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皇娇妻[GL]_李梧桐【完结】(43)

阅读记录

  江南自古多才子,一少部分多年应试落第的文人不想轻易错失鲤鱼跃龙门的大好机会,便蜂拥而至投奔龙傲天门下,梦想着龙傲天有朝一日一人得道,他们这些jī犬也好跟着升天。

  一时之间,龙家山寨招贤若渴的消息传遍了大江南北。卓凌叶梅一行这几日苦思冥想,虽然暂时想不到应对龙傲天的法子,却也是暗中调兵遣将,悄悄在鲁郡附近布了十万jīng兵。

  吴胥也是多年应试落第的文人,先前因为科举黑暗而心里悄悄埋怨皇上昏庸无能,甚至一度对朝廷失去信心落糙为寇。但是经过这几日相处,他却渐渐发觉卓凌聪慧贤达,是个难得的好皇上。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吴胥心里忽然生了帮小皇帝一把的心思。当日他听到这个消息便毛遂自荐,执意要去闯一闯这龙潭虎xué一般的龙家山寨。

  卓凌叶梅早就领教过龙傲天的实力,自然不会让吴胥只身涉险。吴胥却是吃了秤砣铁了心一般,坚持要去会一会龙傲天。文人总是有一股子傲气的,众人难以说服吴胥,只能目送他离开。

  且说才两三日的工夫,龙傲天这里却已经召集成百上千文人,除去一部分穷困潦倒,投奔而来只为混个肚儿圆的,真正有才华的不过一百来号人。龙傲天大宴宾客,连摆三日流水席来款待投奔而来的门客。一时之间,众文人聚集在一起,大谈治国理政之策,龙家山寨人才济济,热闹的如同长安城的宣政殿。

  第四日,龙傲天下令门客们每人写一道檄文讨伐大周不能人道的小皇帝。文人墨客如同过江之卿,谁都不想轻易错过这次飞升的机会,连着伏案奋笔疾书好几个时辰,这才甚是满意的将写好的檄文上jiāo龙傲天过目。

  龙傲天武人出身,多年之前甚是瞧不上这些手无缚jī之力的文人。后来跟着支持他的背后大东家历练几年,才渐渐明白文人手里的笔墨若是运用得当,一撇一捺皆是学问,可将江山社稷牢牢掌控在手心里。

  龙傲天随意翻翻案子上的讨伐檄文,大多咬文嚼字,他看的并不是很懂。好在还有大东家派来的师爷,师爷一出手便知有没有。经过连日翻阅对比,师爷最终找出言辞最恳切文笔最犀利的两份讨伐檄文。

  不出所料,其中一份檄文自然是出自吴胥。

  盖闻明主图危以制变,忠臣虑难以立权。是以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立非常之功。夫非常者,固非常人所拟也。今上为先帝幼子,身担皇室开枝散叶之责,却不能人道,实乃世之大憾。先帝嫡长子自幼失散民间,体察百姓疾苦。是用气愤风云,志安社稷。因天下之失望,顺宇内之推心。爰举义旗,以匡扶大周。仁人志士自当鼎力相助,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①

  吴胥寥寥数笔便清晰无误的勾勒出眼下的时局:作为先帝嫡长子的龙傲天本就是皇位独一无二的继承人,却因缘际会流落民间多年。而当今皇上不能人道,无法为大周皇室开枝散叶。大皇子为了大周江山社稷临危受命,高举义旗振兴大周。能人异士自当看清时局,为匡扶大周江山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檄文末尾更是画龙点睛鼓舞士气,为众人画饼充饥,许下一个前程似锦的美好未来。

  师爷和龙傲天商讨一番,觉得吴胥所写檄文慷慨激昂,十分不错,但其中细节还需要稍稍润色几笔。当夜,吴胥和师爷留下来熬夜修改檄文。后半夜时分,师爷指出需要修改的地方,便躺在太师椅里响起了鼾声。吴胥熬夜一宿终于按照要求写完了檄文。

  天亮时分,师爷才流着哈喇子醒过来,看也不看便将吴胥修整好的檄文捅在袖口里去了招贤馆。而傲天已经在那里等候师爷多时,因为师爷是大东家的人,龙傲天很是相信他,凡事只要师爷过目龙傲天便放一百个心。见师爷信心满满,龙傲天更是一脸皇位志在必得的模样,并未打开檄文细看。

  “择日不如撞日,今日便是当众宣读讨伐小皇帝檄文的好日子。”苦心经营这么多年,眼看着遥遥不可及的皇位就在眼前,龙傲天岂能不着急。

  师爷明面上点头,表示赞同龙傲天的想法,暗地里却鄙夷道――龙傲天啊龙傲天,你这个可怜虫,一辈子都被别人玩弄于鼓掌之间。我家主子十来岁时便谋划天下,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谁不想做皇帝,你不过是我家主子的盾牌罢了,难道你还真把自己当成皇室贵胄,有朝一日要登上大宝?

  鄙夷归鄙夷,毕竟时机未到,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师爷佯装出一副忠心耿耿的模样,忙前忙后的替龙傲天布置着。

  鲁郡因为龙傲天势力的存在,节度使早已形同虚设。宣读讨伐檄文当日,江南的文人墨客,鲁郡的武人能者,均聚集在鲁郡城门下先听为快。

  城下人多眼杂,说不定就有忠于当朝皇上的侠肝义胆之士行刺。师爷何等聪明的人,岂会以身犯险。只见他随意唤了一名呆头呆脑,前几日才来投靠龙傲天的门客,嘱咐他宣读讨伐檄文。

  这位呆头鹅自幼熟读史书,虽然熟读却从来都不走心,又死守教条桎梏,应试数十载,已然是胡子白花花的老爷爷,却还是落魄秀才。此人一生不得志,今朝却被师爷选中当众宣读讨伐檄文,心内窃喜,飞huáng腾达的日子来了。只见他打开讨伐檄文,照着吴胥写好的文字摇头晃脑的大声读了下去。

  龙傲天坐在鲁郡城楼之上,捧着一碗明前龙井细细品着,虎目扫视一眼城楼下的百姓,开心不已。今日能端坐在鲁郡城楼之上俯视城内百姓,明日便可以在长安城的城楼上俯瞰大周的江山社稷。虽然连他自己都不确定是不是先帝嫡长子,可是如画的江山已在他脚下,身上流着谁的血已经并不重要。

  此时此刻,龙傲天欣慰之余却隐隐有些遗憾。眼前浮现出妹妹如花的笑靥,他仿佛听见妹妹远远呼唤着:哥哥,哥哥……往昔的岁月历历在目。二人自幼生活在一起,烦闷苦恼之时,妹妹天真的笑声鼓励他一路qiáng大了起来……

  可惜,念雪终究不是他的亲妹妹。既知今日手足陌路,当初又何必从杏儿怀里qiáng夺了她?倒不如让她陪在娘亲身边,承欢膝下,多享一些天伦之乐。想到这里,龙傲天淡淡抿一口茶水,暗自叹道――念雪,哥哥留你在身边,并不仅仅是想拿你做人质去要挟绝尘大师。

  龙傲天满腹心事,并未认真听讨伐檄文。忽然,城下的百姓、才子和武人高举双手,却并不像是在欢呼,而城楼上的士兵更是乱作一团,连连举刀警示。龙傲天暂且搁置心内的遗憾,将注意力集中在眼前的混乱之中。这才发现那只宣读檄文的呆头鹅读的根本不是什么讨伐小皇帝的檄文,而是口诛笔伐他自己作为大周子民,却祸乱江山,存了不臣之心。檄文将城楼下众人的忠君爱国之心都激发了出来,他们振臂高呼,大骂龙傲天谋逆犯上。

  龙傲天丢掉手里的茶碗,慌张起身寻找师爷,想要制止城楼下的狂躁,却发现师爷早就不知所踪。而周围的一切忽然离他好远好远。仿佛他只是一个看戏的路人罢了,真正登台唱戏的另有人在。

  作者有话要说:  ①请恕作者菌才疏学浅,这段檄文来自陈琳的《讨贼檄文》和骆宾王的《讨武檄文》,有些字句有变动。

  ☆、49|5.10首发

  眨眼之间,一切恍如隔世。刚才还傲视天下,暗暗琢磨着如何举办一场空前绝后的登基大典,却不料此刻已是峰回路转。本想着号召百姓一起举旗讨伐小皇帝,却适得其反,现在楼下的叫骂声都是冲着龙傲天来的。什么沽名钓誉之徒,什么乱臣贼子,什么遗臭万年……剧qíng翻转的太迅速,龙傲天甚至来不及咽下口里的茶水。

  “师爷,快去找师爷……”龙傲天匆忙起身,惊慌失措道。

  城楼上的士兵仓皇环顾,却哪里还有师爷的身影。

  “快去找拟文的吴胥,快去!”问题一定出在门客吴胥身上,龙傲天扼腕叹息,若是今早他再仔细一些,打开讨伐檄文随便看上一看就好了。虽然他并不会咬文嚼字,但是褒贬还是分的清楚的。只可惜天下没有后悔药,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大皇子不好了,不好了……”一个小士兵跌跌撞撞跑了过来,一脸的惊恐,断断续续道,“大皇子不好了,鲁郡城楼下全是小皇帝的兵马……”

  此时此刻 ,龙傲天最忌讳的便是“不好”二字,只见他抬脚踢在小士兵的胸口上,呵斥道,“什么叫大皇子不好了?你他妈给我去死!”

  小士兵吃痛却只能忍着:“大皇子,他们要攻城了……”

  龙傲天虽然举旗造反多年,却仅仅只是声势浩大。龙家山寨的将士不到八万,而且大部分是附近的劫匪和百姓,没有经历过正规军一样的训练,根本就不懂得如何上战场杀敌。忽然,龙傲天灵光一现――还有大东家这个靠山呢!大东家曾经当着龙傲天的面拍着胸脯子保证――但凡有一日你起事,我必倾力相助。

  “派人快马加鞭赶往苏州城,快去!”随着龙傲天一声令下,旁边的小士兵连爬带滚的匆匆离开了。

  城门下的百姓、才子和武人都被护送到安全的地方去了,朝廷的十万jīng兵已经整顿完毕,蓄势待发。而昨日还在熬夜赶写檄文的吴胥端坐在白马之上。他身边的主帅一身金色盔甲,英气bī人,雌雄莫辩。

  龙傲天四十五度角仰望天空,两行清泪从眼角滚落,心里暗暗祈祷大东家的援兵尽快赶来。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鲁郡一别已经有些时日,龙傲天怎么都不会想到,眼前端坐在红鬃烈马上的主帅会是昔日那个唯唯诺诺的叶梅。直到他将头小心翼翼探出城墙,这才看清马上之人的容貌。

  只听得楼下敌军喊话:“龙傲天,我们叶将军是奉了当今皇上的旨意,前来捉拿你这叛贼的,识相的还不快快束手就擒!”

  龙傲天深知即便敌我力量相差悬殊也不可自bào自弃,让将士们泄了气,因此他决定先打压一下敌军士气。只见他故作镇定,仰天大笑几声,对着城楼下喊道:“我当是谁来了,原来是差点成为我龙傲天阶下之囚的小姑娘!小皇帝让你一介女流做主帅,朝廷再没有男人了吗?”

  叶梅镇定自若:“非也非也,我大周朝自开国以来便人才济济。皇上之所以派我这个不中用的女流来应战,是因为你龙傲天不过是个成不了气候的山贼土匪罢了。杀jī焉用牛刀,我来对付你已是绰绰有余!”

  rǔ人者人恒rǔ之,龙傲天一不小心栽在了叶梅这个小姑娘手里,当众被打了脸,一时羞愧难当。城楼下的传来将士们的取笑声,甚至龙傲天身边的几个小喽也有些鄙夷他,唏嘘声不已。

52书库推荐浏览: 李梧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