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全家都是穿来的 作者:YTT桃桃 【完结】(1481)

阅读记录

    很明显,皇上那是恨不得让大臣们凑份子给掏了磨刀石的银钱。这时候谁家站出来大力支持,皇上就会认为谁懂圣心。
    你以为你藏着掖着的,皇上就不知晓各府的情况吗?
    瞧瞧那孟大人就是个例子,不多不少,万两白银,不会让孟府吃紧,也不会让孟府特别好过。
    回过头说,国公府这一出手,富贵他们就忙疯了。
    对各府派来的管家不停说,“不好意思,摆件已经没有了。”
    那砚台呢。
    “砚有,小的给各位爷介绍一下,分几个等级的。”
    用不着介绍,你快别墨迹,赶紧给咱们几个府发几块。
    再说一会儿话,我们砚都要轮不上啦,回去怎么跟主子交差。
    富贵就开始收钱,你一块他一块,哐哐哐,开票子那戳子卡的,楼下都能听见。
    六六六,九九九,一七七七,二八八八。
    楼下的百姓:“给我们看看那宝物呗,看一眼都不行吗?听说那宝物被送进了宫?嗳,就国公府花五万两白银买那宝物是真的吗?”
    说到御用,一个个讨论时瞪大眼睛。
    说到五万两时,还倒抽一口气,好似被自己说出的这话吓到了。
    造谣就是这么来的,哪有五万两,谁说的。
    郭老大在下面负责指挥秩序,“咱大伙真买货的来这面,看热闹的明日再来好不好,要给各府采买的管家留出空档。”
    谢文宇带着一队小厮,就是在这时进店的。
    上楼就找到富贵,插个队,冲咱这关系要给我们侯府留出好的。
    他父亲特意给他招回府嘱咐办这事。
    宋富贵真心诚意推荐,谢公子,买人参蜂王浆鹿茸和猴头蘑吧,不一定非要买松花石,真的。
    “那些买,砚也要买,给我拿一块成色最好的。”
    这一日是混乱的,到后头,小貂和蜂王浆蘑菇木耳都没了。
    没啦。
    才过一天而已。
    宋富贵走一步,郭老大跟一步。
    “你围着我转摸摸干啥呀,郭哥。”
    “不行,你眼下太值钱。”
    是,太有钱了,银票论沓算。
    富贵蹲在灶坑边犯愁:
    咋整啊,福生,银票又不能托人捎回去。
    俺要带人先回去送钱吧,郭哥还不让。
    我们到底按不按原定计划去那几个县招商啊?
    郭老大双手一拖,富贵差些被他抱起来:“离灶坑远点儿,烧了你不要紧,别烧了兜里的银票。”
    第二日。
    皇宫向天下公告,松花石砚,为皇家御砚。
    皇上夸:夏不枯冬不冻,光滑细腻,发墨润笔。
    会宁每年要送四块,只四块就可。
    其他人也可用这御砚,皇上与天下文人墨客分享。
    另外,会宁特产人参、鹿茸、蜂王浆、蜂蜜,猴头菇、椴树木耳也入册内务府造办处。
    也就是说,皇家会每年定时向会宁采购。购,花钱的。
    同时,一支宣旨的队伍出了城门,带着皇命直奔会宁。    连番的消息一出,连锁反应太大了。
    留京的几位进士赶到会宁特产店,亲自站台。
    宋富贵心知,这几人中,最实在的是杨明远。
    咱不是说挑理。
    他知道,要是福生带队来,那不用说,那几位也会早早露面,都恨不得出城迎,不会让小厮跑到镖局过问。
    但有杨状元这一对比吧,就觉得有里外亲疏了。
    杨明远下衙就来这里帮忙,状元出身,还让他亲娘哥哥给大伙做饭,咱嘴上不说,心里明白。
    宋富贵做主,将捂住没剩多少用来去旁的地方展览的松花石砚,硬是背着人塞给杨明远一块。
    “你也给他们啦?”这是杨明远的第一反应,穷苦出身受不住这个。急了,一下子送出去好些块?

52书库推荐浏览: YTT桃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