诡异谜谈之缩头_凭栏【完结】(14)

阅读记录

  “那么,姜医生,音乐家黄日烧死那晚,我看到你也到了现场,你怎么知道的?”

  “哦,那晚,那晚我因为一些事情睡不着在外兜风,突然看到消防车都往那边开去,有点好奇,便跟了过去。雷警官在怀疑我吗?”姜雅清反应奇快。

  “你误会了,只是顺口问一下。黄日的死因没有可疑,经过调查他是有心自杀的,从他自杀前支开佣人就可以得知。只可惜报警的人速度已算是很快了,但还是来不及。”

  “是啊”姜雅清惋惜地点点头。

  “姜医生,你可能不知道,报警的人速度可真是快,据专家估计报警的人是从里面刚开始起火就报警了,我估计可能是有人在监视他,所以他才能那么快就能报警。”雷原目不转睛地看着姜雅清,其处事之敏锐与谨慎可见一斑。

  “有可能,那么到底是谁呢?”姜雅清把问题又抛了回去。

  雷原又笑了,十分地好看,接着他站起身来:“目前还不知道,不过警方待会有一个记者见面会。今天就到这里了。谢谢二位与警方的配合,希望今后能常常见到二位。”

  “免了吧,雷大神探,见到你不就等于又有麻烦了。”廖灵憋着声音怪声怪气地叫道。

  三人都笑了,明显地各怀心事,却有着同一个疑问,到底是谁要陷害姜雅清呢?

  

第十二章 凶案

  洞庭东山古镇颇多,山路环绕,素有“九转十八湾”之称。山路旁植物丛生,此正值深秋之季仿晚时分,红枫与金黄的树叶在路旁零零落落,让人心生无限惆怅与寂寞。美丽而苍茫的太湖水与灰蒙蒙的天色连成一线,让人凭空生出一种欲哭无泪的感觉。

  驶过国宾馆,又经过半山富豪的别墅群,一块“寒雾迎松”的牌子悠然飘过。

  男子笑笑,快到了。

  又经过几个转弯,总算到了。

  掐灭手中的香烟,走下车来。男子穿一身黑色的长风衣,黑帽,中年,轮廓很深,打扮十分得体。可惜这得体的服装穿在他身上有些变了味道。

  他大眼,浓眉,中年却保养得益,却也并不能说好看。只因他长了一双四面露出眼白的眼睛。这双眼可说是狡猾与凶恶同在。太小的眼珠,迫使四周都露出了眼白,这样的眼睛即使又圆又大,却让人一看之下,心生厌恶、敬而远之。

  铮亮的皮鞋一步一步踏在长着些许青苔的老石板路上,“砰砰”的响声偶尔让这附近的居民侧目,但侧目之后往往没有一个人会再多看一眼,即使他是个莽撞的年青人。

  石板路也不能说是石板路,小小的长条形石子排成人字形垫在脚底,每走约二十步有一处阶梯,上面必有以老石板建成的古时用来给马车过的滑坡。男子看了看脚底,又看了看手中的地图,自言自语道:“人字板,象征着人上人。哼哼,有趣。”

  又一个转角,来到一座木制牌坊前,牌上精心雕刻着飞天、龙、虎、豹等图案,上书二字“探花”。威严荣誉地记录着历史的画卷。

  再往前几步,来到一个弄堂前,上书“惠和堂”,左边一旗飘出,上书“明代宰相王鏊故居”。

  “参观?”守门的老头抬起混浊的双眼,布满皱纹额头的预示着他的苍老。

  “恩”男子哼了一声,压低了帽沿。

  “五十”,老巷子阴天没生意。

  男子压低声音问了句:“里面有人吗?”

  老头笑了,“没人,现就您一个,可尽量参观。”

  “是吗。”男子看了看表,爽快的交了钱。

  门口摆着几盆被暴风骤雨打过的菊花与月季,虽然颜色艳丽,却已身形走样。突然一阵冷风袭来,吹得的花枝乱抖,男子不再观望,把票放进口袋,走进堂去。

  虽然天气阴冷,他等的人也还没来,但他的心情却是极好的。一个人在等待巨额财富时往往兴奋无比,他比普通人镇静一些,但无疑心情绝对极佳。

  既然等的人还没到,他索性细细浏览起这个号称是“民间博物馆”的宰相故居来。

  王鏊是明代苏州东山人,正德年间官至宰相。人们不一定熟悉他,但一定熟悉他的门人唐寅。当年唐寅尊他为“海内文章第一,山中宰相无双”,可见一斑。

  男子细细地看着挂在门口左边的一幅字,文章约:“洞庭山有二峰,一水中分,西曰莫厘,东曰飘渺……”字迹清俊深刻,让人见字如晤人。

  男子看了会,踏入厅去。厅的左边放着一顶看起来极有历史的马车,全木制,垂着的帐子已看不出什么颜色,旁边还摆着一个手持念珠但神情却极为凶狠的黑色罗汉,可能是用来挡小人什么的,却不知是用什么材质做成,黑色与那种表情搭配起来让人确有几分恐惧。厅的右边是王鏊及历代子孙的介绍,排到近代,多是中科院院士,这就叫书香世家吧。

  惠和堂中古文物颇多,若要一一细察非得花上大量时间。男子显然也是顾虑到了这点,走马观花起来。

  他穿过堂去,发现轩廊制作精细,大部分为楠木制成;而瓦、砖、梁、柱均雕有与主人宰相身份相对应的图案,很是奇特。但最奇特的还要属这三开间的二层古书楼,书楼的楼梯年代也很久远了,让人上楼时不得不小心翼翼,生怕一个闪失让骨头散了架。楼梯的扶手也很奇怪,在中间一段,二头都没有。

52书库推荐浏览: 凭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