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全家都是穿来的 作者:YTT桃桃 【完结】(676)

阅读记录

    宋茯苓手中的帽子,像她以前看电视里那些小地主扣的小帽子,帽子上都戴着大钱。
    她想象着要是给弟弟做一件大钱长袍,扣着这小帽,小帽后面再编条小辫子,应该能挺好玩。
    而且她弟可喜欢戴各种帽子了。
    当四壮匆匆忙忙赶回来时,发现小小姐就没买完呢。
    最后,仨人在终于要回点心店前,宋茯苓又跑到老白家的点心铺子里,稀奇地东瞅瞅西看看,临走时买了“白胡子”。
    白胡子就是这里老百姓的一种叫法,其实就是现代的龙须酥。
    唔,好吃。
    “奶,我回来啦。”
    “嗳呦,这是买么啦?”马老太急急忙忙迎上前。
    田婆子在宋茯苓脱掉斗篷后,笑的露出豁牙:“嗳呦,咱家胖丫,今儿可真是俊俏得很。”
    “老田,你看看,我就说吧,还是你有眼光。”
    宋茯苓还没等张嘴呢,门又被人推开了,小全子出现。
    “送么?送蒜?”
    (//)    驾。“捂着棉头套的马老太,眯着被风雪迷的眼,有些不放心的一边赶车,一边回头看身后跟的骡子车。
    身后跟着三台骡子车。
    那几台车里装着好些蒜,装着她小孙女和蛋糕店里的小高小王小宋。
    本是该让这些人坐在自家牛车里的,但是今儿个马老太买了好些黄纸。
    她自个驾的这台车里,装着一车会为死人烧的纸和上供会用到的烛台等东西。
    而家里另一台车里,固定的每日要拉蒸笼,仨人坐在外头,俩人在里面把住蒸笼。
    最近店里忙,家里来了王忠玉和大郎他们几个男的,都在那台牛车上。
    就这么的,小孙女就上了装蒜的骡子车,那几台骡子车都是来自国公府城郊庄子的。
    “驾。”马老太吸了吸鼻子。
    每日赶车往家回是最遭罪的。
    这个时辰一点阳光也没有,干冷干冷,路上灰滔滔的那个黑,说彻底黑还没有完全黑透,冷冽的北风那个吹。
    像今日才出城不久,雪花又飘上了,雪沫子直往眼皮里刮。
    田婆子也坐在赶车的位置上,她和马老太一边一个,戴着大棉手套抢缰绳:“来吧,我赶一会儿,你在手套里活动活动手指。”
    马老太给了她,冲旁边离她不远的另一台牛车喊:“忠玉啊,慢着些赶,飘雪了,地上哪里有冰看不着,宁慢些回别翻车。”
    王忠玉倒是没太冷,男人火力旺:“晓得了大娘,你们也慢些,一会儿再黑就点火把。”
    马老太又趁机回头,其实即便探身看也看不着啥,但是她惦记,那骡子车里也不知冷不冷。
    冷啥呀,宋茯苓被蒜袋子挤在一起,想动弹都动弹不得。
    这谁呀,谁干的活,系袋子还没系严实,撒出半袋子蒜,呼啦啦随着车晃都撒在了她身上。
    之前,宝珠说过她香,还问宋茯苓擦得是什么呀,感觉比陆三小姐都香,是那种一抬手一转身间飘得淡淡香味,很好闻。
    上车前,高屠户大儿媳也嗅了嗅鼻子说过:“胖丫怎这么香呼呼的。”
    宋茯苓:这回,来,你们再闻闻,身上除了蒜味儿没别的。
    宋茯苓有些后悔,为什么不坐好马车回家,在那车里能喝热乎喝茶,甚至都能拖鞋盖着皮毯子,抱着小火炉躺车里看书,她找奶奶干什么啊。
    在瞧眼下,黑嚓嚓的车斗里,压根不敢乱动,怕一屁股坐碎蒜头,动作稍微大点儿,掉她身上的蒜就哗哗往下掉干皮子。
    和早上来时的待遇简直天差地别。
    没等过桥呢,家里这头的人,就发现好些台车回来了。
    因为近两日,宋阿爷又组织金宝以上的半大娃子们,将好不容易拉回家里的大石头,又折腾着用爬犁往外拉。
    拉石头要做什么呢。
    要从自个家大门口,一直到河边,搭那种用石头做的到膝盖高的石头灯,说白了就是用石头块围起,给里面的火光挡雪挡风,到时好在里面点上灯油。

52书库推荐浏览: YTT桃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