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全家都是穿来的 作者:YTT桃桃 【完结】(1450)

阅读记录

    这京城,太难了,想花钱买门面都难,全都被那些高门给包了。
    买卖不好都不兑啊,人家不差钱儿。”
    如若要是小全子在,郭老大会想办法让全子帮帮忙。
    但是全子不在京,然后这么点儿小事求陆家,这不是扯呢嘛。
    就想来问问明远他们几个留京的。
    “兑门面做什么,郭大哥方便讲吗?”
    “没什么不方便讲的,给会宁忙,挂上牌匾,会宁特产,店铺不用很大,但一定要位置好,这是你宋叔信里要求的。”
    当晚,杨明远就和留京的那位进士研究了一番,发现难处和郭老大一样。那几条繁华街上的铺子,背后全是这府那府。
    在外地还好说,背景高也不怕,现认识呗。
    但京城,连皇亲国戚都不少。
    第二日,翰林院要下衙前,那位挑衅的又来了,要比试学问。
    大家都以为杨明远又会以买菜名义避开锋芒,却不想今日杨状元应了。
    且丁坚和陆畔的二姐夫都听的一愣。
    因为杨状元当着众人面说,既然您迫不及待,那要有彩头。不知您府上在前门那里有没有空闲铺子,他想赢承租权。
    “你?”
    “好!”
    “先别好,再说下,您能租我多少银钱?不能要太高的。”
    引得翰林院一众文官全部露出鄙夷的表情,连陆畔的二姐夫也没忍住,钱钱钱,俗不可耐。
    三日后,孟大人以公平公正公开的方式,利用午间休息的时间和几位同僚判出卷子,在翰林院一众人期待下,答案揭晓。
    杨明远胜出。
    这事皇上知道了,杨明远继丁坚后,也被召进了里间。
    开始帮皇上整理各地送来的折子。
    并且闲暇时,皇上停笔忽然问杨明远赌约的事儿。
    “臣惶恐,总是挨着宋知县借光。”
    而皇上脑中转悠的是:会宁特产?
    也就是说,特产还没运来,宋福生的折子也没递上去,皇上就已经知晓京城要有会宁的铺子了。
    与此同时,奉天,这回大伙是一起打包。
    等不了秋收啦,福生那面需要他们。
    (本章完)    今日,大郎、虎子还有在奉天武器部门制雷的小子,以及童谣镇做差役的九族小子们全都请假回了家。
    今日,奉天城的马老太点心店关门。
    李秀和留在这里的节气丫头们全回了任家村。
    人手不够用了。
    高屠户正带领家里的男人们摘绿辣椒和半红不红的辣椒,摘完,辣椒秧子就拔掉。
    一框框辣椒用扁担抬回院落,宋福财用大酱炒,路上吃。
    妇女们用线串成串,打算出了城在路上就挂车上、挂牲口身上晾晒。
    帮忙种植辣椒的邻村妇女们看的心疼:我们不偷籽啊,真不至于给毁喽。
    高屠户摇头,说啥也没用,猫腰就是拔,不要挑战人性。
    目前,这辣椒籽可以白给朝廷种植,但朝廷还没有向老百姓普及。
    没普及就说明,这依旧是他们宋九族的独门买卖,别想红了留籽种植去外面卖。
    他们还想挣二年好钱哪。
    节气丫鬟们目光如炬,站在山里看守另一摊帮忙摘辣椒的人。
    山下的地里。
    宋福生的大伯望着那火红火红的高粱地,面露不舍在嘱咐李秀,他预估一拢地能收多少粮食,哪种粮食能出息多少斤。
    就是没功夫,怕将自己累死,要不然大伯恨不得去数数能掰下来多少穗苞米。
    一副一穗苞米也舍不得被人贪便宜占去的模样,大伯啰里啰嗦说完他的预估后,再次强调道:
    “宝子她娘,甭管点心店多忙,收粮那几日,你要尽量回村。
    别看我已经和任族长还有任公信说好了,那你也不能撒手。

52书库推荐浏览: YTT桃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