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王级炮灰 作者:非摩安【完结】(348)

阅读记录

  科学家们的反应也值得玩味。
  来顾青这边的这一撮科学家,因此情此景而大惊失色的, 只有极少数。
  更多人还是在面面相觑后, 就意识到顾青是所谓的食力觉醒者,能做到这样反科学的事。
  注意,他们已经意识到这是反科学的事儿, 只是他们很少去深入研究。
  而当顾青提出他对此的疑惑后,科学家们大部分都觉得食力觉醒者,会有这样那样神奇的表现,是大家认为理所当然的事,大家也就习惯了不去追根问底。
  这种理所当然,一直延续至今。
  但并不是所有的科学家都充耳不闻,在历史上,其实是有部分先贤对此发出过疑问,并想得到解答的,只是他们的下场通常都值得深思,不是成为了疯子,就是从此缄默不言,再不然就是放弃了寻求一个答案,重回原有领域,继续做从前的学者,只是在该领域少有进益,更有甚者选择了自杀,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渐渐地,仿佛泾渭分明般,将美食界和其他领域划开来。
  顾青为此扬了扬眉,这样的秘事,他虽说是第一次耳闻,但他并不那么意外。即使世界规则下美食当道,其他一切都得为之让路,但并不代表人类中就没有思考者,否则人类又怎么能进步,但是和其他平行世界一样,当思想进步时,总会是由鲜血、苦痛和荆棘等铸就,尤其是当其他人都那么懵懵懂懂,随波逐流,可就有人选择睁开眼睛时,其他人通常会选择的,不是跟着睁开眼睛,而是执意要将和他们不同的人打倒。
  顾青很明白。
  所以这一次顾青选择了曲线救国,将科学和美食结合到一起,避免被世界规则一竿子给打死,还有就是徐徐图之,步子不迈得那么大,最后就是在最初阶段,顾青给稍微点明了方向,将思考的“种子”种下,大家悉心呵护,在以后总归能茁壮成长。
  反正,在大众没有察觉到的时候,学术界其实有发生了点看不见,可却是能让一小部分人感觉到的变化的,那变化虽极小,却能照亮前路,又不会像是烛火般,微风一吹就吹灭了。
  相比起来,新派料理发展地很迅猛。
  本来因为美食界的超凡地位,有衍生出许多相关的研究学科。如今顾青还已经提供了那么一个很具体的方向,研究起来自然是事半功倍的。
  这新派美食学,是将科学和烹饪相结合,打破原有星级厨师和普通厨师间的壁垒,让普通厨师能够做到星级厨师才能做到的烹饪程度,在一定程度打破星级厨师的“垄断”。
  这要怎么做呢?一方面是从食材本身上做改进。
  顾青试图进一步参透“食力”原理,进行科学模拟,然后将其运用到畜牧业以及种植业,从根本上培育优良食材。
  另一方面,则是从工具上弥补普通厨师和星级厨师的差别。
  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根本标志,是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星级厨师诸多利用“食力”能做的,其实可以利用科学来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替换,比如说有许多食材,在烹饪过程中不仅会流失味道,体积也会随之变小,如鹅肝,对于星级厨师来说,他们可以利用“食力”在烹饪过程中包裹住食材,能够保证食材中的美味得到最大程度上的保留,而这其实也可以借用工具来完成,即低温慢煮机,也可以叫低温真空慢煮机。
  低温慢煮可以保证密封食物,在精确的温度中水浴慢煮,借以保持食物不会被煮的太老,还能增加肉的嫩度和纹理、蔬菜瓜鲜艳的色彩、鱼肉的细腻鲜美以及甜点的丝滑爽口。
  还可以让原本需要数天甚至更多时间准备的食材,其准备时间,缩短到数小时甚至数天。
  类似的工具还有烟熏枪、食物烘干机、超声混匀器等。
  甚至于将核磁共振造影技术应用进来,用于记录食材被调制过程中内部变化。
  还有全面监控食物被吃下后,身体各方面的详细变化,还有很多组实验,来从科学角度进一步判别情绪、环境等对人的影响。此外,相关项目还有味道配对、食物分解、香味释放机制、味觉感受和生物酶转化等。
  可以说这么一来,这个研究中心看起来很高大上,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在研究什么不得了的事物呢,但实际上它只是将厨房和实验室恰到好处地结合到了一起。
  在上了轨道后,几乎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相对成体系的理论出炉,还有相对应工具的产出,为此顾青在卡罗尔生物科技公司下,有特别增设了相应的分公司。

52书库推荐浏览: 非摩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