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全家都是穿来的 作者:YTT桃桃 【完结】(295)

阅读记录

    让他这假设给大伙膈应坏了,惹得好几个老太太骂他。
    所以说,就只是规划,告诉咱们之后一步步要怎样进行,宋福生就说了一个时辰多。
    另外,他还得检查土坯子晾干了多少。
    发现第一批晾干能搭出来够三铺炕用的,安排几家壮劳力明早赶紧搭炕。
    明个起早要是能把炕搭出来,烧一天,一天别停火烧到半夜,虽然炕的表面仍会有些潮湿,但是估么铺着草席子也躺上面对付睡觉了。
    这样就能有五铺大炕供大伙晚上睡觉用,白天晾土坯子,那速度就更快了。
    宋福生又进了一间专门堆河边沙子和泥土的屋子检查了下。
    将河边沙子挑回,是为抹炕用的。
    用沙子活泥土抹炕的最上面一层,炕光溜,能平整一些。所以他昨个嘱咐大伙挑沙子,是为往后搭新炕用的。
    至于土,土是今日大家从山上挖下的土。
    这些土,就是宋福生为种蒜黄和赶明种辣椒用的。
    房间地上堆的土,都是树根底下的土,这样的土比较有劲,栽什么好成活。提前给挑下来,放在空屋里缓缓,毕竟十一月份了,怕这土还是会有些冻。
    发现土不太够,宋福生又告诉大郎他们,让明日别烧木炭了。
    让八岁以上十四岁以下的孩子,这个年龄段的明日负责烧木炭。
    像大郎、铁头,你们几个十四岁以上十七岁以下的,明日用土篮子接着挑土。这点土不够干啥的。
    最后又举着火把,领着几家种地好手,岁数比较大的,脑子比较活的,像他大伯、像里正,下了地窝子那种样式的地窖。
    宋福生虚心请教,他种地水平这方面比较一般,问这些老手,这几个地窖,咱去掉搭火墙的地方,到底能种多少斤蒜。眼下他只买了四百斤大蒜,都种满了,咱还需要买多少蒜。
    这里得提一句为什么要搭火墙。
    因为宋福生怕寒冬来袭,即便是地窖,气温也无法保持十七八度以上,怕有这种万一,所以宋福生决定,当土坯子留够搭炕的,再晾干的土坯子,他就要在地窝子搭火墙用了。天要是真的很冷,就人力烧火墙,让地窝子里保持温度平衡。
    宋福生的大伯和宋阿爷对视,又和几个岁数大的种田好手研究一番,最后给了答案,说大致能种一千七八百斤蒜。
    宋福生立即在心里算账:
    蒜黄不是种成了,给收割下来就完事儿,是割完一茬,让它长长,还能再收获一茬。
    弄好了,伺候好它们,都能收三茬蒜黄,二十多天差不多就能收获一次。算算时间,一直能卖到过年前后,正月十五左右。
    要得,要得,这买卖划算。
    买,买个2000斤蒜,估么得跑好几个县城买。    这一天,终于平静了下来。
    在到达任家村的第三天晚上,又一个挣钱计划也终于即将启动。
    从逃荒之初,一直到此时,宋福生都是队伍里最操心的那个人。
    尤其是到了任家村的这两天半时间里,各种大事小情全部需要他过问,他更是操碎了心。
    换一般人,真的做不到宋福生这样。
    两天半时间,安家、卖松子,和救济粮较劲,还带着妻女去趟最大的城市奉天城购物。
    最最关键,继松子后,明日又要种蒜黄,蒜黄种地里后,紧接着过几日大棚搭完,就要种辣椒了,一步挨着一步,井井有条,争分夺秒。
    所以,自然,宋福生的待遇也是大伙里最高的,应该的。
    热乎的洗脚水端到跟前儿,二郎给三叔端的。
    宋福生刚进屋,大丫马上就递给他新洗的帕子让擦擦脸,桃花早就给三舅晾了碗温水端到近前,让三舅喝。
    马老太还会呵斥屋里的妇女们,“麻溜给屋子倒出来,把地上这些堆的土坯子拾掇拾掇放墙根,别把我儿绊倒,忙完就出去吧,让我三儿赶紧上炕睡觉,累坏了都。”

52书库推荐浏览: YTT桃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