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中国侦探小说精选_任翔【10卷完结】(1037)

阅读记录

  ……

  “好,咱们往前推几个小时,再来说说案发那天下午的情况。”我转入另一话题,“4点刚过,我打电话请你去五福楼把于鹃接来,你到我们这儿来的时间是5点,对吧?”

  “是的,我没见到她,只拿到了她的电话本。”

  “那就是说,4点半前后你去了五福楼。”

  “……是……是的。”

  “于鹃就是那时在五福楼被毒杀的。”

  “不,我到那儿的时候,真的没见到她。”

  这样的辩解能有什么用?

  说来也巧,正这时麦鸥送来了刚冲洗出的鞋痕照片。

  “我们在五福楼的地面上发现了鞋印,是两个男人的,”我把照片举到洪元瀚眼前,指着他脚上的皮鞋,“技术检查,愿意接受吗?”

  他已无法抵赖,只得承认,趁着去“请”于鹃的机会,他和徐承柱合谋毒死了她,而后将尸体放进“奥拓”,隐蔽了起来。本来想入夜之后移尸到郊外去,洪元瀚想起了于鹃说过晚上8点半在黄榆园和丁佐有个约会,这不正是栽赃的好机会吗,就把尸体移到了那儿。

  最后,洪元瀚痛不欲生地道出了自己的怪异心理。

  “徐承柱是无赖,我清楚,他这样的人能发大财,我能看着不气吗?谁不想发财?我只能利用手里有限的权力,借助徐承柱,多给他点儿便利。我让他当了五福楼的经理,没想到让于鹃给坏了事。我知道,于鹃是想篡位,这怎么成?”

  “所以,你就自任了经理?”

  “是的。我接手五福楼是想做个发财美梦,可是,事实并不如我想象的那样美好,发财梦没成,却闹了个连连亏损,濒临倒闭。我是得承担经济风险责任的,所以,我就和徐承柱商量出个抢贷款的主意,让于鹃动员丁佐,还请徐承柱充当可疑人,来迷惑你们的视线,没想到你们怀疑到了于鹃,没办法,只能设法封住她的口……”

  原载《警坛风云》,1998年第8期

  后记

  内容简介 · · · · · ·

  《傍晚敲门的女人》选入1977—1999年中国当代优秀中篇侦探小说作品5篇。这些作品主要以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社会现实为背景,不仅展示了中国当代侦探小说作家的艺术水准,而且深化了侦探小说的思想内涵,提升了侦探小说的审美品味。其中《傍晚敲门的女人》《夕峰古刹》《佛罗伦萨来客》等作品极具阅读与欣赏的价值。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傍晚敲门的女人/任翔主编.—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9

  (百年中国侦探小说精选:1908—2011)

  ISBN 978-7-303-15299-5

  Ⅰ.①傍…Ⅱ.①任…Ⅲ.①侦探小说-小说集-中国-当代Ⅳ.①I247.5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2)第189464号

  营销中心电话010-58802181 58808006

  北师大出版社高等教育分社网

  电子信箱 [email protected]

  出版发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北京新街口外大街19号

  邮政编码:100875

  印刷:北京京师印务有限公司

  经销:全国新华书店

  开本:170mm×240mm

  印张:31

  字数:480千字

  版次:2012年9月第1版

  印次:2012年9月第1次印刷

  定价:46.00元

  策划编辑:赵月华 责任编辑:陈佳宵

  美术编辑:毛佳 装帧设计:毛佳

  责任校对:李菡 责任印刷:李啸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反盗版、侵权举报电话:010-58800697

  北京读者服务部电话:010-58808104

  外埠邮购电话:010-58808083

  本书如有印装质量问题,请与印制管理部联系调换。

  印制管理部电话:010-58800825

  采得百花成蜜后

  (代序)

  侦探小说源于西方的启蒙时代,自1841年美国作家爱伦·坡开创侦探小说的写作范式以来,经柯南·道尔、克里斯蒂、奎因、勒布朗、西默农、埃科等作家的不断拓展与创新,侦探小说已不再是一种仅供读者消遣的通俗读物,而是作为一种雅俗共赏的文类跻身文学经典之林,并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了现代世界的广大读者。

  一

  中国侦探小说是典型的“舶来品”,它发生在特定的历史语境里,经历了译作、仿作到自创的演变过程。梁启超主办的《时务报》和《新小说》是译介侦探小说的倡导者和理论实践的先行者。1896年,《时务报》刊发了由张坤德翻译的柯南·道尔的侦探小说《歇洛克呵尔唔斯笔记》,这是中国最早引入的侦探小说。此后,西方侦探小说源源不断地输入中国,其中影响最大、最受读者青睐的当属《福尔摩斯探案》。除《福尔摩斯探案》外,其他西方著名侦探小说家的作品也被译介到中国。在众多的译介侦探小说中,法国著名侦探小说家莫里斯·勒布朗创作的侠盗加侦探亚森·罗宾,在当时读者中的知名度仅次于福尔摩斯。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几乎将西方著名的侦探小说全部引介到中国。

  随着侦探小说被越来越多的中国读者所接受,译介西方侦探小说出现了一片新天地。正如阿英所描述的,“由于侦探小说与中国公案小说和武侠小说,有许多脉搏互通的地方,先有一二种的试译,得到了读者,于是便风起云涌互应起来,造成了后期的侦探翻译世界。与吴趼人合作的周桂笙是这一类译作能手,而当时的译家,与侦探小说不发生关系的,到后来简直可以说是没有。如果说当时翻译小说有千种,翻译侦探小说要占五百部以上”。[1]在侦探小说的翻译热潮中,有些译作几乎与西方原创的侦探小说同步上市。“抛开日本这个中转站,直接取法欧美,步伐甚至走得比日本还快,在这个特殊的艺术领域里基本上与世界文学潮流同步。”[2]译介西方侦探小说的热潮直至辛亥革命爆发后才渐渐降温。

52书库推荐浏览: 任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