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舞龙楼之盗墓传奇_浪花深处【完结】(69)

阅读记录

  小狐狸恨恨的说道:“这就是躲在秦军大营里,砍了我一刀的那个家伙,当时幸亏被沙盘挡了一下,不然我的腿可就麻烦了!瞧他那条胳膊的样子,是不是和雪地里的干尸打了一架?”

  林楠走近池边,看看悬在半空累极不动的秦兵:“这个家伙来头不小啊!你看他头顶上的长长四方高帽,连铠甲上的甲片都是用金线联结的!只是从哪里蹦出来的?我和小狐狸只看见你走过去,上面就落下这家伙,难道是一直卡在头顶的冰缝里?”

  小狐狸也走近池子来看:“研究这家伙有啥用?肯定是和我一起被赤丹送过来的,看他狰狞的相貌,还是不要理睬的好!你们快看这些黑气怎么象是没毒的!那个秦兵大口喘气,却毫无中毒的迹象?”

  没等小狐狸看个仔细,林楠却突然一纵身子,跳进了黑气缭绕的万丈深渊中,我大吃一惊冲过去看,却见林楠直直冲向了悬浮在黑气中的一座四角凉亭,可能用力往下跳的原因,冲力很大,堪堪直落了四五米,踩破亭顶落了进去才停下。

  我拦住也要跳下去的小狐狸:“别急!看看林楠在做什么?你身子轻,万一落不了那么深,跟那个秦兵搅一起,可怎么办?”说话间,林楠已经解下捆扎在胳膊上的黑布条,撕成几个窄条,弯腰拣起亭子里的一块铜瓦,一边绑一边大声说道:“你们接住了!绑着绳子跳下来,黑气里面没有毒的!”

  接住林楠抛上来的绳子,我攥在手上,看了看浮在空中的秦兵,骇然发现手肘处的血肉已经顺着白骨急速的消失掉,一会工夫只剩下空披风裹着的骷髅架子!惴惴不安的跳进深渊里,才觉得浮力很大,不是林楠用绳子拉我过去,我还落不到四五米深的亭子上。

  跟着小狐狸也跳了下来,三个人一起站在亭子里,望望四周,稀薄的黑气丝丝缕缕象云雾一样,空中悬浮着无数千姿百态的铜车铜马、亭台楼阁,整整齐齐的排列成一个又一个立体矩阵,极其壮观!

  所有悬浮的铜车马和各种建筑,带着我们的亭子一起在空中流动,象条河流一样朝着一个方向涌动,可以看到一缕红光穿透黑气,把铜车铜马、亭台楼阁之间的空隙,都染成暗红色,上下周围辨认不出东南西北,也根本没有了东南西北的概念。

  林楠把拉我们下来的布条缠在手上说:“我刚才在上面看到这个亭子,马上就想起了一直萦绕在脑子里,那个山水画中的亭子,看着它要缓缓飘走,一着急就先跳了下来,没有吓住你们吧?”

  小狐狸摇摇头说:“还好,已经习惯了你经常做些出人意表的事儿,现在,我们是不是要跳去那个发出红光的地方?”

  林楠点点头:“嗯,我们先找到这个亭子,不知道顺序会不会搞错,一路上应该还会碰到个草屋,我只是奇怪亭子可以用铜铸,草屋不知道会用什么东西做?咱们先顺着红光的方向摸过去,有什么不对的,看情况再说,咱们预先做什么好计划都没用!”

  一路上距离稍微远点的地方,都是林楠先跳过去抓住,再把我俩拽过去,还好,都没出什么意外情况,距离红光越来越近,不用林楠解释,我和小狐狸都明白发出红光的就是赤丹,秦始皇的真面目离我们是越来越近,离开这个折磨人的幻境的关键时刻,很快就要到来。

  费力的在空中跳来跳去,离红光越来越近了,我们也跳到了车马形成的河流边沿,红光就隐藏在面前的草屋里,我们都疑惑的看着草屋,无法相信空中居然会这样,果真有一间茅草房,大门洞开,四壁空空,杳无人迹。后面好象是和峭壁粘在一起。

  我们三个保持着距离,相继走进草房内,不用怎么警惕周围,这个茅草房只能算是个门厅,还有一扇朝里开的门虚掩着,外面什么复杂的陈设都没有,只靠墙摆放着一溜屏风,上面用朱砂丹青绘制了很多画面,以虚掩的门为中心,向两边扩散。

  绘画没有什么希奇的,基本上都是以仙境为主,我们看了好久,还是决定走进这扇门去,红光在门缝里吸引着,不管怎样,想想马上就要揭开谜底,我的心跳的很是厉害。

  林楠轻轻的推开虚掩的门,红光没有照射出来,反而立刻黯淡下去,小狐狸立刻拧开头灯往里看,只见黑糊糊的门后,压根看不出有多远,偶尔倒是有些絮状的黑气飘出来,浮在我们周围。

  良久,门内悄悄的伸出一只手来,在我们的头灯照射下,披散着寸许长的黑毛,指间连着蹼,毫无人类特征,不断的向外蒸腾出黑气,望着扣住门框的黑手,我们暗自握紧武器,这里后无退路,不管碰到什么,都必须舍命背水一战!

  第四十七章 四方龙楼

  扣着门缝的黑手一动不动,我们的头灯逐渐顺着黑手向里面照去,似乎黑手很长,毛也越来越长,我们的头灯光线象被吸收掉一样暗淡,小狐狸第一个忍不住,抄着铲子狠狠砸向那只黑手的指头,梆的一声,铲子居然切进手指劈到了门框里!

  正在犹疑间,咯噔一声,好象正在行驶的缆车突然停顿,草房和周围的一切都不再流动,静静的停了下来。林楠低声说:“虽然咱们看不出这是个什么东西,但我想一定和那个‘武灵镇妖邪’有关系,很大可能就是害了秦王的什么古怪毒物!咱们先散开一点,小狐狸你不要拔那个铲子了,用我的吧,我这里还有一把铜剑可以防身!”

52书库推荐浏览: 浪花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