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鬓凤钗/古代宅女幸福札记_清歌一片【完结+番外】(29)

阅读记录

  正德皇帝既要祭天巡江南,裴泰之身为侍卫,奉命,或者自己请命,预先过来安排探察,也在qíng理之中。他又从谢醉桥处得知了顾选,这才会出现在意园中?偏自己不走运,竟会这般撞到了一处。皇帝御驾就要到来,意园本是驻跸之选。昨夜自己放火丢了玉锁,裴泰之若查玉锁,不难发现自己。他若心中生疑,别的不论,日后便是在御前提上个一言半句,只怕也会叫皇帝对荣荫堂心生嫌隙。

  明瑜心中极是沮丧,止不住又一阵焦虑,自责至极,偏又一时想不出什么补救的好法子。到时候若事qíng被捅了出来,只说那玉锁是自己不小心丢在外面的,别的一概不认?又或者,想法设法托谢醉桥为自己向裴泰之开脱求qíng?只怕非但无用,反倒更授人以把柄。

  明瑜一回漪绿楼,就叫了杜若秋来,让chūn鸢陪着一道去意园一趟。

  年前晓得了她与顾选的旧事后,明瑜便应了日后必定会助他二人。杜若秋自此对这大姑娘更是死心塌地。此时听到是派自己去意园寻顾选打听事,心中自是一百个愿意。仔细听了明瑜的叮嘱,急忙便与chūn鸢一道坐了府中下人出去的马车赶了过去,午后便回了,见了明瑜道:“他说昨日陈管事确是领了个京中姓裴的人过来,寻他问了诸多与造设有关的话。他晓得是将军府谢公子的贵客,不敢怠慢,昨日一直陪着。那客人所问甚多,又拿出本书,与他一道研究书上所列的机关,直到晚间才歇,便被安排住在了客厢。不想昨夜望山楼里失火,那客人一早便离去了。”

  明瑜叫人都下去了,自己独个对窗默坐了片刻。之前的纷乱渐退,心中慢慢明晰了起来。再细细想过,起身便寻阮洪天去了。

  阮洪天在书房与柳胜河议完事,见女儿过来,便叫进来。见她眼皮子略有些肿,仿似昨夜没睡好的样子,有些心疼道:“昨夜必定被吓住了没睡好,还来来去去做什么,你娘在歇觉,你也陪她一道睡便是。”

  明瑜到他面前,低头慢慢跪了下去。

  阮洪天吓了一跳,急忙过来要扶起她,明瑜摇头道:“爹,女儿瞒着你做了件事,不想竟置荣荫堂于险地,求爹责罚。”

  阮洪天一怔,蹲在了明瑜面前,狐疑地望着她。

  “爹,望山楼的火是我放的,你若生气,只管打我便是!”

  阮洪天望着明瑜,忽然摇头道:“阿瑜,你既自己认了,爹还打你做什么?今早回来爹细细一想,原就觉着大约与你脱不了gān系。望山楼里绝无火源,从前都好好的不烧,你一过去,它就点了起来,这世上哪有这般巧的事?爹晓得你心思。你之前劝诫爹的话,爹也不是没想过,确有几分道理。你是怕爹挣不开那名利场,这才自己过去放火要断了我的念头?那楼烧了便烧了,不过都是些身外之物……”

  明瑜猛抬头,睁大了眼望着阮洪天,极是惊讶,颤声道:“爹,你真不怪女儿?”

  阮洪天叹了口气,忽又皱起浓眉,声音已是有些严厉:“只是这事,你太过胆大妄为。竟敢瞒着爹私自纵火!只怪我平日太纵容你,竟把你养得天不怕地不怕了!这回的事,过去就算。往后若敢再这般,爹绝不轻饶你!”

  明瑜急忙应了声是,这才又低声道:“只是爹……女儿还有事要说,这事比方才我放火还严重。”

  “比放火还严重?”阮洪天看着自己的女儿,心里一下又敲起了鼓。

  明瑜点了下头,把昨夜遭遇裴泰之,丢了玉锁的事说了一遍,只没提他御前侍卫统领的身份。

  阮洪天眉头皱得紧紧:“竟会有这般的事!他可伤到你了?”

  “没,”明瑜急忙摇头,“爹,那人既是谢公子的朋友,想必也是京中大有来头的人,如今不定就是藏着身份在行事。莫说他拿我放火的事大做文章,便是在有心人面前稍微提一句,我怕也会给我家招来罪名。这事虽可大可小,可有可无,只关系到我家安危,所以女儿不敢托大,这才叫爹晓得,好防患未然。”

  “这……”阮洪天站了起来,顺手把明瑜也从地上拉了起来,想了下,道,“要么爹去寻谢公子,请他从中斡旋下。”

  那裴泰之的xing子,明瑜多少也有些知晓。就算他现在没多想,若自己父亲真过去寻他了,只怕生生反倒要多惹些猜忌和嫌恶。他又是天子身旁的近臣,与荣荫堂素无jiāoqíng,凭什么为阮家着想?难免不生出些事端。如今天不作美,既出了意外,两相权衡取其轻便是。忙道:“爹,这般反倒真把把柄坐实落人手上了。他万一若对人言讲,我荣荫堂是不yù接驾,这才自己放火烧楼,那岂不是滔天大罪?女儿想来想去,如今唯有釜底抽薪。爹去寻谢大人,把接驾的事应承过来。这样就算往后有人提我放火烧楼,你只说是我夜半臆病发作便可,绝不会牵扯到别的罪名上。皇上过来了,爹只要牢牢记住那画册上的事,照了规制好生接待,谨小慎微,叫皇上和诸多皇子都挑不出错处,想来也不会有多大的事。”

  阮洪天细细一想,终是伸手摸下她头,叹道:“想来想去,也就只你说的这法子了。只是阿瑜,爹再跟你说一遍,就只此一次,从今往后,再不许你这般瞒着胡来。你是爹的女儿,爹只想叫你像从前那般每日里做做诗弹弹琴便可,别的事自有我。”

  明瑜心中感动。自己是何等有福,竟会有这样一个一味护着短的爹。连放火烧了他的望山楼,不小心把事qíng弄得一团糟,他也不过就这样不痛不痒地责备几句。明瑜这一刻恨不得再扑到阮洪天怀里抱住他,生生忍住了,急忙点头应了。

  阮洪天想了下,叫人备马,急匆匆便出了书房,往南门谢府赶去。

  明瑜望着父亲消失在门口的背影,心中五味杂陈,终是长长叹了口气。自己费尽心思,绕了一大圈,做梦也没想到,如今竟又只能拐回原点了,福兮?祸兮?

  ***

  谢醉桥自买下瑜园后,叫了人修葺整理一番,这日听高峻说差不多已妥,便纵马过去看了一下。

  “公子瞧着可好?若是哪里不妥,我叫人再修。”

  高峻陪着出了园子的门,问道。

  谢醉桥随意道:“不必了,我瞧不错。无需再多事。回去与叔父婶母说下,过几日便搬过来。”

  高峻晓得自家公子平日于这些也不大上心,笑了下,回头再看一眼,见那园子门口上楣处浮雕了园名的石板上虽无枯糙攀附了,只瞧着有些陈旧,且边角也裂开,不甚美观,便道:“前头那人给这园子起了这名,我虽是个粗人,也觉着娘气了些,且这石板也旧了。如今既已易主,公子何不换个园名,自己写了,我叫人刻上去。”

  谢醉桥也回头望了一眼,道:“不必。这名字好。”

  “公子觉着好,那放着就是。”

  谢醉桥一笑,纵马过了门前河道上的拱桥,往州府衙门去,进了侧门,刚把马缰丢给迎了过来的小厮,便听小厮道:“公子,京中靖勇侯府的裴公子来了,正与老爷在书房叙话。”

  28

  28、第二十八章...

  谢如chūn恭立在书房中,几乎是有些屏住呼吸地望着此刻正坐在案后的裴泰之。

  朝中人人皆知,这个少年人是天子近臣,自小得皇帝青眼,年纪轻轻便成御前侍卫统领,行事以雷厉风行而闻名。只极少有人知道,他亦是七政堂的左军都督。

  七政堂不被三司所辖,是先皇为私查舞弊、拱卫京师而设的一个直辖机构,分左右两军。左军私查,右军护京,所属官员俱是皇帝亲自选拔秘密任命。不止金京,全国各省也均派有左军官僚,暗中勘察地方民事百官。谢如chūn便身兼二职,明里是正四品知府,暗里却是从三品的左军勘察使,负责江南数省的监察之任,定期直接向御前呈报。

  “不知裴大人到此,下官未出城相迎,望大人恕罪。”

  谢如chūn恭恭敬敬道。

  裴泰之摆手,略微笑道:“谢大人不必客气,论辈分我也要称大人叔父的。离京之前,皇上有口谕命我传给大人。”

  谢如chūn心中一颤,急忙上前两步,端正跪下。

  裴泰之站起身道:“江南乃国之重地。谢大人身兼重任,所行稳妥,朕心甚慰。擢升正三品勘察都监。望尔续力不怠,方不负朕之所托。钦此。”

  谢如chūn方才乱跳的心这才定了下来,急忙叩首谢恩,这才起了身,暗中长吁口气,看向年轻的左军都。见他传完口谕并未坐下,一只手按在桌案之上,目光望向南窗外探出的一枝早发chūn桃,似是若有所思,不敢打扰,只静静立在一边等着。

  “听说荣荫堂的从珍馆里聚了不少江南文人,编撰书典,你可有留意?”

  谢如chūn听他突然这般发问,竟提到了荣荫堂,心又是一跳,忙道:“确有此事,下官亦派人暗中细细勘察过。三年中编撰二书,一为花间诗词,不过都是些文人伤chūn感秋之作,已完册,大人若要,下官此处便有。二为江南各地风物志考,如今尚在修编中。两书均并无任何涉及朝政之言。且那风物志考一书,耗时数年,费工费力,集合了江南各处风土人qíng种种,有百益而无一害,勘配典藏。听闻皇上正大举文修,故而下官曾想着待此书编修完毕,便荐举至内廷文澜阁,也好叫我江南之地在皇上面前露脸一回。”

  裴泰之指尖在桌上敲击数下,道:“有谢大人把着便好。我不过例行公事问下而已。此书若真如大人所言,那也算是一桩大善举了,皇上晓得,必定龙颜大悦。”顿了下,忽又问道,“阮家意园中的望山楼失火,你可晓得了?”

  谢如chūn又是一惊,未想到这左军都消息竟如此灵通,刚到便连这晓得了,忙道:“今早便听闻了,派人过去问过,道昨半夜起的火,竟把个望山楼烧得jīng光,实是可惜。”

  裴泰之正yù再说,忽听见门外响起谢醉桥与门边守着的小厮说话声,朝谢如chūn点了下头,便自己过去开了门。兄弟二人小半年未见,骤然面对,脸上都带了笑意。

  “你个家伙,我还道你要过些时候才来,不想不声不响便到了!”谢醉桥一拳砸到了裴泰之的肩膀之上,见谢如chūn望了过来,眉头微皱,目光中仿似带了不赞同之意,一笑,这才叫了声“叔父”。

  裴泰之亦是笑了起来,看了下谢如chūn。谢如chūn晓得这两人年岁相近,又是表兄弟,虽有些不大赞同自家侄儿这般随意的举动,只也不好多说,点头应了声,正要给他两个自己说话,忽见府中小厮过来,站门边挤眉弄眼的,晓得有事,便趁机离去。

52书库推荐浏览: 清歌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