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全家都是穿来的 作者:YTT桃桃 【完结】(1547)

阅读记录

    他心知,要和宋叔私下深聊一回,得到做父亲的首肯,才能不失礼的见到茯苓。
    在宋叔那里,再多的草稿都没用,唯有真心才能打动。
    第二天早上,宋知府掐了掐不适的喉咙,从起身嗓子就疼。
    边掐着嗓子咳嗽两声,边去饭厅吃饭。
    马老太一脸嫌弃,“你这是啥小身板呀,别人没咋地,又你喝的里倒歪斜吧?大半夜,我都听见你那嗓门了,不行赶明学学怎么用茶偷换酒吧。”
    宋福生被娘埋汰两句也不吱声。
    阿爷给他拿蜂蜜水,喝完了才道:“那谁,杨明远来啦,我就不能向外推酒局啦。”
    全家人:“啊?”
    就是那个杨状元?家里以前挺穷的那位?现在他家在京城咋样啊,咋不问问,指定老发达了吧。
    听富贵他们回来讲,杨状元没轻了帮咱家忙,好像这回买船手续问题上也帮忙找人了。
    家里的妇女们只关心这些八卦问题,还很热情的问:“要不要招待啊?”
    到了黄龙,那要来家的,关系在这里摆着。
    宋茯苓筷子一顿,她昨日就知晓,那小子混的挺好,她在颜府听说了,只是没回家讲。
    宋福生看向佩英:“我今天以私人名义请他来家吃饭,你看看怎么安排。”
    “行。”
    让钱佩英没想到的是,几位夫人来厂房和她说说话,正向外送客时,只看一位精精神神的小伙子正站在门前。
    第一眼没敢认。
    这杨明远咋感觉变样了,身板结实了不少,这回“杨康”可真是名副其实了,不像以前那么瘦。
    “明远?”
    “婶儿。”
    杨明远接钱佩英下班来了。
    之前,他还去米寿所在的学院看过米寿。
    被那里的先生知晓,可能是知道他曾是状元名,还盛情邀请,非让留下了几个字好鼓励学院众学子。
    搞得他只想消消停停看看米寿上课,都没有多看几眼。
    那几位夫人,尤其周同知的夫人,知道这小伙好像就是此次皇上派来的钦差,上马车都恋恋不舍,恨不得留下听几耳朵。
    n.    钱佩英给三位夫人大方介绍。
    人家没走呢,得说两句啊:
    “这是明远,姓杨,你们应该耳闻过,昨日京城来的钦差就是他。”
    杨明远一身墨色常服,没穿官衣。
    既然没穿官衣,又是由钱佩英给介绍,对几位夫人执晚辈君子礼。
    在杨明远行礼时,钱佩英在继续说道:
    “我们都是奉天的,同乡。明远又和咱们知府是同年,呵呵。我和夫君的年纪摆在这里,就叫我们一声叔和婶儿。这是看望我来了。”
    几位夫人只觉得这位年轻人,往那一站,文质彬彬。
    要不是知晓鲤鱼跳龙门靠科举上来的状元郎,都觉得不像是普通出身,真是仪表堂堂。
    在这几位夫人心里,这小伙子已然很优秀了。
    要知道宋知府比起他的官阶,就已经有些过于年轻,一般都是四十多岁五十出头,才能熬到这一步迈进四品行列。
    没想到这位钦差大人,起步更是高。
    不是说官阶,是因为他更年轻啊,起步就是翰林。即便在京城也没有几个这么年轻的京官了,翰林院都没有,眼下又很受重用。
    别看没背景,就凭这小伙子自身条件,未来可期。
    嗳?
    她们就开始琢磨,这位不会就是知府家的乘龙快婿吧?
    昨儿可听夫君说了,这位京城来的杨钦差,见到宋知府很激动,很。
    今儿,你瞧瞧,又来溜须宋夫人了。
    更何况,这里有个细节注意到没?同年,为什么要叫叔和婶儿。
    刘夫人说:“没听宋夫人讲嘛,还是同乡关系呢,有可能是先认识的,叫叔和婶儿有问题吗?后成为的同年。那你看从哪处论。”

52书库推荐浏览: YTT桃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