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初搞慈善_蜀七【完结+番外】(152)

阅读记录

  可惜快要枯萎了。

  林渊就教他把花做成标本。

  女孩们还让林渊看她们踢毽子,踢得可好了,她们头上的小辫儿跟毽子一样上下飞舞。

  “大人。”孩子们围坐在林渊身边。

  天已经快黑了,入夜以后,孩子们就得睡了。

  “请给我们讲故事!”他们提出了请求。

  林渊给他们讲了“龙珠”的故事。

  故事里有一个穷人家的孩子,他们家在一个地主手里干活,地主对他们很不好,家里总是没有粮食,弟弟妹妹还被饿死了,这个孩子是家里的老大,他只能在干完活以后去河里摸鱼。

  有一天,他摸到了一颗珠子。

  那颗珠子可真漂亮啊,男孩把珠子拿回了家。

  然后他把珠子藏在了米缸了。

  结果第二天,米缸里盛满了米!

  男孩一家吃上了饱饭,他们发现,只要把珠子放在粮食里,粮食就会源源不断的变多。

  对于一个贫穷的家庭来说,这是多么快乐的一件事。

  但他们的邻居把他们把他们告给了地主。

  说他们偷地主的粮食。

  地主也发现,他们家并没有偷粮食,就这么顺藤摸瓜的,地主发现了那颗珠子。

  他让这家人把珠子交出来。

  就在男孩再次去摸鱼的夜里,他们一家人都被杀了。

  只有他逃过了一劫。

  天亮以后,男孩回家,珠子一直被他随身带着,因为有珠子在,他就可以在水里待更长的时间,抓更多的鱼。

  他看到了父母的尸体。

  他被发现了。

  男孩被逼到了岸边,无数曾经的乡亲们站在他面前。

  地主也凶神恶煞的看着他。

  他们都在逼他交出这颗珠子。

  无路可走的男孩,最终吞下了那颗珠子。

  然后——他变成了一条龙。

  龙在天空盘旋,天上下起了大雨,有人说那是龙的眼泪。

  它飞走了,再也没有回去。

  听完故事,有个孩子小声说:“这个故事好悲伤。”

  “他为什么不把地主和那些乡亲们都吃了呢!”

  “就是!坏人没有得到报应,这个故事不好!”

  林渊微笑着去揉离他最近的孩子的头,他说:“因为他是龙啊。”

  孩子们十分懵懂,不明白林渊在说什么。

  林渊:“早点休息,有时间我再来看你们,来,跟叔叔说再见。”

  孩子们朝林渊挥手,对林渊说再见。

  等他们再长大一点,想起今天的经历,都觉得不可思议。

  他们里头有人被南菩萨摸过脑袋,有人在南菩萨的腿上坐过。

  想想都觉得不可思议。

  林渊的离开,让女人们松了一口气。

  天知道,她们担惊受怕一整天,都快吓死啦!

  作者有话要说:  不知道大家还记得吴月莲吗,那个自动请缨想去探查消息的女孩子。

  她活下来了。

  那个贪生怕死的三子,为了老婆和不知道有没有的孩子死了。

  写的时候七七也很不忍心,总觉得三子是活生生的人,是随处可见的,想要活命,胆子小,想过好日子的人。

  但战场上死掉的,大多数,都是这样的人。

  如果真有投胎循环的话,希望在战乱中死去的人们都可以投胎到和平的年代,过好日子。

  以及“龙珠”这个故事不是七七瞎编的,是七七小时候睡觉之前,外公给七七讲的民间故事,可惜七七记得的故事不多了。

第64章 064

  击退了朝廷的大军以后, 林渊得到了这一年来最好的消息,土豆和红薯都收获了, 经过一年多的培育和种植, 终于迎来了大批量的收获, 从这一年起, 他们将不会再缺粮食, 也不会有人再饿肚子。

  与此同时, 湖州和松江的百姓来献州了,说起来, 湖州和松江其实并不太缺粮食, 但无奈于朝廷的税收越来越高, 百姓们不堪其重,他们毫无组织, 毫无纪律的发动了叛变。

  然后……

  他们就懵逼了。

  他们也不知道该怎么做, 把大户们弄死以后,他们把粮库和大户们的粮食瓜分了, 可是即便这样, 百姓也太多了,实在太多了,分了粮食没多久, 他们又开始挨饿,地里的收成也不是见风就长,不可能今天种下去,明天就能收获。

  所以听说南菩萨他们种出了“神粮”以后, 他们一番商量,就颠颠的跑来献州了。

  而且还似模似样的写了文书,虽然上面的字看起来就像小孩写的一样。

  大意是“南菩萨是上天选中的人,我们需要南菩萨来指引我们,统领我们。”

  翻译一下大约就是“我们没粮了,求您快来救救我们。”

  林渊:“……”

  宋石昭在旁边干笑:“可能是真的?”

  林渊:“叫探子先去看看,若是真的,便少了我们的麻烦,若是假的……”

  他冷笑了一声。

  探子去了,打听来的消息跟文书上的差不多,因为百姓们把官员小吏和大户们都杀了,所以这两地十分混乱,没了秩序,杀人抢劫越发常见,甚至不少人开始往外逃了。

  这倒是个新鲜事,他们为了活下去杀了上头的人,本来以为这样就可以过得幸福一些,没有想到杀了头上的人以后,日子更不好过了。

52书库推荐浏览: 蜀七 爽文 种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