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中国侦探小说精选_任翔【10卷完结】(1184)

阅读记录

  “不过,人们要是干什么事情的时候都得想着可能发生的纠纷,都得想着收集和保存证据,那不是太麻烦也太累了吗?”我觉得杨先生的话有点儿过分。

  “我说的是证据意识。你明白我的意思吗?”杨先生似乎看出了我的内心活动。“什么叫意识,就是要形成一种自觉的习惯。有证据意识的人在处理事务或者遇到问题的时候,自然而然地就会考虑到证据的问题,就会习惯地去收取证据和保存证据。你养成了这种习惯就不会觉得麻烦,就不会觉得累了。你明白我的意思吗?另外,你在收取证据和保存证据的时候怕麻烦,很可能会给你带来更大的麻烦。现在这社会,人心叵测啊。你听说过‘证据陷阱’或者‘法律陷阱’吗?”

  “没有听说过。”

  “有些人专门利用别人缺乏证据意识的弱点,设置一些圈套。例如,甲公司和乙公司签订了一份钢材购销合同。按照合同中的规定,甲公司应该在1998年4月25日向乙公司支付钢材预付款100万元;乙公司应该在收到预付款的第二天发货;如果任何一方违约,合同将不予履行,而且违约方应该向另一方支付违约金。你明白我的意思吗?到了4月25日,甲公司的业务员带着100万元的支票来到乙公司所在的城市,要求去银行办理转账手续。这天正是星期六,乙公司的人便热情款待,而且一再声明不用着急,明天再说。于是,甲公司的业务员便跟着人家去酒楼,唱卡拉OK,还去舞厅跳舞。第二天是星期天,银行不办理转账业务,结果等到星期一才办成。你明白我的意思吗?业务员高高兴兴地回去了,告诉公司等着提货通知。但是,乙公司收到那100万元的预付款之后,根本没有发货,而是用那100万元去做生意,赚了一笔。甲公司等了很久都没有收到钢材,反复用电话催,还派人去催,乙公司都不予理睬。既不发货,也不退钱。没办法,甲公司只好起诉到法院,但是乙公司一点儿都不害怕。他们不仅拒绝赔偿甲公司的损失,反而要求甲公司赔偿违约金,因为甲公司没有按照合同规定的期限支付预付款。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甲公司的业务员本来是要按期支付预付款的嘛,是乙公司的人给耽误的呀。”我说。

  “但是你有证据么?没有。最后,甲公司因手中证据不足,只好接受调解,仅仅拿回那100万元的预付款,其他损失都认倒霉了。”

  “那甲公司以后再也不会和乙公司做生意了。”

  “乙公司本来就没想跟甲公司做生意,这个钢材购销合同从一开始就是一个‘法律陷阱’。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乙公司这帮人可真够缺德的!”

  “商场如战场,处处藏杀机嘛!如果人们在社会交往中都能自觉地按照道德规则行事,那还要法律干什么?那不就是共产主义了嘛!”杨先生滔滔不绝地讲了起来——

  ……

  杨先生的话在我的心里产生了一阵强烈的共鸣,于是,我感觉到一种朦朦胧胧的灵感,思维的灵感。我竭尽全力去捕捉它,但是始终未能准确地把握住它。

  “何先生,”杨先生大概看出我没有注意听他的话,就叫了我一声,然后继续说,“我告诉你,司法人员和法律工作者轻视证据调查和缺乏证据意识是一个国家法制不健全的重要表现之一。你明白我的意思吗?我听说现在国内有个口号,叫‘依法治国’。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响亮的口号,也是一个深得民心的口号。把这个口号作为我们国家的大政方针提出,这本身就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但是,口号的提出并不等于任务的完成。要建立法治国家,我们仍然是任重而道远啊。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杨先生,看来您很熟悉国内的情况。您经常回国吗?”我似乎是漫不经心地问了一句。

  不知道杨先生是没有注意我的问题还是有意回避我的问题,他没有回答,而是沿着他刚才的思路说道:“就司法活动而言,依法治国的重要指标之一就是执法的科学性和公正性。而要做到科学执法和公正执法,又必须提高司法人员和其他法律工作者的证据意识。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您的意思是说只有重视证据才能保证执法的科学性和公正性。对吗?”

  “正是这个意思。我记得我昨天曾经对你说过,证据是查明案件事实的依据,而案件事实都是发生在过去的事件。司法人员和其他法律工作者在办案的时候无法直接感知这些发生在过去的事件,只能通过各种证据来查明案件事实。因此,无论是法官还是检察官,无论是刑事诉讼律师还是民事诉讼律师,无论是公安保卫人员还是纪检监察人员,都应该在办案过程中重视证据的发现、收集和审查,都应该培养良好的证据意识。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我忽然想起了不久前在北京时看过的一个电视连续剧,便说道:“杨先生,国内最近放映了一部电视连续剧,名字叫《康熙微服私访记》。拍得真不错!不瞒您说,就连我这个平时很少看电视连续剧的人也几乎是天天按时坐到电视机前。不过,那个电视剧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那几位演员的表现,而是‘康熙爷’重视证据和重视调查研究的态度。要是用您今天的话说,那‘康熙爷’就很有证据意识。他在调查那几起曲折离奇的案件过程中,没有以天子的特殊身份居高临下地武断办案,而是谨慎地‘化装侦查’,并认真地收集证据。他那种一丝不苟重视证据的态度真让人佩服。我当时就想,咱们这些现代人,特别是那些司法人员,什么法官呀,检察官呀,公安人员呀,真应该好好向‘康熙爷’学习学习。”

52书库推荐浏览: 任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