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中国侦探小说精选_任翔【10卷完结】(1222)

阅读记录

  杨先生看了我一眼,见我没有提问的意思,便继续讲道:“其次要分析证据与案件事实之间联系的形式。所谓联系的形式,主要指证据在案件事实中连接的对象是什么,以及这种连接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你明白我的意思吗?咱们还以杀人案件为例。一个具体的证据所连接的对象可以是凶手、杀人行为、杀人时间、杀人地点、杀人凶器、受害人、嫌疑人或者被告人,等等。而且,这个证据与该杀人行为或者杀人凶手等事实之间的联系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我告诉你,在杀人案件的证明中,最终要解决的是嫌疑人或者被告人与该杀人行为之间的联系问题。换句话说,就是要认定这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是不是实施了那个杀人行为的人。你明白我的意思吗?因此,能够直接把这二者连接起来的证据就比间接将其连接起来的证据有较强的证明力,离这个最终认定结论较近的证据就比离其较远的证据有较高的证明价值。假设在一起杀人案件中有两样证据,一个是公诉方提供的现场凶器上的手印,就说是一把菜刀吧,而且还有指纹专家的鉴定,结论是被告人张三所留;另一个是被告方提供的目击者证言,他说李四才是真正的杀人凶手。那么我问你,在这两样证据中,哪一个的证明价值高呢?”

  “当然是指纹鉴定结论的证明价值高啦。”我未加思索便脱口答道。

  “理由?”杨先生的语气很严厉。

  “这个……”我思考片刻才回答说,“因为指纹鉴定结论是科学证据嘛。再说啦,那个目击证人是被告方请的,谁知道他说的话可靠不可靠呀?”

  “错误。你刚才是不是走神儿啦?这么快就把我刚给你讲过的内容给忘记了!”杨先生简直是有些生气了。

  “什么内容?”我确实不是在装傻。

  “我刚才说过,审查判断证据的时候首先要审查证据的真实性,然后再审查证据的证明性。所以,我们现在已经假定经过审查确定这两个证据都是真实可靠的了。你明白我的意思吗?那么究竟是那个目击人证言的证明价值高呢,还是那个指纹鉴定结论的证明价值高呢?”

  “噢,是这个样子……那让我想想。既然都是真实可靠的了,那就要看它们与案件事实之间联系的形式了。指纹鉴定结论连接的是嫌疑人和杀人用的菜刀,目击人证言连接的是嫌疑人和杀人凶手,而且是直接的联系,所以,目击人证言的证明价值要高于指纹鉴定结论的证明价值。对吗?”

  “这还差不多。”杨先生的语气终于缓和了下来。

  “但是我还有一个问题。”我见杨先生今天心情似乎不太好,本不想问,但是犹豫了一下,还是说了出来。

  “什么问题?”杨先生又皱起了眉头。

  “一个证据说是张三杀的,一个证据说是李四杀的,这两个证据怎么能够同时都是真实可靠的呢?”我硬着头皮说道。

  “你还是没有搞清楚它们的连接对象,或者说证明对象。那个指纹鉴定结论证明的是什么?只是证明了那把菜刀上的手印儿是张三留下的,或者说证明了张三的手指曾经接触过那把菜刀。仅此而已。至于张三是不是拿着那把菜刀实施杀人行为的人,还得要靠其他证据来证明。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噢,我明白了。”我连忙说,“有可能是李四用张三拿过的菜刀去杀的人。他自己戴着手套,却故意让张三的手印儿留在刀把儿上,以便转移侦查人员的视线,或者嫁祸于人。杨先生,我的分析有道理吗?”

  杨先生点了点头,说:“这当然是一种可能性,而且还有其他的可能性。总之,我们不能把对证据证明价值的评断和对证据真实性的审查混淆起来。你明白我的意思吗?接下来,我们还要分析证据与案件事实之间联系的性质。与客观世界复杂多样的联系一样,证据与案件事实之间联系的性质也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既有因果联系,也有非因果联系;既有必然联系,也有偶然联系;既有真实联系,也有虚假联系;既有确定性联系,也有非确定性联系。”

  “什么是确定性联系和非确定性联系啊?”我觉得前几对概念都好理解,就是这最后一对概念的含义不太清楚。

  “用通俗的话来讲,这就是要看每个证据所确立的案件事实是板上钉钉的,还是有点儿含糊的。而其实质就是要分析证据的确定性和模糊性问题。你明白我的意思吗?我们都喜欢或者说习惯于非此即彼、非真即假、非对即错、非黑即白的思维方式。一件证据,要么就是真的,要么就是假的。一个结论,要么就是对的,要么就是错的。绝对不能有第三种可能性。你明白我的意思吗?但是现实生活是非常复杂的,人对每一个具体事物的认识又是有局限性的。你说,这个房子要么就是你的,要么就是我的。但为什么不能是他的呢?你又说,这只猫要么就是白的,要么就是黑的。但为什么不能是灰的呢?我记得你那天问过我感冒胶囊上的手印儿显现问题。从技术手段来讲,我们现在可以将它显现出来,但是这并非说就肯定可以拿它进行人身同一认定了。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那为什么呢?”

  “一方面,这个显现出来的手印儿可能不太清楚,纹线特征相当模糊,不具备进行同一认定的条件。你明白我的意思吗?另一方面,虽然纹线比较清楚,但是纹线特征的数量很少。我告诉你,指纹同一认定对吻合的纹线特征数量是有一定要求的。”杨先生停了一会说道:“审判的最后结果如何?”

52书库推荐浏览: 任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