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第一秘书 作者:疏朗【完结】(54)

阅读记录

心中有了计较,凌未笑道:“冯老板到江海投资我们自然是欢迎的,只是你想要投资个什么项目呢?”
咦?冯庆海有些吃惊,这个市长看起来挺和气,怎么办事却这么较真呢?他原本并不是想在江海搞什么实业,实则是想要在江海捞一把就走的。不过和他关系不错的李浩天却告诉他,到江海还是做些实业比较好,这话说出来就有些偏帮的意思了。就凭李浩天的面子,他砸钱买下一百亩地捧捧场也不错,可是到江海实地转了一圈之后,冯庆海却改变了初衷。
江海毗邻江东省永州市,江东的发展速度有目共睹,而那边的地皮涨幅虽然不如海润那么疯狂,但是也以每年百分之二十的速度在增长,一旦江东那边产业饱和,一些低成本的产业势必要从江东往劳动力更便宜的地方转移。
这时候,江海的优势就显现出来了。冯庆海琢磨清了这一套,心思自然就活动了,趁着心在地皮便宜,赶紧买下来,以后出租自用两相宜啊!
“凌市长,不瞒你说,我是想在贵市建个果品加工厂。”见凌未不放松地看着自己,冯庆海摸摸鼻子,道出了自己的想法。“现在从东南亚那边进口食品太贵,我看江海本地产的果品就不错,想试着自己加工一下。”
凌未点了点头,冯庆海这想法还是挺靠谱的。
“冯老板经商多年,对于商道绝对有独特的见解,”见冯庆海肚子里不都是肥油,凌未的笑容也真诚了几分,“请冯老板再给我们指点指点,江海开区发的主导产业做什么好呢?”
见凌未笑容真诚,冯庆海也收敛起了那套花活,笑道:“不瞒凌市长说,我前些日子到外面去走了一圈,我发现现在不管国内还是国外,有一样东西可谓是需求旺盛。”
“是什么?”凌未的眉毛高高地挑了起来。
冯庆海卖了个关子,等饭局上的人全部把目光盯在自己身上后,才略带一丝得意地说道:“摩托车。”
听了他这话,凌未与贺朝阳对视一眼,心下诧异。
冯庆海这话倒和前几天凌未与贺朝阳制定的发展战略不谋而合。究其原因,还是贺朝阳前世的经验带来的先机。
现在全国正在热火朝天的搞建设,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尤其在江东省,大量的摩托车已经替代了旧有的自行车。摩托车车速快,行动灵活,既不像自行车那样慢节奏,又不像汽车那样造价高昂,已经成为了江东人民日常出行的首选。
现在这股风刚刚刮起,至少还能再兴旺十几年的时间,就算以后国内发展到一定阶段开始淘汰摩托车,也还有周边国家可以继续销售,比如与南平省毗邻的南越国,在后世就是著名的摩托车大国。
这样的商机,冯庆海能看到,估计更多的商人也会看到,但是怎么让这个产业在江海落地生根,却是让凌未非常头疼的问题。
因为南平除了应州以北的榆州工业发达之外,其他地方的基础产业只能说一般般,更别提造摩托车了。
想到这里,凌未对冯庆海笑道:“冯老板提了这个好主意却实现不了,这不是让我们空欢喜一场吗?”说着,对周局长和贺朝阳说道:“喝得差不多了,咱们走吧。”
“哎!凌市长,慢走!”冯庆海见他作势要起身,急忙拦道:“咱们的事还没说完呢,留步留步!”见凌未恍若未闻,又赔笑道:“我老冯虽然不会做摩托,但是在川江还认识几个干这行的朋友,凌市长有意的话,我帮您引荐引荐?”
凌未闻言,悄悄朝贺朝阳眨了下眼,端着架子又坐下了。

第22章 招商不容易

“凌市长,你好,欢迎到鄙厂参观!”一个面容黝黑,身形矮瘦的中年男子笑呵呵地对凌未伸出了手。
“李老板,你好,打扰了。”凌未淡定道。
“凌市长说哪里话,您是庆海兄介绍来的客人,哪来的打扰一说。”李民兴笑道:“您远路而来辛苦了,是不是先到宾馆休息一下?晚上我在川江大酒店设宴给各位接风洗尘。”
凌未看看天色,笑道:“不麻烦李老板了,我们先到厂里参观一下吧。”
李民兴一楞,看到凌未神色不似作伪,才笑道:“凌市长真是爽快人,如此,请随我来吧。”
一行人登上了观光电瓶车,由李民兴带领大家到厂里参观。凌未此行是托了冯庆海的关系,到渝北省川江市考察摩托车项目的,临来之前与川江市政府做了初步沟通,此时陪同他们考察的就有川江市政府接待办的人。
“川江的摩托车产业发展很快啊!”李民兴的民兴摩托车公司规模很大,一行人坐着电瓶车走了十多分钟还没走完工厂的三分之一。

52书库推荐浏览: 疏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