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古奇术_未六羊【完结】(241)

阅读记录

  徐半仙的子孙便把内情告知。

  先生叹息:“以贪致贫,朝廷三年一试,哪有天天封官,这风水只能出渔民了。”

  子孙忙问其故,先生指著出海的渔船船桅说:“这岂不是天天看见竖旗杆吗?”

  古傲本来带搭不理的听众人天南海北的胡吹,但听著听著也来了兴致,毕竟是在大城市里混的,讲出来的故事都引经据典大有来头。

  在丰登县有个叫布衣湾的地方,那里的居民,祖祖辈辈以男人占卜算命、女人看手相为生,传统和风俗习惯大多至今沿袭保留,颇似吉普赛人,所以有人怀疑,他们是流徙到中国的吉普赛人。

  布衣湾有许多传说,譬如清朝的雍正皇帝与算命先生的故事、皇姑落难布衣湾的故事,和周公与桃花娘娘的故事等等。

  关於给雍正皇帝算卦的事是这样的。

  有一天,村里来了两个人,要村里卜术最高明的人,给他们算一卦。

  村里最出名的一位中年能手,出头接待这两个人,他让这二人报出了自己的出生时间,又仔细端详一会儿他们的脸膛,然後十分肯定地说,他们二人一个是当皇帝的命,一个是当宰相的命。

  两人一听,大吃一惊!相互对视了一下,心中暗暗叫绝:“好厉害的卦术!”

  这两个人正是微服私访的雍正皇帝和他的大学士。

  两人又问算命先生说:“你自己是什麽命?”

  算命先生一掐指说道:“兵部侍郎的命。”

  之後,又说他将在某年某月某日进京,某年某月某日见皇上,某年某月某日被封官等等。

  皇上心里想:“你想得倒挺美,我偏不让你当官,看你算得准不准。”

  第十一章越来越奇

  於是,皇上回去,提前一个多月发圣旨,让算卦先生进京,结果遇上了连绵阴雨,耽搁了进京赶路的时间。

  算卦先生恰巧在原算定的时间到北京见到了皇上,皇帝受到感动,真给他封了唯独剩下的一个兵部侍郎的官。

  布衣湾还有一个救助落难皇姑的故事。

  话说同治年间天下大乱,皇帝的一个女儿落难失散,被布衣湾人收留下来。过了两、三年後,又回到了北京。

  皇帝为了感谢这些算卦的人,要封官给他们,但被他们婉言谢绝了。

  “那就分些地给你们吧!”皇帝说。

  “不要,要地没用。”他们也不要。

  後来又要给他们钱,布衣湾人还是不要。

  没办法,皇帝只好说,“乾脆封你们走州吃州,走县吃县吧!”

  於是,这些人从此走到哪里,就到哪里的衙门里去吃住。

  古傲说的兴起,嫌一个不过瘾,紧接著又说个更玄的。

  在清朝中晚期,曾有这样一段公案,桐城有位叫赵应的秀才,年过三十,屡考不中。

  落魄中,一日街上经过,忽被一位当街的算命先生唤住,批头惊说:“公子近日必因诗文之过,苦受牢狱之灾!”

  当街危言耸听、利益惑诱,本是一些没真实本事算命先生的常用技俩,况且古代读书人大多不同程度的读过易经,虽不精深,但也懂得一二,对於当街算命的这种把戏,赵应自然早了然於胸。

  平日全以一笑代过,只是今日有些不同,要说这先生说些别的,赵应都不会心动,他却说出自己的一个真实隐患。

  赵应屡考不中,又有感於晚清政府的诸多腐败,再加上本身性情的冲动,曾在朋友的聚宴上,即兴咏出几首抨击时政的诗文。

  要知道,早在清朝初期,就因为惧怕文人造反,曾大设过文字狱,很多在诗词文章上有抨击时政的作者,被含冤处死。

  虽事隔百年,影响渐渐淡去,但当政者仍时刻注意著文人的动向。

  赵应被勾起心事同时,却也对算命先生另眼相看了,当想再继续深知时,算命先生却道:“我的道行很浅,只能看出些徵兆。不如我向公子介绍一位高人,城东有位隐士张离,不但观人百年命事,而且还能改命修运、解灾消难。

  “如果公子能得到他的帮助,不但可以避除牢狱之灾,更说不定从此功名早成,金玉满堂。”

  赵应虽半信半疑,却也被说的心里痒动。找出几个谢钱,便欲向城东寻去。

  算命先生却又道:“只是这位高人很难请得动,许多达官富贵想谋一面之机都不得入。要看你的福缘了。”

  这样一说有点让赵应怯步,但转又一想,自己虽穷为一介书生,但听这位先生言,那位高人不交权贵,看人随缘,说不定自己真的时来运转。

  於是按算命先生所说,急步向城东张宅寻来。

  赵应刚到张离宅门,就看到有一童子守在院外,见赵应便道:“公子可是自城西来?”

  赵应回道:“正是。”

  童子道:“我家主人清早观得雄鸡立阶,向西单啼三声,断今日辰时,必有应缘之人求入,命我特在此等候,现在正是卯辰相交。”

  赵应心下不禁称奇,这位隐士果然是位高人,且不说时辰说的奇准,而且这“应缘”二字里,正含自己的一个单名。

  难道真如自己所想,时来运转?

  寻思间,随童子走入亭院,拜谒隐士高人,这张离虽不如赵应想像中的仙风道骨,却两眼炯烁,谈吐不凡。

52书库推荐浏览: 未六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