。我要把她搞到手……”

  五

  夏天过去了,秋风卷着飞舞的槐树叶,飘落满院。

  田鹤和袁横从团部开会回来。两人在办公室里正计划着行军的各种问题。原来他们文工团要随军南下到西南边疆去。

  “咱们来研究一下创作组的行军问题吧。”田鹤和袁横商量说。

  “我是个新同志,什么也不懂,更没行过军呵!”袁横瞅了瞅田鹤,用谦虚的口气答道:“你出主意,我坚决来执行就是!”

  “比方说:我们创作组哪一个人在这次行动中可能发生问题,在行军中如何组织互助等,这都需我们两人预先研究一下。”

  “你说吧,我来记上。”袁横从桌上拿起一支水笔来,做出准备作记录的样子。

  “你别老这样对我吧!我们都是创作组的组长。”田鹤的神情有点严肃,但不是责备,而是感到袁横对他有点过于尊重了。

  袁横不自然地奸笑了一下,说:“人员的思想问题,一定是有的。比方吴斌吧,这人一贯怕吃苦,再加上情绪经常低沉,这次行军,恐怕他是最成问题的。”他停了一下又说:“我亲自帮助他。”

  “你还要照顾全组呀!”田鹤提醒说。

  “这不妨碍!”

  这个突然的行动,使袁横没有更多的时间去向他的上司作报告。只在行动之前,他抽了个空,以回家辞行为名,跑到那家小食店里,给那胖老板递了一个条子:“请转告零三号,我随军急于行动,到西南后即来信联系!”

  火车隆隆地向南方疾驶,它穿过祖国肥沃的原野。田野上的人们,正忙着秋收,从车窗望去,看见人们是那么愉快地劳动着,可以设想:他们是在喜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丰收。

  文工团团员们,有的在纵目眺望,有的在引吭高歌,有的在打扑克。他们都是情绪高昂地向南方进军,欣喜在这个伟大的斗争中,自己能够参加到这个革命队伍中来。每个人都在想:“我将怎样为革命事业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袁横在车厢里跑来跑去,照顾这、照顾那,同志们都说:“看我们的行政组长多负责呵!”

  夜来了。同志们都有点疲乏,因为车里挤一点,人们只好互相偎依着在靠椅上睡觉,袁横把他的地方也让给了别人,自己则跑到车厢的进门旁边,斜靠在那里休息了。

  火车开到了终点,队伍一列一列地在站台上排好了队。从这车站到他们要去的城市,还有几百里路,这中间,铁路还没修好,汽车运输,只能载辎重,人还得步行。

  文工团的同志们正在站台上排队。团长走出车厢来,看到同志们高昂的情绪,心情十分兴奋。他感到这些新参加革命的青年人热情、积极、进取。他们不单和战士一样,完成了行军任务,而且还做了许多宣传鼓动工作,在停车时间比较长的站台上,还给部队做了小型的演出。新提拔的基层干部,不单积极负责,还能以身作则。

  团长一直向队前走去,走到创作组,袁横正在下口令整理队伍。他见团长走过来,“啪”一声立正敬了个礼。团长微笑地瞟了他一眼,又看了看大家,心里对袁横的工作感到满意。

  袁横暗地笑笑。

  徒步行军开始了。队伍在公路上前进。在这秋末冬初的时节,要是在北方,到处是落叶纷飞,而在这南方,树木仍然是葱茏茂密,欣欣向荣。公路蜿蜒在青山绿水之间,人们不绝地赞赏着祖国边疆的美丽。

  黄昏了,队伍继续往前走,身体弱的同志感到疲乏,身体强壮的同志就走过去把他的背包接了过来。

  吴斌一拐一拐地走着,有点不高兴,不时仰望天空,嘟哝着:“天快黑了还不宿营!”

  袁横走了过去,看看他那样子,就把他背的东西接了过来,代他背上。吴斌只向袁横翻了翻眼,不拒绝,也不说话。看来,他不背东西也觉得难以支持。

  “同志,坚持一下吧,快到了,明天也许有汽车。”袁横说。

  “别来哄我!用不着,我坐我的十一号!”吴斌由于情绪不好,因而,莫名其妙地有点生气。

52书库推荐浏览: 任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