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初搞慈善_蜀七【完结+番外】(211)

阅读记录

  有那么多子女,可孩子们生长在充满权欲的环境之中,每个人都想从他身上得到最大的好处。

  这样的日子……好像也挺惨的。

  所以才有那么多昏君,昏庸一点,就能过得幸福一些。

  可以罢黜自己讨厌的臣子,提携自己喜欢的,宠爱自己喜欢的妃子,疏远自己厌恶的。

  现在听着这些读书人闲谈,林渊觉得挺有意思的,嘴角还带着笑,一副乐呵呵的模样。

  穿着便服的守卫们看着林渊的表情,心里都松了一口气——他们就怕这些读书人出言不逊,到时候惹怒了南菩萨,这些人倒霉不算什么,要是把南菩萨气坏了可怎么办?

  如果说林渊的脑残粉哪里最多,一定是他身边的人最多。

  有时候林渊都觉得不可思议,这些人天天跟在他身边,知道他也要一日三餐,也要上厕所,怎么还会真心实意的觉得他是神仙呢?这也太玄幻了?

  读书人们已经从邪教的话题转移到了民生上。

  其中一个说:“你们说,那南菩萨把精力都花在低贱小民身上,他可知道治理国家靠的是士人?我原先就想说了,如今这平江是个什么风气?读书人把精力放在拉帮结派,讨好姓吴的上头,乱得不成样子,可曾见有一个真当上官的?”

  另几个读书人不说话,林渊也很有兴致的听。

  那人又说:“我看啊,那南菩萨就是由着他们斗,等他们斗累了,斗烦了,他再出来,那时候那些人就听话了。”

  “你说的怎么瘆得慌?”

  “就是,这看着不像选官,这像养蛊。”

  “不过我也觉得,那南菩萨看着礼贤下士,也只是嘴巴上说说,到底没做出实事来。”

  “这话怎么说的?难不成叫士人去要官?大家可还要脸呢!”

  最开始说话的人又说了:“最先倒是封了官,叫出去好听,两个礼官,挂个名头,甚事也不用干,就这,都被逼死了。”

  提起死的那两个,读书人都有点不知道说什么。

  虽然有点兔死狐悲之感,可更多的却是幸灾乐祸。

  他们都知道,南菩萨是一定会用读书人的,只是不想叫人看着他是被读书人的力量威胁。

  所以他们什么都不用做,静静等待就是了。

  有想出头的人自去出头,等那些人撞得头破血流了,他们不就得利了吗?

  林渊听着读书人们谈论,心底悠悠地叹了口气。

  这要是在现代,读书人那么多,公务员遍地走,可不会有人有这样的想法。

  究其根本,还是这个时代能读书的太少了,少的每一个都很珍贵,他们习惯了被捧着的日子。

  “杨兄说的这么多,可有什么好计策?”有人忽然提问,语气并不怎么好。

  那位杨兄说了:“走那位吴大人的路子是走不通的,若想再进一步,我们还不如求找宋知事。”

  宋知事就是宋濂。

  有人嗤笑:“那宋知事都是刚来,自个儿都立身不稳,怎么管得了我们的事?”

  杨兄:“鄙人短见罢了,兄台信是不信都与我无干,诸位慢用,先行一步了。”

  林渊转头对身边的护卫说:“那个姓杨的,你们留意一下。”

  护卫连忙说:“是。”

  有护卫已经跟着那杨姓男子走了出去,估计要跟到别人的住所去。

  林渊也不明白,他放了宋濂这么大个招牌在那,宋濂又一直颇有声望,手底下如今还缺人,那些读书人干嘛不去?非凑在吴长青身边。

  难不成……是吴长青有什么特殊的个人魅力,只是自己没有发现?

第94章 094

  “老爷, 您竟一点都不急。”老仆自幼跟着宋濂,早就是如同家人一般的角色了, 这会儿一边布饭一边小声说, “千里迢迢过来, 也没见那南菩萨如何重视……”

  他为宋濂鸣不平, 在他看来, 再没有比宋濂更能干聪明的人了。

  宋濂做下吃饭, 他冲老仆说:“急什么?”

  老仆又叹了口气。

  宋濂却没有跟老仆解释。

  他自己心里清楚,如今林渊手底下想冒头的人并不少, 若贸然对他委以重任, 他以后的日子可不会好过, 如今的宋石昭,就是未来的宋濂, 人人都盯着那个位子, 想要取而代之。

  林渊叫他去管“开蒙”的事,只是给他镀一层金, 有了这一层金, 以后才好提携他。

  宋濂也知道自己是个招牌,但那样如何?他的起点比常人高得多,这是好事, 不必斤斤计较。

  小白莲教的一众余党都因为鲍江河的招供被抓了。

  这些人大多大字不识一个,原先也是被欺压的穷苦百姓,一朝翻身,自己也不把人命当人命。

  其中有一个, 院子里的每间房子都关着人,有男有女,不着寸缕的关在屋内,就是防止他们逃跑。

  他院里伺候的人供述说,那人每天都会去不同的屋子,有时候要好几个一起伺候,现在还活着的都是听话的,不听话的早就死了。

  宋濂最近正安置着这些受害者,遣送回家?怕是刚回去就死了,这种事瞒不住,别说自家人如何,就是外人的指指点点就能要了他们的命。

  所以宋濂就把他们送到军营里了,去做伙头兵,或是别的,女的就去做医护,军营里行令禁止,所有人每日都忙得筋疲力竭,自然没有功夫去说闲话。

52书库推荐浏览: 蜀七 爽文 种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