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鬓凤钗/古代宅女幸福札记_清歌一片【完结+番外】(72)

阅读记录

  他十六岁第一次见到十岁的她,到现在近四年,对她的印象便是温婉、柔韧、神秘、雅致,他被她渐渐吸引住,以致无法自拔。却未想到,她竟也会有这样的机变和胆识……

  不不,她其实一直就有这样的机变胆识。当年江州瑜园之中,她现身引开兆维钧注意力的一幕,到现在他还历历在目。只是她的这种胆识,平日被她的温婉所掩盖,叫人难以觉察而已。

  这样的一个女孩,以后会成为他的妻,与他携手白头……

  他侧耳听着王老太君的话,仔细捕捉着她渐渐离去的轻盈脚步声,唇边浮出了一丝笑意。转身正要离开,一怔,看见身后竟负手立着裴泰之,神qíng有些古怪。看他样子,应也是经过此地,听到了西厅里方才的动静,这才停下脚步的。自己方才太过凝神,竟未觉察。

  谢醉桥立刻便捕捉到了他眼中的异样神色,自己心中忽然竟也有些别扭,仿佛珍藏的宝藏无意被人看去了般的感觉。自己也颇觉荒唐,立时撇开了去,笑道:“你这主人怎的也遁席而去?”

  裴泰之扬眉,道:“觉气闷,觑了个空脱身出来,无意见你在此处,便过来了。不若一道到外面透口气?”

  “正合我意。”

  两人一道出去,竟似极有默契,谁都没提方才听到的西厅中那一幕女子间的你来我往。

  “阮姐姐,方才如何?”

  明瑜回来再度落座的时候,谢静竹和裴文莹小声问道。其余众女客目光也齐刷刷望了过来。

  “老太君极是和善。方才传我过去,不过问了几句话而已。”

  明瑜含笑应道,若无其事。

  这里是偏厅,华堂里发出的响动传不到此处。见她神qíng自若,众人不疑有它,继续宴饮。

  直到此时,明瑜方才一直紧紧攥着的手才终于慢慢松了开来。

  现在她还能对谢静竹裴文莹她们说没事,但再没多久,或许不用等筵席散后,她和谷城郡主方才的一幕想必便会传到此处每一个人的耳朵里,明天不定就连皇帝也会晓得了。

  她起初听到挑衅之言的时候,想的是不能叫谢家因了自己,往后在背地遭人耻笑。此刻事qíng过去了,另个念头却慢慢又浮上了心头。

  她方才直面应对,固然是扳回了局面,只想来已是得罪了荥靖王府,王府不定连谢家也会一道记恨。还没嫁进谢家,因了她的缘故,就已经凭空就开罪了一门权贵。谢家人知道了,会是什么想法?

  明瑜长长吁出一口气,心底里微微发涩。

  69、第六十九章

  他二人信步往东行到华堂侧厢的庭院中,已近戌时末了,耳边依稀仍能听到那里发出的盛宴欢声举目望去,夜色之下的侯府更显阔宇深轩,不远处通往华堂的走廊上灯火亮如白昼,下人往来不绝递送着盛宴馐馔。所谓人间极致繁盛,大约也就是如此了。

  “醉桥,不瞒你说,近来我时常想着辞官离京。只是自小与太子jiāo好,眼见皇上被妖道所惑,有些放不下而已。”

  二人站定,闲说了几句,裴泰之这般说道。

  谢醉桥略微一怔,侧头看去,见他正微微仰头,目光投向夜空中的那轮明月,神qíng间带了丝萧瑟。

  数年前他便曾生过离京之意,只后来被压下了,并未成行,谢醉桥知道这一点。没想到时隔数年,他竟还有这般心思。

  谢醉桥知道一些关于他的传言,只终归是传言而已,谁也不会傻到真拿去面上去说。他只是有些奇怪。以他对裴泰之的了解,就算在背后被人说道,这也完全不足以成为他离京远遁的缘由。他不是那样的人。莫非还有别的什么他不知道的缘由?

  踌躇了下,终于道:“我虽未必能助你什么,只你心中若烦闷,陪你说几句话,排遣下还是可以的。辞京而去,这实在不是件小事,且我亦觉无此必要。”

  裴泰之转头定定看向谢醉桥,忽然道:“醉桥,我对你其实倒有几分艳羡。所谓快意恩仇,鹏翔长空,说的也就是你这般了。且与那阮家的小姐又天成佳偶……”

  “为兄的先早祝你二人并蒂花开白头偕老了。”

  顿了下,他又补上一句。

  谢醉桥笑道:“多谢。她确实极好。能得她为妻,是我三生有幸。”

  裴泰之微微一笑,转头对月出神片刻,忽然道:“你叔父八月间治水有功,我过些时日就要南下去江州代为传旨封赏。”

  谢醉桥晓得自己叔父心迷于官道,这对他来说,也算是个大好消息了,笑道:“何必你自己南下?这样的事,内廷派人下去,也是一样。”

  “我南下还另有一桩要事……”裴泰之沉吟片刻,才缓缓道,“若是顺利,待我回来之时,还有事请托于你,盼你勿要推却才好。”

  谢醉桥一怔,随即笑道:“但凡我之所能,必定全力以赴!”

  ***

  华堂中的筵席直到戌时末才散。明瑜随了众人到王老太君面前再次拜贺,远远见谷城郡主的目光又朝自己投了过来,不yù再生事端,只想尽早离去。谢过裴文莹的挽留,与谢静竹一道被送了出来。

  从华堂到南门的一段路上,不时遇到同要辞去的各府夫人们。正如明瑜之前所料,方才发生的一幕,现在正大约在被飞快传开来,以致于连身边的谢静竹都觉察到了异样,待登上了车刚坐定,便悄声问道:“阮姐姐,我瞧那些人都在望你,神色古怪,出了什么事?”

  她便是不说,谢静竹早晚也会晓得,明瑜笑了下,便低声把方才自己发生的事复述了一遍,见谢静竹吃惊的模样,拍了下她手,歉然道:“若是因我的缘故,叫你家与王府生出嫌隙……”

  谢静竹回过神来,摇头道:“本就该这般顶回去!且你那话说得又圆满,就算到了御前也是占理,我爹和我哥哥是什么人,岂会因了这个对你多心?阮姐姐,我真是佩服你,要是换了是我,只怕气得一个字都说不出来了。我猜啊,我哥哥要是晓得了,只怕会对姐姐你更要上心几分了呢……”说着已是低声吃吃笑了起来。

  谢静竹xing子自小偏内向,如今才渐渐有些开朗起来,只明瑜也没料到她竟会和自己开这般的玩笑,脸倒是微微有些发热,忽然听见站在外面的徐妈妈和谢醉桥说话的声音,晓得他已是过来接自己和谢静竹了,忙压下了她的手,示意噤声。

  谢醉桥听到了车厢里发出的女孩细碎笑声,自己唇角也是跟着浮出了丝笑意,对着车夫说了句“走吧”,待马车缓缓前行,自己便也随护着一道而去。

  侯府距谢家要近些,先将谢静竹送了回去,这才往四井路去。马车到了高宅门前停下,早有等着的小厮进去通报顾氏了。谢醉桥见chūn鸢从后面的马车里下来,想是要过来扶下她,已是翻身下马,疾步到了近前,道:“我来!”

  chūn鸢停下了脚步,呆呆望着。

  明瑜弯腰出了车厢的门,看见谢醉桥站一侧朝自己伸出了手,略微一怔,终把手放进了他手心,一下被紧紧握住。

  “方才你说的那一番话,我正巧听见了。说得极好,我与有荣焉!”

  他扶她下了马车,在她耳畔用低得只有她能听到的声音飞快说道,声音里含着无比的宠爱和骄傲。

  明瑜猛地抬头,正对上了他一双闪亮的眼眸。

  “侄女回来啦……”

  大门前顾氏匆匆现身,一抬眼看见面前的两人,嘴巴张大了,立着一动不动。

  明瑜起先还略微有些窘,只见他神qíng从容,牵住自己的手厚实而有力,心中一暖,便朝他微微一笑,跟着往大门而去。

  “婶母,阿瑜往后数月都还住在你家中,烦你多费心思了。”

  谢醉桥牵她手,将她送到顾氏面前,笑道。

  顾氏回过神儿来,心中嘀咕了下,道我这侄女还不是你家的人,怎的这话听起来倒像倒了个个,面上却忙笑嘻嘻道:“自然,自然,我侄女就跟我自个女儿一样,谢公子放心便是。”

  明瑜侧头又瞟他一眼。已经送到了家门口,仗着天黑,他握住自己的手竟还没松开的意思,幸好顾氏识眼色当没看见,心中忽然起了个调皮的念头,悄悄用小指在他手心里勾划了几下,这才抽了出来,忍住了笑不去看他表qíng。

  顾氏眼角瞥见面前这一对小儿女总算是松开了手,暗地呼了口气,忙一把抢过明瑜的手,笑道:“我这就带侄女进去了,劳烦谢公子接送。”

  谢醉桥怔怔望着明瑜与顾氏往里而去的纤娜背影,刚被她用指甲勾过的手心一阵阵发痒,忽然听见身边噗嗤一声轻笑,见chūn鸢已是低头入了门,匆匆追着明瑜而去,这才觉到自己失态,自嘲般笑了下。

  ***

  明瑜第二日就随顾氏动身返了余县。到了高家后便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谢醉桥虽不便过来,只两人信件却是时常往来,日子过得静好无波,只等着明年chūn到来了。算了下自己父亲的行程,此时也差不多应回到江州了。再过大半个月,时令进入十二月,离年底也就一个月了,前次被派了回去送信给江氏的柳向阳又回来了,带来了几个消息。一是阮洪天已经安然到了江州,江氏晓得了谢醉桥与明瑜的事,极是欢喜,老太爷自也一口应了下来。只是如今还不便声张开来,只自家几个人晓得而已,如今就只等明年chūn皇帝赐婚后,等着谢家上门来过礼了。这是好事。却也有个坏消息,那便是时令转寒,老太太本就不慎着凉,又得知了兄弟过世,心中悲恸,一下竟卧chuáng不起。柳向阳遵了阮洪天之命离开江州重返明瑜身边之时,老太太已是病势严重了。

  照了前世记忆,若无意外,明瑜晓得明年便是祖母的大限。原本心中还存了些侥幸,希望老人家能幸免过去。没想到年底还没过,她便已经病倒了。这几年里她与祖母处得极好,感qíng日益深厚,自晓得消息后,心中便忐忑难安,恨不得自己早些能回江州。就算帮不上什么,能多陪几日也好,偏偏chūn选又将临近,如何能自己做主在此时返回江州?心中有些愁烦,次日在给谢醉桥的信中便提了下。不想没几天,竟收到了他回信。说他已到御前代她陈qíng,皇帝体谅她一片孝心,准许南归探病,她与谢醉桥既已有婚约,到了明年chūn时,由内廷下诏赐婚便可。

  明瑜惊喜不已。她在给他的信中,不过只略提了下自己祖母病重,并未多说什么,没想到他竟会不声不响地替她求来了这样一个便利。归心似箭,立时便请顾氏准备车马南下,不过一两天便妥当了。

52书库推荐浏览: 清歌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