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古奇术_未六羊【完结】(365)

阅读记录

  也许鲵伯的一些东西其实已经留在自己体内,只是潜藏在自己意识最深处的某个角落里,所以才无从探寻。

  一念及此,朝歌立刻盘腿握诀静坐,默数鼻息,渐渐达至无想无识、亦无想无识之想的极静之界,他的意识就像是一杯清水中的尘埃,静静的往下沉,一直沉到杯底,再往下沉,沉到无尘无埃……

  忽然一道白光闪过,朝歌蓦地睁开双眼。在他眼中,面前所见正是洞中石壁,上面无比清晰的刻着曾经被毁去的记忆。

  朝歌把静中所见一笔不差的记录在纸上。看着这些被鲵伯毁去的石刻,朝歌终于明白村人们为什么把它称作天书了。

  确切的说,这是十九个图,十九个像天坑罗盘一样的图。

  凭借着鲵伯的悟性和记忆,朝歌很快就看懂了十九图中的前十八幅。这十八幅图除了完全是用逆排干支来标注外,其基本格式非常类似奇门遁甲中的「阴遁九局」和「阳遁九局」。

  这阴阳十八局也可以看作是十八个天外命盘,如果按顺序一一转入体内,待到阴阳相抱九九归一,必可得奇妙法力。

  朝歌不得不钦佩鲵伯,居然能无师自通的领悟这天书石刻,实在是百年难遇的术界奇才。他也从而知道了,鲵伯为什么参悟了十余年才参透了这阴阳十八遁。

  正常情况下,要想把阴阳十八遁中每一局成功转入体内,至少都需要半年时间。按一局半年来算,转全阴阳十八局至少需要九年时间,与鲵伯的十年参悟相去不远。

  此外,阴阳相抱、九九归一之后,术者不但可得大法力,而且在体内会形成一个像天坑罗盘一样的完整人盘,此后术者完全可以以身为盘,任意在自己体内接送他人命局。

  更令朝歌惊讶的是,鲵伯在转全阴阳十八局,获得惊人术力之后,竟又从中悟出许多其它难以想象的妙法。

  其中之一就是之前朝歌百思不得其解的托梦之法。只要趁人彻底熟睡之际,把此人命盘转入自己体内,不但可以在睡者的意识中输入自己的想法,也就是托梦,而睡人的所有记忆更会被施术者一览无遗,毫无隐私。

  这样一个鲵伯,难怪可以开创一个非比寻常的时代。

  想到阴阳十八局的诸多不可思议处,朝歌忽然心中一动。他倒不是稀罕什么无上术力,而是看中了每转一命就可全盘继承记忆一事,如果这样,把诸多杰出古人命局一一接入体内,此人岂不可以成为旷世奇才了吗?

  再按照这个思路想下去,如果把常疯子的命局接入自己体内,岂不是能够让很多未解之谜迎刃而解吗?

  想到这里,朝歌不禁一阵暗暗兴奋。只是一想到练成此术至少要十年光景,又未免有些失望,不敢想象自己深居此山十年会是怎样光景。

  朝歌又再入静,试图从鲵伯的记忆里找出某些有关「天神」和出山的线索。

  遗憾的是,鲵伯记忆中不但没有一点关于天神或出山的线索,而且每一触及天书石刻中的第十九局,便会生出一股无名烦躁,然后便是一片空白。

  从鲵伯最后的零碎记忆中可以感觉到,五十二岁那年,鲵伯已经预知自己大限将至。但他实在不想这么早死,至少他还有一个未了的心愿,就是那一直未能参透的第十九局。

  朝歌暗想,从鲵伯忽然疯掉的事实来看,他从那第十九局里似乎看出了什么,或者说,人局之间必然发生了什么。

  这多出的第十九局终究还是一个谜。

  山中时日,似慢实快。不知不觉中,一月已过。

  朝歌试遍各种途径,仍是找不到出山的办法,眼看时光如梭,自己总不能在此荒废时日,实在闲暇无事,就又翻起了那十九张图。

  本是无聊加好奇的试着玩,想不到这一试却让朝歌大惊不已。

  阳遁第一局,是从坎一宫补立冬壬水之精,这阴阳十八局中的第一局最为关键,是筑基的阶段。当年鲵伯过这初关就用了整整一年的时间,谁知道,朝歌仅仅一个月就初转成功。

  一经转成,血脉无比充盈,即使数日不食不饮,也丝毫不觉困乏,更奇妙的是,每次入局补气,头顶总有青云一片挥之不去。

  朝歌略加推想,便明其理─壬水之精在天为云,在人则为血脉,此异象正应了内外合一之兆。

  真正让朝歌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为什么用来补足十二节气中五行精气的阴阳遁局,自己才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转成了呢?

  直到转阳遁第二局,从坤二宫补小暑己末之精,朝歌才开始渐渐明白,是五行族的五行大掌诀帮了自己。

  要将阴阳十八局转入体内,关键就是要先补全二十四节气中的五行精气,补全的时间越久,转局的时间就越长。

  而五行族的各族掌诀,刚巧就在不自觉间,加大了朝歌体内对五行精气的采纳速度,再加上朝歌本身就已具备相当术力,所以转起局来事半功倍。

  朝歌虽然知道术力越大,越容易出现相应的副作用,但还是忍不住一阵惊喜。

  他最看重的,就是一旦练成,便可以自由接命,从而不受年代限制,重新找回诸多早已失落的记忆。对于身负累世隐秘的朝歌来说,这实在是他破解诸般往事的最佳利器。

  为了专心补气转局,朝歌干脆就搬到天神洞来住了。

52书库推荐浏览: 未六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