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初搞慈善_蜀七【完结+番外】(32)

阅读记录

  造反没有个一两年都成不了什么气候,仔细推算一下,应该是元顺帝十年或者十一年造的反。

  红巾军的领袖是韩山童,刘福通和徐寿辉。

  韩山童也就是后来的自立为帝的“大宋”皇帝,他不仅是红巾军的领袖,还有民间的白莲教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眼下,我们需要更多的人。”林渊说,“这样才有能力自保,这些人也必须有武器,否则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包括朱重八在内,所有人都咽了一口唾沫。

  姜桂:“这是……什么意思?养私兵?这、这可是掉脑袋的事,要是被朝廷发现了……”

  刀哥也附和:“对对对,朝廷有多少兵,我们去给他们塞牙缝吗?”

  林渊却摇头说:“我们又不是冲到朝廷的眼皮子底下去养,我们这里依山傍水,远离人烟,原本就隐蔽,我们只要小心行事,就不会被朝廷发现。”他还有一句没说,更何况要不了几年,朝廷的目光就会被那几个大头吸引走。

  韩山童就死在元朝朝廷的围剿中。

  “我们要武器,就得有铁。”林渊看着他们,“大哥二哥三哥,请听为弟一言,乱世之中无人能幸免,如果不反,我们随波逐流,这也是一条路,但天下大乱,我们这难道真是什么世外宝地?”

  “到时候没有自保的能力,我们就是待宰的肥羊。”林渊说道,“且不说这个,只说流匪,我们能抗击流匪吗?”

  唯一的武器就是锄头,现在还有气候的流匪可都有武器,就算不精良,也比那十几把锄头强。

  所有人都低着头,养私兵啊……他们祖祖辈辈都是良民,那和造反有什么区别!

  朱重八死了全家,反而说道:“我觉得林兄弟说得对,就算不反,也得有活命的本钱,粮食要填饱肚子,武器要用来抵抗流匪,只有人多,才能抱成一团。”

  刀哥一副世界崩塌的表情:“我……我得想想。”

  杨子安也没说话。

  姜桂坐立不安,屁股下面就像有根刺。

  没人想造反,能平安顺遂的活下去,谁会想造反?

  作者有话要说:  白莲教:

  早期的白莲教崇奉阿弥陀佛,提倡念佛持戒,规定信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它号召信徒敬奉祖先,是一种半僧半俗的秘密团体。它的教义简单,经卷比较通俗易懂。为下层人民所接受,所以常被利用做组织人民反抗压迫的工具。在元、明两代,白莲教曾多次组织农民起义。流传到清初,又发展成为反清秘密组织,虽遭到清政府的多次血腥镇压,但到了嘉庆元年(1796),白莲教大起义已发展成嘉庆年间规模最大的一次起义。

第21章 021

  清晨卯时,林渊从睡梦中醒来,他穿着里衣去支窗户,寒风灌进来,他打了个哆嗦,迅速的套上自己的棉衣,不过一夜的功夫,气温又降了不少,呼出一口气就有白雾。

  “少爷。”二两打帘子进来,端着水盆,一边伺候林渊洗脸,一边说,“老爷刚问我,您在哪儿吃早饭,叫您别去食堂。。”

  林渊:“我知道,我就在家里吃。”

  林渊明白林老爹的意思,做地主就要有做地主的样子,你太平易近人了,那就没人愿意听你的话,人们总是可以轻易得罪一个好脾气的人,因为这样的人得罪了也不会生气。

  即便现代也是如此,上司在私底下可以跟部下做朋友,但在上班时间,该怎么样就得怎么样,脾气好不代表别人就服你。

  他可以对佃户好,但好处只能是租子和食物的供给,如果佃户触碰到了他的威严,他就必须端起架子来。

  就像古代皇帝都自称真龙天子,每个出生都带着异象,这种就是精神统治,在古代愚昧的大环境下非常有用。

  比如李从戎,就真心实意地认为每任皇帝都是龙的化身。

  姜桂倒不认为是龙,但觉得皇帝肯定不是凡人。

  杨子安则认为皇帝是人,但也是命数超凡的人。

  林渊跟他们说:“皇帝也是人,只是他坐到那皇帝的位子而已,那不然灭亡的朝代又算什么?亡国之君也是君。”

  李从戎他们则是真心实意地说:“那是他们没做好,上天责罚,怎么能说他们是凡人呢?”

  林渊:“……”

  林渊觉得造反的道路十分艰辛。

  最让林渊震惊的是,朱元璋也信,他也认为皇帝是真命天子,但同时他也认为不是每个皇帝都是。

  他认为开国皇帝是,后面的都不是。

  这种想法林渊也是服气的。

  林渊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从小接受的就是无神论的教育,他相信这世上有科学解释不了的事情,但并不认为世上有鬼或是有神,穿越也是可以用科学解释的。

  当两条时间线接近,像平行线一样平行,时间线如果出现磁场或别的原因形成沙漏状,那么上面的时间线特定部分的人会掉落到下层的时间线,穿越就这么实现了。

  林渊都忘记是在哪里看到的理论了,好像是在CCTV科学频道看到过。

  他觉得自己大概就是正好在特定时间特定部分待在特定区域的倒霉蛋。

  果然还是白莲教好啊,人家说造反就造反,人家不信皇帝,就信教主,教主说皇帝是真龙天子,大家一定要拥护,教众就认为皇帝是真龙天子,教主说不是,大家一起反了他,教众就真的能站起来反了他。

52书库推荐浏览: 蜀七 爽文 种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