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中国侦探小说精选_任翔【10卷完结】(1473)

阅读记录

  书店不大,只有三间门面。里间是宿舍,外面的两间,四周放着书架,中间放了一张长方桌,桌上摆着新到的书籍和杂志。后首屋角,有一张小桌,桌上放着算盘、成本的发票、铅笔和其他零星东西,不过整理得很有秩序。一个面孔麻得十分厉害的人笑嘻嘻地在屋里来回走动,一面整理大家翻乱的书籍,一面殷勤地向顾客介绍书籍。

  “有政治经济学吗?”当张明走到自己面前时赵忠平问。他的眼光落在张明的麻脸上。张明带着一副总有一千几百度的眼镜。眼镜度数的光圈,使人无法看清他的眼珠。

  “有!”张明忙答应着,随手从书架上拿下一本淡青封面的精装书,递到赵忠平手里。“苏联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编的,最新的版本。”

  他的业务很熟练,但我不是来考书店职员的,赵忠平想。他觉得面前的张明,与他所要找的张明,外形上相差太远,没有什么共同的地方。于是他没再停留,付了钱,接过发票出了门。走着走着,不由得他又想起张明的那副眼镜,好厉害的近视眼啊!

  十 也许死了

  赵忠平顺着操场往回走,操场里不少的人在打球玩杠子,这时,他才想起今天已是星期天了。

  他心中很烦闷,无心去看那些游戏的人。他从人群旁边穿过,准备回家。不知为什么,他却顺着大路朝县城方向走去。

  “星期日银行是放假的,张明的老婆赖珠一定在家,我不如到她那里,最后证实一下。”

  他到了公安局和乔局长研究了一番。乔局长也赞同赵忠平的做法。最后他们决定:为了稳重和避免引起对方怀疑,赵忠平以河北省商业厅干部的身份(赵忠平是河北口音)来向张明调查和证明他们那里一个干部的历史——这个人,是赵忠平在江大云自传上看到的,他是江大云同村的一个同学。

  乔局长给赵忠平办了介绍信,并由户籍员陪着赵忠平到张明家里。

  张明夫妇住在一所房子的后院,他们住了三间北房,房子是新刷过的,朱红框的玻璃窗上拉着浅蓝色的窗帘,靠西边有一扇窗子半开着。

  赵忠平在院内稍站了站,见没有人,便问道:“有位张明先生在这里吗?”

  “没有张明先生,有位张明同志在这里。”一个女人尖细的声音从屋里传出来,语调里明显地流露出气恼和不满。

  好厉害的一张嘴。

  赵忠平正在想,门哗啦一声开了,出来一个将近中年的妇人,脸孔苍白水肿,肩上垂着两个又短又细的小辫。她闪动着眼珠,在赵忠平身上不住地打量。

  “这位是张明的爱人,赖珠。”户籍员介绍道。然后对赖珠说,“这位同志从河北省来,向张明了解一个人的情况。”

  “啊,噢!”赵忠平走了过去,把介绍信递给对方。

  赖珠看罢,摇着头说:“这个人,他不会知道的,我从没听他说起过。他现在也没在家,还在上班。”

  赵忠平显出很懊丧的神气,说:“我在附近几个县找了好多叫张明的,都说不认识我要了解的人的情况。”

  “你找的张明是哪里人?”赖珠问。可是她仍站在门口,并没有让赵忠平到屋里坐的意思。

  “H县水墨区上山村人。”

  “他家里有什么人?”

  “听说只有一个老婆,后来得瘟疫死了,又娶了一个。”

  “同志,你也不必问张明了。我知道他是上海人,从来没到过上山村。他和我是在上海结婚,一直在一起,没分开过。”

  “找来找去都没有,是不是在瘟疫中死了?”赵忠平做出犹豫不决的样子,对户籍员说。

  没等户籍员答话,赖珠便抢着说。“听人讲,有一年H县闹瘟疫,十分严重,人死得非常多,你找不着的话,也许死了。”

  “是的!不错!”赵忠平嘴里应着,心里却在留意赖珠的话。本来他不准备再问什么,现在却引起他想进一步向赖珠试探的打算。可是他还没有开口,赖珠紧接着说:“到底怎么样,那我们就不晓得了。”

  于是她转身进了屋,匆匆又出来,对赵忠平说;“同志,真对不起!水开了,我得下米了。屋里煤气大,也不留你坐了。对不住!”

  “麻烦你啦!”赵忠平一面告辞,一面说。“既然不是我要找的张明,我就不再来打扰他了。”

  赵忠平故意装出失望的样子站在院子里,好像他不知道下一步怎么办才好。

  户籍员对赵忠平说:“是不是到外县再问问,有没有叫张明的。”

  “我都跑遍了。”赵忠平摇着头。“再跑也没有什么希望了,我打算明天就回河北。”

  赵忠平注意到屋里非常寂静,没有任何声息,在开着的那扇窗户的玻璃上,清楚地反映着赖珠的影子,她靠在后墙上,偷听他们的谈话。

  “真没办法。走吧!”赵忠平对户籍员说。

  十一 算做一条线索吗

  芭蕉林里是个比较凉爽的地方。赵忠平为了吹干身上的汗,清醒一下脑筋,便在一块青草地上坐了下来,身子靠在一棵又粗又高的芭蕉树上。

  在他对面的一棵松树上,还看得见被江大云枪打的弹孔,不过人们在挖取这颗子弹时,已经把弹孔扩大了。

52书库推荐浏览: 任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