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遇在装睡。
李遇离开后他迅速地起身,但他现在没有时间立刻追出去看个究竟。
窗外的梆子刚响过,他得先赶去找四苟。
今天小皇帝不让碰,他还担心不能折腾李遇睡下,晚上没法自己脱身;他还不知道四苟找他要说什么,总怕李遇发现了要操心。
现在倒好,李遇自己先溜了。
世事如棋局局新,总少不了些变化莫测,阴差阳错。
再是相爱的人,偶尔也会上演一出“同床异梦”。
*****
广明宫角落里,一个不起眼的偏厢。
“老臣参见陛下。”
李遇不在的日子里,陈琸已经能起身上朝了,只是年纪大了,已经没办法完全好利索,行礼这动作对他来说太吃力了些,李遇连忙上前将人扶了。
“更深露重的,阁老身子不好,有什么事儿派人不成吗?”
“食君之禄,忠君之事——”陈琸刚由小姚搀扶着坐下,说话便又要挣扎着起身,“老朽虽一副残躯,亦无所惧!”
“阁老这是做什么?”李遇忙眼神吩咐小姚将人扶好,“朕又没有怪责您的意思。”
“老臣年纪虽大了,但还没有糊涂,倒是陛下——”陈琸无法起身,只能握拳一把锤在身边的小案上,“您尚未弱冠,怎就糊涂了!”
李遇倒是眸色如常,“朕到底又做错了什么,要阁老不辞辛苦,深夜谏言。”
“陛下!国本为重啊——”陈琸下唇颤抖,疲态尽显,“再是如何宠幸重臣,怎可仿了那汉哀帝?”
“朕同周三小姐说的话——”李遇沉声道:“阁老都听说了?”
现在值守广明宫的人换了陈琸之前安排下的那一批,他在广明宫的所言所行,没有想过可以瞒过陈琸的眼睛。
他决定接白鸥入宫的那一刻起,就没有在乎过。
陈琸并没有直面皇帝的问题,只是自顾自地说着:“汉哀帝在位七年,年仅二十五岁便英年早逝,陛下可知为何?”
“贪色纵情掏空了身子,史书工笔,声名狼藉;除了一则‘断袖风月’,还有几人会记得他也曾征兵十万讨伐边疆,大胜而归的丰功伟绩?”
“阁老这不是记得吗?”李遇笑道:“哀帝的故事,朕也读过。”
“喜欢断袖风月的,自然只记得断袖风月;留意政治军事的,自然也会记得哀帝文治武功。人人都有自己在乎的东西,千秋名声的事儿,朕又如何左右得了。”
“不过是百年名声,一朝没尘,是非善恶,明者自辨罢了。”
“好好好!哈哈哈——”陈琸凄然一笑,良久后才道:“好一个‘百年名声,一朝没尘’;好一个‘是非善恶,明者自辨’。”
“为人臣者,自古武死战,文死谏。”
“陛下若全然不顾百年名声,定要仿了那汉哀帝——”
“那老臣不才,也唯有觍颜仿一代贤相魏征、宴婴之辈,以死相谏!”
陈琸言罢忽然挣脱起身,直冲梁柱而去,当真是一副要血溅广明宫的架势。
“阁老——”
李遇情急之下起身拦阻。
“陛下欲仿哀帝,老臣无言面对先帝啊!”陈琸跪倒在地,泫然而泣,老泪纵横,“先帝啊!老臣教导陛下不利,有负所托,这就来向您请罪了——”
“阁老!”李遇同小姚二人合力,几番挣扎才将陈琸扶起,他长叹道:“您糊涂了。”
“您心心念念着皇嗣和朕是否真有断袖之癖,可曾认真想过,朕即便真的分桃断袖,又为何一定要同周慕云说那样的话?”
见陈琸眼底哀痛之中露出疑惑,李遇才接着道:“当日白鸥行刺一事,还有后来送进广明宫的那十几名女子;无论朕如何谦卑恭顺,太皇太后对朕的试探,从未停止过。”
“太皇太后历经三朝,此为何意?”
“因为她知道,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52书库推荐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