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中国侦探小说精选_任翔【10卷完结】(1011)

阅读记录

  大约半个月后,刑警边沿在电视中看到了这部宣传救死扶伤事业的专题片。开头,先是这个城市主管文教卫生的副市长谈救死扶伤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接着是主管局的局长谈创办这个急救中心的巨大投入和艰辛历程,之后是急救中心主任谈他们在工作中是如何具体贯彻和体现救死扶伤精神的。这些口若悬河的人们的特写自始至终占据着电视屏幕,仅只是在节目的最后出现了手术画面,而且是轻描淡写,一带而过,所使用的都是全景镜头,给人的感觉完全是在为上述人们的谈话做注脚。这个刑警是在一家人头攒动的快餐店里吃晚饭时看到这个电视节目的。斯时夜幕初临,主题纷繁的霓虹在深紫色暮霭中竞相闪烁,将整个城市装饰得珠光宝气。由于这部专题片的最后剪辑结果大大出乎他意料,以至于他看了好半天才反应过来,这并不是一个与他毫不相干的节目,这才开始注意在屏幕中搜索熟人的面孔。但是他只能笼统地看到一群身着无菌手术服的人正围在一堆儿忙碌着什么,加之这些人的面孔又全被消毒口罩遮挡着,仅从一闪即逝的画面上根本分不清楚他们谁是谁。就这样,还没容他再详细辨认,这个短暂的节目就已经结束了,取而代之的是这个城市发生的另一些新闻……

  原载《啄木鸟》,1998年第1期

  最后的佳作

  王建武

  一

  秦瑶微笑着走进洁净、豪华的会议室。她在铺着墨绿色台布的长形会议桌旁的一张电镀折椅上坐下来,穿着海蓝色西服裙的漂亮女招待给她斟满一杯清馨的龙井茶,飘然而去。

  这是全国作家协会在风景宜人的杭州市新雅宾馆举办的一次笔会。这次笔会拟开二十天,前些天主要是创作、改稿,往后几天安排了对一些中青年作家作品的创作风格进行研讨。秦瑶近期发表的几篇中篇小说,被列为重点讨论篇目。会议主持人宣读了讨论作品的顺序,又提出些具体要求,然后请秦瑶首先发言,谈谈她的系列中篇《心灵的震颤》的艺术构思和创作过程。

  秦瑶年方29岁,清秀文静的仪表里蕴含着爽快的气质。她接过主持人推过来的麦克风,用手轻轻地捋了捋额前的刘海,侃侃而谈。

  秦瑶是当代文坛女性中的佼佼者,五年前,她的处女作《爱在夕阳》发表之后一鸣惊人。读者如痴如狂,出版社连续再版,而她本人则在全国优秀中篇小说评比中荣登榜首,自此奠定了她在文坛上令人钦羡的地位。她的文稿让各文学杂志、出版社的编辑们抢破了头,就连她成名前厚厚一撂退稿,也被那些二流三流的杂志社想方设法挖走。《心灵的震颤》是她最近发表的系列小说,在读者群和文化圈里都产生了轰动效应。

  “人之原恶,人之原善,是中国几千年文明中人们喋喋不休地争论的一个命题。我个人绝无意在此作一番是非论证,我只是想尝试着在人心向善向恶的心理中探索和挖掘由善至诚,由恶至罪必然或非必然的趋势。我在创作这部系列小说之前,曾经采访过不少监狱中的劳改犯,也翻阅了大量国内外典型案例,我冥思苦想着能在一个合理的思维中,概括描述人们由恶念导致犯罪的轨迹,对于这个问题我似乎已然找到了答案,这就是……”

  秦瑶刚说到这,突然停顿下来,女招待俯身很有礼貌地对她说:“对不起,秦瑶女士,打搅您一下,服务台有您的长途电话。”

  “可以请他们稍等一下吗?”

  “那位先生说,他有非常紧急的事情,务必请您马上去。”

  秦瑶朝会议主持人耳语几句,便随女招待走出会议室。

  她拿起话筒,对方是一个陌生男人。

  “您是秦瑶吗?噢,我是B市公安局刑侦处葛仁。”

  “发生了什么事情?”秦瑶的神色有些紧张。

  “请问胡学刚是您丈夫吗?”

  “是呀,他怎么了?”

  “他死了。”

  “死了?不可能,我不相信!”秦瑶拿话筒的手在微微颤抖。

  “这是真的,请你马上返回B市。”对方的话不容置疑。

  二

  首先发现胡学刚死在屋里的是柳娜,她是胡学刚的朋友章晗的妻子。据她说,4月28日上午9点多钟,她去胡学刚家送还他前两天在他家搓麻将时落下的一串钥匙。她来到215房间,先敲了敲门,屋里没人应,她以为胡学刚出门了,想着用钥匙打开门,给他放在桌子上。可是没想到,开门后,却一眼看到胡学刚吊死在屋角暖气的水管上。她吓得魂都没了,号叫着冲出门外。

  在楼门口戴着红箍看院的两个老太太是这样形容她们瞅着柳娜从楼里跑出来的情景:她像中了邪似的,脸色煞白,只说了一句“吊死人啦!”便瘫倒在地……

  当市局刑侦处刑警队队长葛仁带着他的两个警察学院实习助手王伟和周萍赶到青年公寓现场时,这里早已被闻讯赶来的派出所民警严密地控制起来。

  215号是一套二居室住房,室内门窗紧闭,没有丝毫撬砸痕迹。死者叫胡学刚,是个个体户。他的尸体吊在卧室墙角上端的暖气管上,尸体的面部表情十分恐怖,口鼻眼耳中均有血液流出后凝结的暗红色斑迹。法医在现场验尸时,发现胡学刚的脖颈处除了那道向上的勒痕外,还有一道平行向后的勒痕清晰可见。这些迹象表明胡学刚是死于他杀。可是这一切似乎又被桌上一个茶杯下压着的一张胡学刚亲笔写的遗书所否定。那张遗书是这样写的:“生活之路如此艰难,我将离去,无怨无恨。”遗书旁有一枝金星牌钢笔。

52书库推荐浏览: 任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