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知缘_祎庭沫瞳【完结+番外】(9)

阅读记录

  “是。”众人齐声应道。

  其实乐卿的这个要求让许多人都犯了愁,之后的三天肯定会有不少人寝食难安。

  没有其他事,乐卿就让大家散了。冉凝走进筝室,坐到了自己的位置上准备练琴。琴室按乐器划分,冉凝最擅长的是古筝,自然被分到了筝室。这里用隔断隔出一个个小琴室,每个人都有自己固定的位置,算是互不gān涉。

  冉凝并没有为jiāo曲子的事犯愁,昨天一天没摸琴,实在让她有些手痒。于是在试过音后,随意地弹了一曲小调。这台新琴弹起小调似乎少了一些轻快,但又别有一番韵味,就像诗人归乡一般,虽故乡如旧,但心境却早已不同,而家里的那台琴弹出来的则更像孩童眼中的故乡,留给他们的不是思念,而是一种五感上的记忆。

  即便只是不起眼的小调,冉凝的每一次拨弦,都像拨进了听者的心里。这是天份,更是弹琴人都对琴、对曲、对当时心境的理解和诠释。不知不觉中,筝室里原本各弹各的有些杂乱的琴音慢慢都消失了,只剩下冉凝的琴声。筝人们都被这一曲小调吸引,想将它完整听完。作为练习曲,他们更喜欢挑一些名曲,来展示自己的演奏技巧,所以冉凝这种小调在这里无疑是突兀的,却又难得的好听。

  冉凝并没有注意这些,等一曲终了,她才微微笑了一下。她喜欢这台琴,比她想像中更能表达出她想要的意境。

  等到午饭时,筝室里的人对冉凝的态度明显不同了。她们动主来到冉凝这边,一起吃饭之余,也热络地讨论起琴技与曲子上的事。

  像善于琴棋书画这类人,在达到一定高度后,往往都有一种清高,同样,也会有对比自己厉害之人的认同和欣赏。这种清高让他们不愿同流合污,为权势自我贬低,而这种认同和欣赏的谦虚,也会让他们变得好相与许多。

  那一曲不起眼的小调,已经让这些人对冉凝有了新的认识,一些之前听过她在古筝方面的造诣的的人也对她更加认同了。不知不觉中,冉凝收复了不少人心,她既没有受宠若惊,也没有妄自菲薄,这些并不在冉凝的预料,但她却明白这就是人心。

  jiāo曲的时间紧迫,又是冉凝到礼乐司后的第一件要紧事,所以她也不敢有半分怠慢,开始尽心尽力地作曲子。

  北鑫虽偶有战事,但与开国时相比,已经算是国泰民安。详乐之中,百姓对平日的生活就有了更多的向往和要求,曲子作为最基本的娱乐,与戏曲一样,很受百姓喜爱。毕竟棋、书、画想欣赏得来,都要有一定的基础。但听曲儿并没有这么苛责的要求,最简单一点,曲子好不好听,但凡一人,都可做出自己的评价。

  所以曲文化也就这样盛行起来,谱新曲更是所有擅于乐器之人都会做的事。北鑫鼓励新曲,曲既可以使人放松,亦可以鼓舞气势,作出一段好曲,是每个擅于乐器之人的骄傲。

  在这样的环境里,冉凝自然也喜欢没事谱一些小曲子,偶尔弹奏,愉悦身心。这次乐卿的要求虽来的突然,但好在冉凝有些经验,倒也没慌。

  三日后,冉凝如期将谱子jiāo了上去,审核由乐卿及左、右两位尚乐来做,这就无需冉凝cao心了。冉凝也没把这件事放心上,毕竟她是初来乍到,有些场合需要什么风格的曲子她还有些拿不准,所以这个谱子对她来说只能算是试水罢了。

  宫中的日子过得很快,转眼就到了冉凝沐休的日子。与卓司乐说了一声,冉凝就乘轿子回了万平伯府。

  碧竹知道她今晚回来,早在门口等着了。冉凝明天可以在府中留一天,次日一早再进宫便可。

  软轿落在万平伯府门口,冉凝下了轿。

  “三姑娘。”碧竹高高兴兴地迎上来扶着她。

  冉凝笑了笑,说道:“我不在这几日,府中可好?”几日不见,她也有些想这个小丫头了,毕竟是从小就跟着她的,也从未分开过这么长时间。

  “都好。”说到这儿,碧竹的笑意一敛,似有些不高兴地压低了声音,说道:“大姑娘的好日子要近了呢。”

  冉凝的笑意未减,也没多说什么,让碧竹扶着进了府。

  第09章 主音

  因为冉筱的婚事,俞氏在冉凝入宫后第二天就被放了出来。管家告诉冉凝万平伯正在俞氏那里,与赵姨娘她们一起讨论添嫁妆一事。冉凝也正好省了两边各自问安,直接去了俞氏那里。

  走进屋内,冉姌和冉筱都在,冉筱脸颊泛红,为自己的婚事害羞不已。冉姌虽是面带笑意,但放在身前的手却死死地攥着帕子,不知是因为不满还是嫉妒。

  冉凝将这两个人的心态收于眼底,却并未动声色,向主位上的万平伯与俞氏问安,“给父亲、母亲请安。”

  “回来了,坐吧。”万平伯说道。

  俞氏也没说什么,只是放下手上的礼单,将目光转向冉凝。现在只要想到冉凝在宫里,不仅要守着各种规矩,还可能熬成老姑娘,她这心里就觉得畅快。

  “在宫中可还好?”万平伯问。

  “一切安好,劳父亲挂心。”冉凝坐到自己的位置上回道。

  赵氏打量了一下冉凝,心疼似的啧啧了两声,说道:“我怎么觉得凝儿瘦了呢?宫中规矩多,比不得家里自在,凝儿也要保重身体才是。”说完,赵氏向俞氏那儿扫了一眼。

  “没错,让厨房加几道凝儿爱吃的菜,以后凝儿沐休回来,就按她的口味加菜。”万平伯吩咐道。

  “是。”万平伯身边的小厮应了一声,就快步去了厨房。

  “多谢父亲。”冉凝起身行礼。

  “对了,明日是筱儿纳征之日,你和姌儿不必出面,也不用早起问安了。”万平伯说。

  冉凝和冉姌应了一声,也没多说。按规矩,尚在阁中的姑娘只要添妆和婚宴时出席即可,其他五礼吉日是不必参加的,以免被陌生男子冲撞了。

  不过冉凝觉得这时间够赶的,她入宫才几日,纳采、问名和纳吉就都举行完了。看来赵家也好,沈家也好,对这门亲事都是极满意的,这才迫不及待地cao办起来,以免夜长梦多。

  晚饭冉凝是回自己房间用的,碧竹给她说了府上近几日的事,冉凝有一句没一句地听着,也没往心里去。

  次日一早,沈家人就来了,聘礼摆满了半个院子,十分喜庆,也看得出沈家对冉筱的重视。婚期定在了下月二十八,是个难得的好日子,时间是赶了些,但算日子的大师说这个吉日对男女双方都好,如果要等,就得等到年底了。所以最后还是选了这个宜早不宜迟的日子。

  这个热闹不是冉凝需要去赶的,虽说是不必请安了,但一早上府上来了这么多人,她也难睡个安稳觉,便早早地起身了。

  下午没什么事,冉凝跟俞氏说了一声,便带着碧竹出门了。俞氏也没有难为冉凝,但冉凝发现俞氏手边的聘礼单子已经快被俞氏抓破了,显然,沈家这次的聘礼给得很丰厚,也相当体面,这触及了俞氏的嫉妒心。本来嘛,冉筱只是庶出,即使为人正室,俞氏恐怕也没想到沈家会给出这么丰厚的聘礼。而有了冉筱这个先例,冉姌的婚事她就更得用心挑了,以免被冉筱比下去。

  冉凝这次带碧竹出门,是想买件礼物送给卓司乐,她带进宫的金银花生都是打赏用的,给卓司乐就不合适了。

  “三姑娘,我们这是去哪里?”碧竹问。冉凝不在府上,可把她闷坏了,她原本就有点小孩子心xing,再加上冉凝也时常带她出来,突然一下被关在府里,着实不太适应。

  “去玉器铺子。”冉凝说。在宫里能用的东西不多,比较方便带进去的也就是一些发饰和首饰,卓司乐擅长琵琶,腕上有物怕不是太方便,冉凝就想给她买一支玉簪,无论什么时候带着都合适,又不会太张扬。

  冉凝有一家常去的玉器铺子,里面玉石品质不错,价格也公道。

  刚走到玉器铺子门口,正好有人迎面出来,冉凝微微让了一下路,以免与人相撞。

  “凝儿?”

  熟悉的声音让冉凝眉心一皱,一抬头就看到沈琏那张带着些许意外的脸。

  “沈公子。”冉凝微微对他点了下头。即使不想往来,沈琏也是要做她姐夫的人,她也不能弄得太难看。

  “你……你是来买东西的?”沈琏问,眼里的意外很快变成了喜悦。

  “嗯。”冉凝随意地应了一声。沈琏手里拿了个盒子,显然是刚买完东西出来。

  “你可有喜欢的,我送你。”沈琏立刻说道。

  “不必麻烦,我只是随便看看。”冉凝可不想再跟他扯上一文钱关系。

  沈琏看了看冉凝身边的碧竹,微微皱了下眉,问:“可否找个安静的地方说话?”

  “不必了,沈公子东西买完了就早些回去吧。”如果她知道沈琏在这儿,说什么也不会挑这个时间过来。

  沈琏叹了口气,也不像是生气的样子,对冉凝道:“我是在你入宫后才得知这个消息的,你怎么没跟我说?”

  “圣旨已下,说了又如何?”冉凝轻笑。这就是沈琏所谓对她的关心,现在想想着实可笑。

  “难道你真要在宫中待到二十五?”沈琏明显是不赞同的。

  “那又如何?”冉凝觉得她的事已经完全与沈琏无关了。

  “凝儿……”沈琏一脸深qíng地看着她,“我可以等你。我说的话依旧算数,我可以等你从宫中出来。”

  冉凝觉得好笑,同时也笑了出来。

  冉凝笑起来很漂亮,沈琏也看直了眼,越是比较,他越觉得冉筱哪都比不上冉凝,而且特别俗不可耐。

  冉凝的笑更多是嘲弄,即使她出宫已经二十五,很难再成为正妻,也不代表他就要去给沈琏当妾,她不会那样自轻自贱。她厌恶沈琏这种施舍的态度,心里也开始对沈琏越发厌烦。

  所谓话不投机半句多,冉凝也懒得理他,说了句:“告辞。”便直接进了店。

  沈琏怔愣地看着冉凝的背影,眼里倒多了些势在必得了自信。

  回宫后,冉凝得知新曲子已经定下来了,选中的居然是她作的那曲《如意》。不过曲子是她写的,主音的却不是她。乐卿的理由是冉凝刚进宫,水平不稳定,又没参与过宫宴,为免紧张出错,所以这次的主音jiāo给了另外一位同样擅长古筝的邹乐师。

  邹乐师听到这个消息也是一愣,似乎并不愿接,但乐卿的安排她又不能违抗。卓司乐为冉凝不值,却也cha不上话。一般来说宫宴上,圣上、娘娘们若喜欢,打赏的必定是主音之人,没有人会过问曲子是不是主音之人所作,所以一般qíng况下,作曲之人都会是主音这人,这也是为了彰显公平,除非作曲之人主动提出。

  卿乐的安排虽有一定的道理,但冉凝的能力别人也不是没见识过,所以多少觉得卿乐的安排有些没道理,但又都无权gān涉。

52书库推荐浏览: 祎庭沫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