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中国侦探小说精选_任翔【10卷完结】(1325)

阅读记录

  “你的意思是说,这两个案件的女主角,很有可能彼此认识,是吗?”

  “还不确定。但同样类似的元素,在这两个案子里都出现了。我甚至相信,她们之间一定认识了同一个网友。虽然还没查到业务员A的真实身份,但她应该也是个网瘾症的患者。

  “网瘾症虽然只是一种沉迷电脑的心理病症,但因而引起精神错乱、休克死亡的例子不在少数。我有一种直觉,这名神秘网友,或许他有能力透过网络来控制人心。甚至,他可以说服两名受害者引火自焚。

  “既然号称网络杀人魔,或许并不一定需要亲自到被害者面前动手。导致火灾的火源,可能都是被害者自己准备的……”

  “真的有这种事吗?”我忍不住打断。

  “当然有!网络之所以令人易于沉迷,就是因为它有无限延展的魔力——没错,就是魔力。在网络上,你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同样的,不管是什么事情,都有可能透过网络,轻易进入你的潜意识!

  “例如强调暴力、杀戮的网络游戏,近年来已经引起不少争论。”简克雄为了节目,好像也做了不少功课,“就跟暴力电视、电影带来的影响一样。不过,暴力游戏比起影视的影响可能更为深刻,因为它特别重视互动性。

  “敲几个键盘、按一下鼠标,就会让虚拟世界血流成河。简单过头的动作,降低了人类遂行暴力的心理门槛。一九九九年,美国科罗拉多州的科伦拜中学,曾发生一起严重的枪击喋血案,在短短的十六分钟内,死了十二个学生及一名老师。主嫌犯是两名游手好闲的在校学生——其中一名,即非常热爱暴力游戏。

  “我的意思其实很简单。由人类控制机器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未来将由机器来控制人类——这就是‘贞子’真正的意义!我认为这两场火灾,所象征的是网络杀人魔,究竟有没有办法遥控‘自以为握有主导权’的网络使用者的意志。”

  “听起来,你似乎已经断定这两个案子有关联了。”

  “我们是做电视节目的,可不是警方。”简克雄又恢复一副“创意才子”的口吻,“实际上有没有关联并不重要。我们把它做出来,搬到荧光幕上,观众认为有关联就有关联,没关联就没关联。

  “张先生,既然你受了辜先生的委托,而且又来找我们,那我就明人不说暗话。我的同事花了两个多月的工夫,找到了一堆资料,却无缘进入当事者的家里,就差临门一脚。

  “我希望能与你合作,把这则网络杀人魔的传闻做个澄清。这就是为什么我愿意开口跟你说那么多话的原因。”

  说罢,简克雄微笑地注视着我。

  “但是,我不能透露委托的侦查细节,这违反本行的原则。”我耸耸肩。

  “没关系。”简克雄倒是很干脆,起身向我点头致意。“侦探先生,假使你日后遇到什么灵异事件,如果有荣幸,也麻烦拨个电话知会一下哦!”

  3

  简克雄离开咖啡厅以后,我结清两杯卡布奇诺的账单,在民权东路上拦下出租车。

  虽然对他有点儿抱歉,我什么都没透露,但他似乎不以为意。也许从事传播业的媒体人,态度都是这么圆滑的。

  说不定,他认为辜明卉案只是个开始,总有一天我们会再碰头。

  而且,针对辜明卉案,他的“贞子”理论尤具深意。

  人类将被机器制约的预言由来已久,出现在许多社会学家、科幻作家的言论当中。其中被认为威胁最大的是机器人。然而,也许正是最大的威胁,所以机器人一直备受人类提防。相反的,以“人机互动”为诉求的电视、电脑、电动玩具……却一跃成为现今人类心灵的主流威胁。

  整个台湾,已经被ADSL铺满。倘若网络杀人魔可以利用某种方式遂行谋杀,那他的破坏力将无远弗届。而火灾只是个谋杀之后的残余表象。

  在“七夜怪谈”中,恐惧的传布方式是利用录像带。它挑战的是人类的好奇心。身份不明、地点不明的网络杀人魔,有可能利用人类对网络的病态依赖来杀人吗?

  回到复兴南路二段和信义路交口附近巷道内的征信社,已是晚上八点过后。我在电脑上随意查阅杨菱涓失踪案的调查报告,装出一副专注的模样。

  “钧见,我先走了。”廖叔在身后向我道别:“别忙得太晚。”

  “我知道。”

  我回头对廖叔微笑,并且确定马如纹也不会再回座位。

  如纹是个做事干练的好秘书,但就是因为太过认真,时常会神经兮兮,下班后才想起有什么文件忘了处理,三更半夜还跑回公司加班赶完。

  其实,如纹平常跟我无甚交往,除了每月的发薪日以外。但是对我来说,她最大的威胁就是她事事都会向廖叔禀报,让我有时想办一些社内规定不准接的案件,都得随时小心翼翼。

  我一直等到廖叔收拾好东西,离开办公室才开始工作。坐定在位置上,接下来的侦查方向,仍然要从网络开始!

  连上Google,我试着搜寻几个关键词,希望能找到一些辜明卉案的蛛丝马迹,以及可能是A小姐案的报道记事。

52书库推荐浏览: 任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