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全家都是穿来的 作者:YTT桃桃 【完结】(1448)

阅读记录

    宋福生一边拍打落在胳膊上的蚊子,一边吃饱饭后,摇着手里的蒲扇,笑着听老乡们说话。
    宋茯苓和马老太她们也吃的喷香。
    并没有来到这个穷苦村吃的如此好而心有愧疚。
    愧疚什么?
    宋家人比任何人都清楚,今日老爸(三儿)敢端了老乡家的饭碗,往后要给予这个村里许许多多饭菜。
    不再端空饭碗,不再吃不饱饭,甚至会争取今年过年,让这个村的百姓,家家户户都吃上这十个菜当年夜饭。
    当晚,宋茯苓吃饱喝足和村里姑娘们聊天,还学会了辨别蜂蜜保质期的方法。
    咱现代瓶子上不是写的十八个月吗?她特意好信进空间看了一眼。
    但村里姑娘们告诉她,实际上这种纯蜜能放好些年。
    要是不放心,用眼观察,蜂蜜要是出了很多气泡,变的稀了,再闻一下,那就说明不能要了。
    就是村里还从没有蜜多到不能要的程度,这些也是老人们讲的。
    马老太走过来听了一耳朵道,“孙女啊,快和奶回去睡觉,明日还要起早。你快别问那些没用的了,你爹卖那蜜,它剩不下啊。”打听那多余的事作甚。
    第二日,宋福生他们,在满囤儿和村里几名壮劳力的带领下登山。
    怕山上凉,米寿和金宝他们一人背一件衣服,看的秦主簿都开了眼,觉得做的挺妙的。
    其实在现代没啥奇特,就是钱佩英根据波司登羽绒服的灵感,将孩子们的衣服里子加了两条双肩背带,热的时候背在肩上,冷了拽过袖子套上就行。
    让秦主簿和衙役们更开眼的是,知县大人一家从老到少爬山嗖嗖的。
    年纪最大的马老太,比秦主簿那个呼哧带喘的男人还强。
    看起来长相很娇滴滴的知县千金,居然还有专业爬树工具猫爪子,三两下就蹿上树,吓的秦主簿摸心口嚷嚷,不行啊,看掉下来。
    壮汉们像富贵和四壮铁头就更不用提了,感觉像是放虎归山一般。
    两日后,下乡团离开这个养蜂村庄,去了“人参村。”
    车辆驶出很远,蜂农们仍跪在原地迟迟不站起身。
    因为宋福生说,三十文一斤,全收。
    招待过下乡团的村民们不知,宋知县可不止要形成军队般队伍收人参、收蜂蜜蜂王浆、收松花石,收干木耳收干蘑菇,他还要让老百姓们秋冬农闲时忙起来,抓林蛙,收林蛙。
    他要将这些通通运出去。    一个月后。
    宋福生的那些进士朋友们。
    有的在与当地官商推杯换盏,从来到任上,就各种欢迎会不断。
    有的车里装着重礼,正赶往上级领导家里看望对方父母。
    坐在车里还在心里琢磨,个别上级那里,要用到夫人外交,回头怎么嘱咐夫人。
    有的坐在蜡烛前,桌上堆着满满的账簿,正和自己聘用带去的师爷,禅精竭虑摸清当地情况。
    有的甚至刚到地方,正卸车呢,预备给千里马结账让人回去。
    但由于和宋福生这层关系,基本上到地方后,会留运输队的小伙子们在当地住一日,歇一歇腿脚。
    不仅给了运输银钱,而且返回也给准备一些干粮盘缠。
    京城一个小窄巷子里。
    这里拢共只住四户人家,杨明远家就在最里面的小院子。
    京城寸土寸金。
    杨家买下这个院子,又在京郊购置十七亩地,基本上手头就空了。
    杨母本想将老家的房子卖掉,手头能松快些。
    她知明远想学骑马,想给买匹马,做个车厢,让小厮来回架着送小儿去翰林院有面子不是?你看人家都有车。休沐时,卸掉车厢,小儿再去骑马。
    以前家里置办的骡子车,给了大儿和儿媳往返于家里和地里。
    可是,杨明远拒绝了。
    他不想卖父亲置办下的房子,并且觉得走路没什么,买的这房子如此贵,就是为离翰林院近便。

52书库推荐浏览: YTT桃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