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初搞慈善_蜀七【完结+番外】(199)

阅读记录

  他们推翻了上面的统治,按照自己的承诺,把权力分发给追随自己的人。

  结果呢?

  他们根本过不下去,一千张嘴有一千种说法,每个人都有每个人说话的角度。

  人都有私心,只不过有些人即便有私心,也会注重大义。

  但有些人只有私心,没有家国,他们就会成为蛀虫,如果当权者没发现,那蛀虫就会生的越来越大,拉帮结派,占据更大的话语权,到最后连当权者都无法撼动。

  君臣之间,本身就是相互制衡,君强臣弱,君主若是暴君,臣子什么都做不了,只能一哭二闹三上吊。

  若是君弱臣强,君王就只是一块挡箭牌,如同现在的安丰,刘福通不就把持着朝政吗?小明王只是他手里的招牌。

  小明王若是现在敢收回刘福通手里的权力,敢正面跟刘福通硬刚,刘福通就能让朝政瘫痪。

  没有臣子,王还是王吗?

  人都是逐利生物,跟随刘福通,就能手握实权,升官发财。

  跟随小明王,小明王就算给他升了官,他能掌握实权,说话能有用吗?

  人们嘴里说着正统,心里也清楚谁握有权力,谁才是正统。

  陈柏松说道:“有人给我送礼。”

  林渊:“谁?”

  陈柏松说:“赵成广。”

  林渊一脸问号,这人谁?没听说过啊。

  陈柏松:“以前是个村长,带着村民反了朝廷,攻下了江林。”

  ……林渊记得元末著名的起义领袖里没有这个人。

  估摸着因为没什么本事所以就没记进史书?毕竟元末反声四起,到处都有人造反,挨个记下来估计也不太可能。

  陈柏松又说:“他还叫人给我送了一封信,让我拿给您。”

  林渊拿到了那封信,表情很神奇,这赵成广是个狂人,狂的叫人哭笑不得。

  信的意思是:“我反了,把那些贪官都杀了,我听说你混的不错,我俩都是一样的,我最近要登基了,你要是没事就过来参加我的登基大礼,到时候给你封个官,肯定不给你封小了,我当皇帝,你就当王,封号我们到时候再商量商量,你可一定要来,你要是不来,就是看不起我,我可就对你发兵了。”

  林渊把信递给陈柏松看。

  陈柏松磕磕巴巴的看完,表情忽然变得凶狠起来,整个人像是一把开了锋的刀,嗡鸣着要喝血:“我去取了此人项上人头!”

  林渊摆手笑:“不用,何必浪费兵力。”

  林渊继续朝前走:“这样的人太多了,要是个个都去打,那岂不是要累死?”

  有些人造反只是看着有利可图,他们手底下几千人就敢自称皇帝,封一堆官,再来个三宫六院,在没人注意的地方当个土皇帝,等天下大定了,如果遇上个要表现仁慈的当政者,说不定还能捞个官当,继续当土皇帝,如果遇到不愿意表现仁慈的,也就完了。

  就像朝廷,真的不想直接派兵打反军吗?

  当然想,但之所以每次都招安,虽然也有自身兵力的原因,但也有做样子的原因。

  你看,他反了,但我没揍他,他只要臣服了,我还给他官做。

  你也反累了?那你接受招安,我也给你一个官做。

  如果之后元朝没被推翻,那这些被招安的,一个个都要倒霉。

  但多数被招安的都意识不到这点,他们的目光只能看到眼前,只能看到马上就能拿到手里的利益。

  陈柏松看着那封信,表情冷峻。

  林渊:“别这么严肃,笑一笑。”

  陈柏松:“……”

  不过平江有一点比不上高邮,高邮当时是一片混乱,旧的规矩被打破了,林渊才能顺利建立新的秩序,但平江并没有经历高邮一样的战乱,平江的规矩是稳固的,人们习惯了,官员们也只知道这一种办法。

  想要改变,难度很大。

  林渊叹了口气,冲陈柏松说:“你先回去休息。”

  陈柏松点头:“少爷保重身体。”

  林渊:“我知道。”

  他得想想,怎么在破坏最小的情况下,把平江改成他想要的样子。

  现在平江易主,改的阻力小一些,等一切尘埃落定了,再想改,难度可就从三星变成了十星。

第87章 087

  至正十七年春。

  林渊坐在窗台边, 今年已是徐寿辉的太平二年,韩林儿的龙凤三年。

  原本今年也该是张士诚的天祐四年。

  如今的张士诚还叫张九四, 在陈柏松的帐下当小将, 军功赫赫, 连升三阶, 前途无量。

  陈柏松一直防着他。

  林渊有时候也奇怪, 陈柏松看着不算是对人心有算计的人, 但他似乎天生就能体察到利弊,他知道一旦张九四比他更有力, 更有威望, 他的位子就会变成岌岌可危, 为了这个,他都得把张九四比下去。

  将军, 本来指的就是杀人最多, 最会杀人的人,他不能去打压张九四, 打压了, 就显得他心虚,显得他不如张九四才要走这样的旁门左道,所以他得更强。

  强到张九四拍马也追不上的程度。

  林渊看出来了, 也乐意捧着陈柏松。

  陈柏松是他的奶哥,他和他娘都受过林家大恩,而且陈柏松没有妻室子女,他最深的牵绊就是自己的母亲, 所以林渊不担心他背叛,就算背叛了,林渊手里也还有李从戎,杨子安和朱元璋,更别提下面的一众小将。

52书库推荐浏览: 蜀七 爽文 种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