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中国侦探小说精选_任翔【10卷完结】(1099)

阅读记录

  袁媛还想解释些什么,刘局长说话了。“夏队长既然有此建议,何况你又去专门学习过,我看你不妨把这个工作接过来试试,怎么样袁媛?”刘局长将手中的烟蒂在烟灰缸拧灭,对袁媛说。

  “我……”袁媛有些为难了。

  “有困难吗?”刘局长接着又问了句。

  “那就让我来试试吧!”袁媛没再多说什么。

  夏晓云在旁边看着袁媛暗暗地点了点头。

  “好,事情就这样定了。老李,让别人把袁媛现在手中的工作接过去,从今天起,袁媛专门结合这一案子来尝试一下这门技术。”刘局长对技检科的李科长说后,站起来,低着头在地上来回踱着,“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罪犯作案的手段和方法也越来越复杂,所以我们十分有必要加强技术力量,大量采用新的侦破技术,来武装自身和进行工作。”说到这儿,刘局长抬起头,“这件案子和头像复原术的情况只限于有关同志知道,不准再往外扩散,局里的同志也是一样。另外,除了袁媛进行复原术外,晓云、小梁,你们也得多多开动脑筋,认真调查研究,使这个案子及早水落石出。好了,今天就到这儿,我和老李还有些事先走一步,关于一些具体问题,晓云、袁媛你们就再碰一下吧!”说完,他戴上帽子便和李科长走了。

  刘局长他们一走,袁媛就责怪起夏晓云来,“夏队长,你……你这不是成心给我难看,这是工作,可不是开玩笑,闹不好后果……”

  “袁媛,瞧你说到哪儿去了,我怎么给你难看呢!难道你还不了解我,现在我是望骨兴叹,没有一点办法,不得不求助于你呀!”

  “那要是不成功呢?”

  “不成功没关系,世界上谁一做事就保证能成功,不管结果如何,都是你一次很好的实践和锻炼机会!”夏晓云含着微笑认真地说。

  “你……”袁媛说着也笑了。

  “袁媛,还客气啥,谁不知道你的业务能力,你就大胆地干吧,祝你马到成功!”小梁一边收拾桌上的公文包,一边对袁媛开玩笑地说。

  “去去去,又来了!”袁媛朝小梁故意板起了脸。

  “那就这样了,有什么事情你再找我。”夏晓云说着站了起来。

  夏晓云和小梁走了,袁媛目送着他们的背影,合上笔记本,望着桌子上的头骨,陷入了沉思。

  三

  头像复原术,就是在头骨上粘贴模型泥,然后实行雕塑,复原出其生前的脸型,这样便于判明死者身份。头像复原术最早起源于德国,20世纪初相继传入美国、苏联、日本等国家。起初头像复原术只是给已知的死者根据头骨的形状塑像而已。30年代末,苏联一位名叫格拉西蒙夫的人,在给一个19世纪末的巴布亚新几内亚人的头骨复原获得了成功,后来,他又根据复原术的知识解决了争论了一百七十多年的世界文化名人席勒的颅骨案。从此头像复原术一时名声大噪,并引起了世界有关国家的高度重视。苏联最早将此技术用于刑侦工作,并取得了预想不到的成果,随后头像复原术便成了司法机关的得力助手了。

  就是这样一项天天要和死人脑壳子打交道、让人一听就毛骨悚然的工作,竟被袁媛这样一位温雅而柔美的姑娘看中了。去年,当她听说公安学院举办头像复原术学习班时,硬是和领导要求去了。当时局里的人听了真有点瞠目结舌,他们认为这简直是一件令人不可思议的事情。论容貌,袁媛可算得上一位漂亮的姑娘,修长的身姿,长长的秀发,黑色的睫毛,覆盖着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玲珑挺直的鼻梁纤巧而端正,白皙柔细的脖颈从衣领子露出,显得格外动人,让人一见,就觉得她端庄秀丽,文静慧敏。如果穿上警服,更是英姿飒爽,特别是她在处理案件时,微微蹙起的眉头,会透出一股战士才有的英气。

  袁媛不仅长得美貌,而且还很有表演天赋。在公安学院上学期间,她曾被选中参加拍摄了电视剧《情音心曲》,在艺术的宫殿里一下子展露出出众的才华。她在剧中那动情的表演给人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今年初,S电影制片厂在筹拍一部侦探片时,导演从一份公安刊物的封面上看到袁媛的一幅特写照片,一下子就相准了她。后来又听说她还拍过电视剧,二话没说,直接派人来单位相约。谁知道这件事对她来说就像一桩小事,未多作考虑便一口回绝了。过了没几天导演亲自来了,并和局里商量好暂时借用,等电影一拍完,保证“完璧归赵”。谁知局里和导演找她一说,又被她委婉地谢绝了。她说上次拍电视剧纯属偶然,自己觉得自己并没有多少艺术细胞,怕辜负了局领导和导演的期望。尽管导演好说歹说,她仍以种种借口推辞,并表示自己不愿投身电影界,弄得导演只好连连叹息而去。临走时还留下话,如果她想通了随时都可以找他,赶不上拍这部电影还有别的片子。

  当电影明星,这是多少人渴望和追求的事业,怎么也比成天和死人头骨打交道强吧!……人们简直无法猜透她在想什么。是啊!人们确实无法理解她内心深处的秘密,只有她自己知道,今天开会时,她虽然在口头上对这项技术和自己的能力是否能完成这个任务没有多少把握,但她心里却涌动着一股不可言状的激情。

52书库推荐浏览: 任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