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鬓凤钗/古代宅女幸福札记_清歌一片【完结+番外】(45)

阅读记录

  她不能就这样跑去对自己的父亲或者谢如chūn说,下月十三可能会起一场数十年不遇的大风大雨,雁来湾决口,江州会成汪泽一片。但是因为很早之前就在想这件事,所以她也有对策。

  江州城里有个人人都知道的胡半仙。

  一年之前,胡半仙还只是个在破庙里寄身的算命先生,靠一张三寸不烂之舌,每日在街头巷尾打卦卜算,勉qiáng混口饭吃而已。他的名声大噪很富戏剧xing。当时江州城里有名的城东富商李营夜半与自己的爱妾一道被人杀死在房中。谢如chūn抓不到凶手,李夫人府衙门口哭天抢地,一时成了全城人茶余饭后的热议话题,因了李家与江南总督府沾了点远亲,连总督也被惊动,下令谢如chūn限期破案。正焦头烂额之时,这胡半仙找了阮洪天,道自己昨夜占卜打卦,算出此案乃是李夫人为谋家财,与本是她亲眷的管家一道合谋杀了宠爱庶子的丈夫。本是要直接去寻知府告知的,奈何府衙门高,被拦住进不去。晓得阮洪天与知府素有往来,这才寻了上来要替天行道。阮洪天本是不信。只见他说得有鼻子有眼,连凶器埋藏在李家花园的那株老桂树下都说了出来。这才半信半疑地过去跟谢如chūn提了下。谢如chūn本就无计,见有线索可查,也不管虚实了,带了人过去一挖,竟真挖出了一把屠夫刀,刀刃上的血迹还隐约可辨。立时便抓了李夫人和管家,审问之下,二人俱是招了出来。此案一结,于是这胡半仙铁口直断的名声一下传遍了全城。每日来寻他算命问卦的人络绎不绝。他也早从破庙里搬了出来,住到城中的热闹之地,坐在家中继续施展他那如簧巧舌。

  阮洪天护送妻女从孟县回了荣荫堂,没过两日,在城中自家一间铺子中时,听伙计来报,说门外有胡半仙求见。阮洪天一愣,想起从前的那桩事qíng,便叫带了进来。

  胡半仙一见阮洪天,便压低了声道:“阮老爷,前次多蒙老爷信任,把小人的话举到谢大人面前,小人不胜感激。昨夜小人又占卜得出一卦,因事关重大,小的不敢自己上报给谢大人,想来想去,只好又来求阮老爷了。”

  阮洪天本也不是特别信这些卜卦之事。只前次那凶杀案却本被他料中,也是百思不解。此时见他又寻了过来,便道:“卜出何事?”

  胡半仙犹豫了片刻,一咬牙道:“小的昨夜夜观天象,觉到有异,便起卦占卜,竟算出下月十三会有一场几十年不遇的大风大雨,江海满cháo,水淹全城,伤亡无数……”

  阮洪天大吃一惊,道:“这般大的事qíng,你也敢信口开河?”

  胡半仙额头绽出了汗,急忙道:“小人不敢胡说八道。实在是天象卦象俱都指出这般。且从那卦象来看,指向便是雁来湾口,想是那里的塘坝抵挡不住冲刷,这才破口入水,一冲千里的。”

  阮家在雁来湾一带有诸多良田庄子。阮洪天听他说得一本正经,连地方都道了出来,忽然想起他前次也是一语道出了真凶,踌躇了片刻。终觉事关重大,便起身道:“难得你这般为百姓着想。你既说了,不管有无,我代你把话传给谢大人便是。”

  胡半仙哭丧了脸道:“我本是不yù说的。若到时没这样的事,谢大人只怕要治我个妖言惑众之罪。只又一想,此事事关我江州百姓的福祉,这才拼了命也要叫谢大人晓得,好早做预备有所防范。”

  阮洪天见他神色虽难看,说出的话却又铿锵,还道他真是忧民所致,便安慰道:“你既卜出这等天象,不管到时如何,本就该叫父母官晓得的。便是到时候真没有,做了防范也比毫无防备要好。你放心。到时若真有此事,你便立一大功。若安然无恙,我也定会在谢大人面前保你无事。”

  胡半仙这才稍稍放下了心,擦了下额头的汗,连声道谢了,点头哈腰离去。

  阮洪天不敢怠慢,立刻便去了南门谢府。被人引入书房之时,见谢如chūn与他侄儿谢醉桥正一道在那里。寒暄了几句,也没拐弯抹角,径直便把方才胡半仙的话讲了一遍。

  谢如chūn与谢醉桥俱是有些惊讶。半晌,谢如chūn才皱眉道:“我素来是不信这些卜卦之事的。只前次那李家的凶案,却真被他料中,据他道出的原委才破了案,实在叫我惊讶。打那后我为探他虚实,暗中几次派了人过去扮作算命之人叫他卜卦,见他也不过是在卖弄口舌,糊弄些无知小民而已。想来那回被他料中真凶也不过是凑巧。如今他竟又这般说话,实在是叫人不解。”

  阮洪天道:“我也是半信半疑。只他连日子和雁来湾都道了出来。因了此事关系重大,我这才不敢隐瞒,过来叫大人晓得的。”

  谢如chūn道:“塘坝立起多年,这些年上头也没多少银两拨下来修葺,前几年修葺,都不过是小打小闹。那雁来湾一带确实最是薄弱。寻常的江海之cháo还能抵挡。若真有几十年一遇的大cháo,只怕真出事也未必。只是不晓得那胡半仙的话可信不可信。雁来湾一带塘坝甚长,真听了那算命人的话发动民夫护塘,也不是小动静,若是到时候没这般的事,我怕上头晓得,道我堂堂朝廷命官,竟听信个江湖骗子之言……”

  谢醉桥从前也听闻过那胡半仙的事qíng,此刻又听他竟新占了这样一卦,见自己叔父犹豫不决,便道:“此事确如阮世叔所言,事关百姓民生。宁可信其有,也不可信其无。那人既这般言辞确凿,叔父还是早些准备下的好。若真确有其事,也不会到时乱了阵脚。”

  谢如chūn道:“胡半仙那里,还是要再打探清楚的好。”

  “叔父放心,此事jiāo给我便是。”

  谢如chūn晓得这侄儿办事素来稳妥,点头应了下来。

  谢醉桥不信卜卦之属,只从前李家命案发生之时,他正巧还在此地,晓得确实是因了那胡半仙之语,自己叔父才抓获真凶破案的,当时也惊讶不已,只道是天地间确实存有自己所不能理解的异象而已。如今时隔一年多,那胡半仙再次浮出水面,这才道出了个更大的天机,自然按捺不住心中好奇,要寻过去亲自探究一番。从南门出来,打听到胡半仙就住在最热闹的庙街,便径直过去寻他。不想被人带到他住所之时,却见铁将军把门。边上邻居道他昨日便离去了,不晓得去了哪里。只得回去把事qíng报给了叔父谢如chūn。谢如chūn又找来阮洪天,几人商议一番,谢如chūn道那胡半仙必定是信口开河,如今后怕了才畏罪潜逃。

  阮洪天道:“大人所言也不是没道理。只是我觉得这其中大约还有隐qíng。他若只是因了自己信口畏罪而逃,前几日又何必自寻麻烦去找我说那一番话?莫非他确是卜算出了这卦象,自己却又不敢肯定。怕万一到时候没这般的事,大人会将他怪罪,这才躲避了开去?”

  谢醉桥点头道:“阮叔父说得也有道理。以侄儿来看,如今既晓得有这般的可能,总是要做些防范才好。若真被他道中,这便是关系千万百姓的生计大事。”

  阮洪天见谢如chūn仍踌躇不决,晓得他的心病,慨然道:“大人放心。我家便有田地农户在那一带。护塘之责,我义不容辞。大人也不必惊动上官,我自会与大人一道出力。”

  谢如chūn晓得阮家财厚。他既开口愿意护塘,自己也就不用向上官开口要护塘之银,到时即便安然无恙,也不会招致上官不满。心中一块石头落地,点头道:“如此甚好!这乃是造福百姓之事,我身为父母官,自当义不容辞!”当下便召了师爷来,不提胡半仙,只说是临近风雨大cháo之月,怕江边塘坝抵挡不住cháo涌,要商议护塘之事。师爷欣然从命,几人一道议了个大概,这才先散了去。

  再两日,谢翼麟又追着谢醉桥问他到底有没向谢静竹提前次问过的事,道八月二十便是明瑜生辰,再不问过来,只怕就来不及备贺礼了。

  胡半仙那事太过重大,谢醉桥这几日都还在查他下落,一时便把这茬给忘了。此刻听这堂弟又追问,眼前忽然又现出那女孩的一双明眸,愣怔了片刻,道:“今日就帮你问。”

  谢静竹因了京中的家中失了母亲,父亲又忙于公务,这将近三年的时间便都一直住在此处的叔婶家中,早过惯了此处的江南生活,有谢铭柔这样的堂姐相伴,又结jiāo了似明瑜这般的好友,想到再没多久就要随兄长一道回京,这些日里心中难免有些惆怅。这日晚间回了自己的房,正坐在灯下,忽见兄长过来,有些意外,急忙迎了进来。听他问了几句自己的起居,一一应了。忽然听自己兄长道:“听说下月二十便是阮家大姑娘的生辰。妹妹你可晓得她平日喜好?若送贺礼,该送什么的好?”

  谢静竹惊讶,抬眼望去,还未开口,谢醉桥忙摆手道:“妹妹莫要误会。不是我想知道。是有人托我向妹妹打听。”

  谢静竹略一想,已是知道那人是谁了。噗嗤一声笑了起来道:“哥哥不说我也知道。必定是麟堂哥叫你打听的吧?他去年有次在我院中无意撞到了阮姐姐,那个脸红得,就跟煮熟的虾子一般。往后就不住拐弯抹角朝我和堂姐打听阮姐姐的事。被堂姐羞臊了好几回,他这才消停了下来。如今想是怕又被堂姐笑话,这才撺掇了哥哥你过来问我的吧?”

  谢醉桥一怔。前几日从孟城回来的路上,他虽然就已经发现自己堂弟对阮家的大姑娘怀了好感,只当时还以为他不过是少年一时起意而已。没想到现在才知道,原来这个自己偶尔会想到的女孩,不但有人比自己更早一步看在眼里记在心中,还这般热切不加遮掩,且这人不是别人,还是自己眼中那长不大的堂弟……

  他一时有种心口被堵住的感觉。

  谢静竹未觉到他沉默,只是笑道:“阮姐姐家中什么没见过,别人眼中再好的金玉器物绫罗绸缎她也不会稀罕。且下月她十四岁生辰,送那些俗物也没意思。”

  “那她喜欢什么?”

  谢醉桥立刻问道。话出口才觉自己有些过于急迫。

  谢静竹倒未觉他异常,只是想了下,道:“我和堂姐是要送她自己亲手绣的荷包香囊帕子。若说她特别喜欢什么,我也说不好。”

  “妹妹你再想想,翼麟不是托了我吗,总不好就这么一句话打发了他。”

  谢醉桥摸了下下巴,又问了一句。

  “反正只要是用心送的礼,无须贵重,她都会喜欢的。”

  谢静竹朝他笑了一下。

  谢醉桥一时说不出话来了。这问了半天,到最后什么都没问出来,其实有点郁闷。

  “怎么样?可问出来了?”

52书库推荐浏览: 清歌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