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娘医经_希行【完结+番外】(417)

阅读记录

  秦十三郎没有再说下去,而是摇了摇头。

  对他们来说看得清朝中局势,也看得清茂源山事件看似赢了实则陷入险境。

  “没事。”婢女笑道,”胜负还未可知呢。”

  “这一次运气似乎不在你家娘子这里啊。”秦十三郎说道,眉头微皱。

  这一次也是出乎他的预料,谁也没想到西北会在这时候遇到战事,哪怕晚那么一个月也好。

  真是人算不如天算,时也命也啊。

  婢女咯咯笑了,将手中的账册啪的合上。

  “我家娘子可从来不靠运气。”她笑道。

  秦十三郎看着她挑眉。

  “你家娘子最近忙什么?怎么总是不在家?”他问道。

  婢女抿嘴一笑。

  “我家娘子给人准备一个重礼。”她说道。

  重礼?

  秦十三郎若有所思,又是送礼,就好像当初茂源山兄弟们离京赴西北那样的吗?

  那可真是值得期待啊。

  ……

  大皇子放下手里的奏章,看着几案后伸手按着额头闭目养神一刻的皇帝。

  “父皇,明日是你的寿辰。”他说道,”还是早些歇息吧。”

  “是啊,陛下。”晋安郡王也说道,”劳累多日了,也不急在这一时。”

  皇帝笑了睁开眼。

  “是啊,偏偏在朕寿辰的时候,西贼王这是要给朕送份大贺礼啊。”他说道。

  皇帝在笑,可是眼里的冷怒恨却是毫不掩饰。

  这要怎么安慰?

  经书里史书里有例子吧,大皇子脑子里飞快的翻找。

  “焉能不说真是一份大礼呢。”晋安郡王说道,”陛下当年五岁就敢着甲,区区西贼王能奈陛下何。”

  皇帝看着他,少年人抬起头,带着几分傲然又意气风发,顿时笑了,这次是真的笑了。

  “这事是朕的不是,不当提不当提,更不能以为荣。”他说道。

  但晋安郡王依旧一脸敬羡,以为荣的样子。

  “人前不可说,可是要被朝臣们训斥兵者,凶器也…”皇帝笑道,并没有因为晋安郡王的不听话而生气的意思。

  这句话传到大皇子耳内,他的眼便亮了。

  “…圣人不得已而为之!”他立刻接话说道。

  当初几个重臣就是这样指着小皇帝的鼻子口水四溅的骂了一日,虽然过去了几十年,但皇帝还记得清楚,此时陡然被大皇子喊出来,皇帝的面色不由一僵。

  殿内诡异的安静下来。

  出什么事了?

  大皇子有些怔怔,又有些茫然,要说些什么,又不知道说什么,一时张口结舌。

  “陛下,这个倒是有趣,我才知道。”

  晋安郡王忽的咦了声说道,打破了室内的凝滞。

  “知道什么?”皇帝顺着问道。

  “原来这个马蹄铁便是这茂源山兄弟们做的。”晋安郡王说道。

  茂源山…

  皇帝原本缓和的脸色再次凝滞。

  目光扫过面前跪坐的两人,这两个孩子啊,真是……

  圣人不得已而为之是怎么回事大皇子不知道,但茂源山为什么让陛下不高兴他却是知道,顿时眼中不由几分幸灾乐祸。

  “好了,朕累了,都下去吧,你说得对,这些奏章一时也看不完,朕就歇一歇,说不定过了生辰,就有好消息了。”皇帝说道。

  大皇子和晋安郡王忙都施礼告退,才要起身,门外有内侍进来。

  “陛下,中书呈报,请陛下定夺。”他说道捧上一个奏章。

  皇帝接过打开一看顿时又脸色沉下来。

  这一次他反而被气笑了。

  “这还真是…”他说道,将奏章扔在几案上,”一个二个的争着抢着来堵心。”

  晋安郡王慢慢的后退,眼角的余光看到一旁的内侍冲他做个口型。

  程…

  “陛下,什么事?”他停下脚,抬头问道,“又是在争论催促姜文元的事吗?”

  见他停下脚。大皇子也忙停下脚,跟着看向陛下。

  “父皇,不是说了仔细商定。又不是一日两日就能定论的。”他忙忙的跟着说道。

  皇帝摇头。

  “他们说茂源山兄弟的范江林。要给朕献礼谢恩。”他说道,嘴边浮现一丝嘲笑,重复一遍。“给朕献礼谢恩。”

  看到皇帝嘴边的嘲讽,本要开口的大皇子便聪明的不说话了。

  “是跟马蹄铁一般稀罕的事物吗?”晋安郡王似乎并没听到皇帝的讥讽,而是带着几分好奇问道。

  马蹄铁…

  皇帝没有说话眼神微微一闪。

  “马蹄铁有什么稀罕的?”大皇子带着几分不屑说道。

  晋安郡王看着他笑了,真心实意的连眼里都是满满的笑。

  “殿下,马蹄铁虽然看似毫不起眼,但每年减少损耗军马千匹,减少了就是新增了。也就是一年能赠千匹军马。”他说道。

  “千匹又如何,不过是马…”大皇子哼声说道。

  “好了。”皇帝开口说道,“你们下去吧。”

  大皇子和晋安郡王忙不敢再说躬身施礼低头退了出去。

  殿中安静下来,皇帝的视线落在几案上。

  马蹄铁竟然也是茂源山兄弟中一人做的?恍惚记得当时是说一个叫…叫…什么的人做的。

  马蹄铁啊…

  皇帝伸手拿起奏章打开。

  庆王宫中,传来一阵阵欢笑。

  “六哥儿,六哥儿这边,这边,给哥哥。”

  院子里一群人正在玩蹴鞠,晋安郡王穿着短衣,束着袖子喊道。

  那一边踢着蹴鞠哈哈笑的庆王自然听不懂,也不会给他传来,但晋王郡王依旧笑着奔跑。

  庆王跑了一会儿,胖乎乎的身子便跑不动了,气喘吁吁的坐在地上。

  “六哥儿,来,来再玩一会儿。”晋安郡王跑过去,劝道。

  但不管他怎么劝,庆王都不听,gān脆躺在地上乱蹬,晋安郡王侄儿好言劝起来,亲自拉他去洗澡换衣裳。

  “怎么样?”

  一面给庆王身上浇水擦洗,晋安郡王一面问进来的小内侍。

  “陛下准了,明日那范江林会被在宣德门前召见。”内侍低声说道。

  晋安郡王点点头,嘴边浮现一丝笑意。

  “六哥儿,你猜她送的是什么?”他笑道。

  坐在浴桶里玩着玩具的庆王自然不会理会他。

  “肯定是大杀器。”晋安郡王接着说道,一面将庆王洗过的头发挽起来,说到这里停顿一下,”只是可惜,不能亲眼看到了,不过,也没什么,知道就可以了。”

  他取过一旁的裹巾。将庆王拉起裹起来,再有宫人们合力抱出来。

  “明天,真是让人期待。”

  天色蒙蒙亮的时候,陈十八娘就已经坐在室内了,屋子里挤满了人,母亲姐妹们正说笑的热闹。

  “这身衣服太素了,要不换个喜庆的吧。”

  “还有这个簪子,太少了。”

  “贴个花钿吧。”

  姐妹们围绕着陈十八娘的装束议论纷纷。

  “我就穿这个,只是陪同博阳郡主去,不一定会见陛下面的。”陈十八娘说道,一面低头看了眼身上的衣裳。

  还是两年前做的款式,只是裙角束腰加了一些金丝花坠,添了几分生动,也没有减了庄重。

  这个衣服似乎有让人心安的力量。

  这个念头闪过,她又笑了,或者说,是自己有了让自己心安的能力吧。

  “我该走了,不能让郡主等着。”她说道站起身来,在姐妹们的拥簇中向外而去。

  她准备好了,将来真是让人很期待啊。

  天光大亮的时候,皇帝带着朝臣们站到了宣德门上,早已经聚集等候的百官以及远处的民众都爆发出万岁的高呼声,声làng震天。

  就算每年不止一次听到,但每次听到还是还是让人很高兴。

  虽然日夜辛劳,朝臣争执不休,边关危急不断等等糟心的事一件接一件,但这种掌控天下的滋味真是让人迷醉啊。

  “陈大人也太不知礼了,这么个日子竟然不来。”

  身后的声音传入耳内,让皇帝脸上的笑意顿了顿。

  陈绍的请辞,皇帝已经驳回两次了,但陈绍依旧避位在家,今日自然没来。

  这都是那个神医娘子闹得,天下人尝到了要挟的好处,一个两个都学会了。

  还说要献礼谢恩…

  难道还要朕陪你们在天下人面前做戏吗?

  皇帝转身要走,有朝臣站出来。

  “陛下,等候献礼的人已经准许过了,岂能言而无信?”

  朝臣说的义正言辞。

  还有这些朝臣,也是越来越不像话了,就拿中书来说,驳回皇帝诏书的事一年之中可是增多了好几次。

  “陈大人虽然没来,中书依旧尽职啊。”

  似乎是无意间有人说话传进皇帝的耳内,这让皇帝的面色再次难看几分。

  好,朕就陪你们做这场戏。

  他转过身。

  “宣范江林。”他慢慢说道。

  ☆、第一百四十二章一箭

  城门上有一个男人越过众人而行,下边的民众百官家眷没有在意,在城门上的皇亲国戚则注意到了。

  站在博扬郡主身后的陈十八娘听到茂源山三字的时候便也惊讶的看了过去。

  这个男人毫无特色,甚至还有些落魄。

  就是为了这样的人她闹出这么大的动静,甚至不惜害了自己。

  范江林在天子面前跪下大礼参拜,或许是知道皇帝连话都不想跟他多说,参拜之后便径直开口了。

  “糙民感激陛下圣明,必将为国尽忠赴死不惜。”他大声说道。

  可别,你们的命可真是珍贵,死不起啊。

  皇帝心里冷笑,当然身为天子不至于小气的在众人面前给一个小民摆脸色,他含笑点点头。

  内侍们便忙示意范江林叩头退下,范江林叩头却没有退下。

  “陛下,小民身残不能再亲上战场为陛下杀敌,所以小民献上一物,替小民为陛下杀敌,为陛下扬威。”他说道。

  看了眼这范江林两手空空,不知道要献上什么?一首贺寿的诗词吗?还是那神医娘子神仙之口的吉言?要么长生不老的药。

52书库推荐浏览: 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