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中国侦探小说精选_任翔【10卷完结】(1477)

阅读记录

  “嗯!嗯!”赵忠平走到江大云身边。“她的模样你还记得吗?”

  江大云眨着眼,想了一会说:“记不清了。好像是害病刚好,脸孔水肿。”

  “噢——”赵忠平出了一口气,自言自语:“这就容易理解了。”

  江大云不明白赵忠平说话的意思,他抿了抿嘴,咽了口唾沫,说道:“首长,我知道我错了!”

  “江大云同志,你能认识到错误,向组织承认,这说明你还是要求进步,而且有改正的决心。党要求每个党员对党无限忠诚,处处想到党的利益。你这次的错误有两个:首先,你违犯了保密制度的规定——携带机要文件的时候是不准许到任何地方去的。你明明知道,但你却到书店为自己买书;其次,当你已经犯了错误,不但不向组织坦白承认,反而为了个人的利害,企图隐瞒,欺骗党。这就表示着你和党之间有了距离,假若不能得到纠正的话,距离就会越来越远,最后,终于有一天要离开党。江大云同志,你知道什么人喜欢你这样做吗?敌人!敌人最高兴!你有一分隐瞒,他希望你增加到两分、三分,你有三分,他希望你增加到五分,不但如此,他还要乘机利用这种人的弱点,向党进攻,破坏党,甚至抓住这种人的小辫子,威胁利诱,和他一道进行反革命活动。江大云,你要牢牢记住!你今天能够认识错误,是很好的,希望你以后不要再有这种对党隐瞒的行为。关于对你的处分,我们研究后再告诉你。”

  “我保证,首长,这是我最后的一次。”江大云脸涨得通红,一直红到耳根,眼珠也湿润了。

  “好!”赵忠平满意地点了一下头。他知道一个受了批评,感到羞愧、难过、脸红得发紫的人,是会改过的。他最厌恶那种面带伪笑,表面接受,检讨漂亮,而心却连跳也不跳的人。

  十七 少了一张发票

  这天晚上,赵忠平的心情很不宁静,一方面,从许多已掌握的情况看来,盗换文件的人可能是张明;但另一方面,假若是张明的话,多余的一本《中国青年》,他是从哪儿弄来的?

  因此,他决心再一次追查这本《中国青年》的来历。

  第二天早上八点半钟,他去找新华书店的张经理。经理刚起床,睡意蒙眬,一见到他,满不高兴地打了个招呼:“你又来啦!”

  “嗯!”

  “还是要清点张明的发票吧!”张经理带着讥讽的口吻说。

  “不,我要查查县新华书店的发票。”

  “好吧,等我洗了脸。”

  赵忠平心中十分不舒服。他很想对这个傲慢的经理提出抗议,但他还是忍住了。耐心地坐在一旁等待。

  张经理慢腾腾地洗完脸,沏了一杯热茶,坐到桌前。问道:“你要查整个的数目字啊?”

  “嗯!”张经理的声调使赵忠平觉得刺耳。

  张经理开始翻着账本,拨弄起算盘珠来了。

  “他的手指比他脑子要灵活得多了。”赵忠平在旁看着,不禁想到。

  不久,张经理将账簿一推,说:“共拨来四一四本,售书处拿去一三五本,县里售出二七八本。”他把手挨到算盘上。“八上三去五进一……一共是四一三本。”

  赵忠平在旁边说:“差了一本。”

  张经理又打了一遍:“这一本到哪里去了?”

  “是不是县新华书店还有一本没卖出?”

  “卖完了!卖完了!他们还提意见,要求从下月起增加数目字呢!”张经理得意地说。“你等等,我再查一遍。”

  过了一会,张经理皱起眉头:“怪事,差一本对不上账啊!”

  他这时才有点着急起来,说话的口气也变得客气了:“请你坐一会儿,我到前面去问一问,他们搞的什么名堂!”

  赵忠平把张经理拉住,说:“请你不要声张,先由我自己去看看吧!”

  他走出了经理的房门,到前面的门市部。他在书架前绕了一遭,没找到六月份的《中国青年》。便问服务员:

  “六月份的《中国青年》还有吗?”

  “卖完了。”

  “卖得真快呀!”

  服务员得意地说:“是啊,它卖得最快了。”

  “不知道我们部队售书处还有没有?”

  “那我就不清楚了。”

  另一个服务员在一旁插嘴说:“没有了!没有了!我们最后剩的一本还被张明同志拿去了。本来我们不愿给他,他说他答应了你们部队一位同志,一定给他买到。”

  “是部队的吗?”

  “张明同志说,还是一位首长要买呢,不然我们不会轻易松手的。”

  “真是不巧!”赵忠平嘴里说着,心里却有一种说不上的喜悦。多少天在他身上的重担,好像一下子都卸了下来。

  “同志,以后书一到,早些来买才行,不然还可能买不着。”

  “对,以后我一定抓紧机会,决不放过。”

  赵忠平微笑着向服务员告别。

  十八 古色河上的凶杀案

  赵忠平从书店到了公安局,把情况向乔局长谈了一下,就回到宿舍。半个月以来,他第一次感到这样疲倦,往床上一躺,便呼呼地睡着了。

52书库推荐浏览: 任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