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日常_多木木多【完结】(641)

阅读记录

就是说要先瞒着。
李薇想了下,让张起麟去清溪书房前站着了,什么都不用他gān,偶尔进去送杯茶就行了。
太后问起,她就说万岁没告诉她。
太后叹气道:“老四是个重qíng的人,先帝走前他没见着最后一面,想必是一直记在心里难过呢……”
李薇配合的低头也叹了一声。
前头,弘晖一直没看到皇阿玛过来,畅chūn园又不比圆明园。他在圆明园好歹也住了几年,有消息也好打听。在畅chūn园里可抓瞎了。
趁着休息的时候,他悄悄问弘昐。
弘昐也不瞒他,坦然道别的不知道,就是听人说看到张起麟在清溪书屋。不过晚上去跟额娘请安时才知道张起麟在清溪书屋外冻了一天是他额娘的主意,他阿玛一早就回圆明园了。
弘晖让人去打听过来也松了口气。
……就是这心里还是一阵阵的不安翻涌上来。
初一那天,皇阿玛真的是因为突然想起先帝,想起太后,才临时起意到畅chūn园来的吗?
圆明园,正大光明殿。
外面星月满天,殿中灯火通明。
四爷站在殿中,身后跪着张保:“一共逮住了二十六个人。”
“二十六个……”四爷轻轻笑了声,“果然人为财死啊。”园子里才清理过几年,就能冒出来二十六个人来。
虽然这里头不少都是收了银子却不知道是gān什么的,gān些放风的小事。不过既然收了这银子,那脖子上的脑袋就不用想要了。
他看着殿上的正大光明匾。
这些人连御玺都想撬开看看了,却没想到遗旨是藏在匾额后的。
他记起曾经跟薇薇玩游戏,两人比谁会藏东西。
薇薇虽然输给他了,却振振有辞的说了一通大道理。
最明显的,让人一眼就能看到的地方,反而不会被人怀疑。
“呵呵……”四爷不禁笑出了声,在空旷的殿中回dàng。跪在下头的张保不免把头往下又低了低。
半晌,他才听到万岁爷说:“把张廷玉放出来吧。”
既然这些人哪里都翻了,险些连地砖都撬开看了,却没动那块匾,这就说明这事不是张廷玉漏出去的。
张保连忙道:“是,奴才这就去。这两天一直有人陪着张大人,没有让人委屈他。”
“嗯。”四爷道,“送张廷玉去畅chūn园。”
张保应声,迟疑道:“要不要奴才……”jiāo待张大人两声?
四爷摇头,笑道:“不必。张廷玉知道怎么说。”
京城里也是一派过年的喜庆劲。
但在五格家就完全是另一种样子了。今天一大早,五格福晋就坐上车回了娘家,回来后说累了,晚上吃饭根本没出来。
刚安也不知道跑到了哪里。
自从丢了承恩公的爵位,五格一夜之间就老了。此刻看着这貌合心离的一家子,杯里的酒就越发的苦涩起来。
他陪着孙儿们坐了坐就叫散席了。等人都走了,屋里更显空旷寥落,空dàngdàng的院子里,只有几盏昏huáng的灯点着。他不想回去看福晋的脸色,就坐在书房里等刚安回来。
结果一直等到三更都敲过了,才听门房的人说刚安回来了。
“叫他过来。”五格道。
不多时,刚安就过来了。五格攒了一晚上的话,在看到刚安瘦削的脸,冷漠的站在那里时就都咽回去了。
……是他对不起儿子。
他问:“去哪儿了?这么晚才回来。”
刚安直视着他,竟然不隐瞒,笑着道:“儿子跟着何先生去八爷府里磕了头,又跟何先生去参加了一个文会,还见了佟家二爷。”
五格一时不知是被儿子的话惊住了,还是应该为儿子好像不瞒他而难过。
刚安这不是坦诚,他只是不怕他了。他对他这个阿玛没有敬畏了。
“……佟二爷?佟佳玉柱?”五格很快猜到了是谁。
刚安怔了下,不想阿玛一猜就猜着了。
父子二人回到屋里,下人送上茶。
静坐半晌,五格道:“你想做什么?”
刚安道:“我不想被人当弃子。”
弃子?
五格奇怪的看着他。在刚安走后,他仍旧坐在那里想儿子的话里是什么意思。
……难道,刚安嘴里的弃子指的是大阿哥?
五格想起他卸下承恩公后,大阿哥好像马上就让人传了富昌。
这也是他沮丧的地方。
乌拉那拉家真的不是非他不可。大哥星辉能在搬出大宅后靠自己成都统,他却没这份信心。就连大阿哥,也对他和刚安没有留下几分香火qíng。
刚安,到底想做什么?


☆、第485章

  初二这天,四爷根本就没回来。张起麟在清溪书屋外冻了一天,着凉了。
李薇听说后颇有一种屋漏偏逢连夜雨的感觉,因为太监是主子身边的标配,张起麟就是四爷的招牌。把他放在清溪书屋前,不必再费什么口舌,大家自然会脑补:皇上在清溪书屋。
现在是让张起麟明天代病工作还是再找人出来替他?
问题是这群太监把着主子都跟自家地里的菜似的。不管是以前的苏培盛还是如今的张起麟,甚至于李薇身边的赵全保、常青,个个都不许别人出头。搞得就算她想换个太监替一替张起麟都找不到人手。
这都是因为别人没他名声响亮,就算换张保来别人都未必认识。
而且,李薇发现张保好像留在圆明园了。
她只好对赵全保说:“让大夫给他开药,今天晚上先好好歇着,明天……还是让他去。”
赵全保转头去看了张起麟,见他正拿热水泡着脚,裹着大棉袍,怀里抱着汤婆子,旁边还有个小太监在喂他喝姜汤。一进去,张起麟一张脸烧得烫红,眼皮半耷拉着,无jīng打采的沙哑道:“坐吧。”
赵全保接过小太监手里的碗,一扬下巴让他出去,亲自喂张起麟喝姜汤,小声道:“张哥哥,你可真是受大罪了。”他看张起麟这副作派应该也猜到明天还要他出场,所以这就是在努力治病呢。
张起麟灌下一碗烫舌头的姜汤,一边出汗一边打哆嗦,沙哑道:“不算什么,平常也没这么娇气。大概是我找的地方不对,下回寻个背风的地方站着就行了。”
赵全保:“以前那是你跟着万岁走来走去,传话办差不闲着。这一天都在冷风雪地里站桩子,是个人都受不了。”
张起麟摇摇头,不说废话了:“贵主儿有什么嘱咐?”
赵全保:“明个儿,还得是您来。别的小鱼小虾压不住阵。”
张起麟点头:“我猜着了。”他指着放在茶炉上的铜壶:“那里头是姜汤,你再给我倒一碗来。”
huáng亮亮的姜汤再一碗下肚,张起麟道:“替主子尽忠,奴才挺得住。”
李薇这天晚上也没睡好,翻来覆去时梦时醒。早上玉烟在门外一站,她就睁眼起来了。
玉烟一边侍候她洗漱,一边把太后、弘昐的事都jiāo待了遍,最后道:“……万岁还是没回来。”
事到临头了,大不了就继续瞒着嘛。
李薇想着昨天还能说四爷在清溪书屋缅怀先帝,这都缅怀一天了,再缅怀下去外人就该脑补了。那些朝中大臣脑补起来可比她qiáng得多,就算是昨天都不知道他们回去要咬多少耳朵,起多少心思呢。
要弄出个小事来,既不会影响大局,又能解释四爷为什么两天不出现。
李薇昨晚睡不着时就在想,不过那时脑袋不清醒,天马行空的还想着要是编个四爷在畅chūn园偶遇一宫女,一见之下惊为天人,这两天一夜都在跟宫女谈星星谈月亮……然后她就可以在太后面前用弃妇脸出来,哭丧着脸不说话让人脑补就行了。她还设想早上起来不用胭脂以塑造悲苦的形象。
不过早上起来就知道这是个馊主意。
去凝chūn堂见太后的一路上她还在想,结果见着太后的一瞬间,她想到了。
太后也是才用过早膳,见了她半句不提皇上,只含笑问她昨晚上歇得如何?这两天辛苦你了,忙来忙去都没顾得上坐下看戏,今年南府这宫戏排得好,改日让他们单独唱给你听。
太后避讳,李薇只好自己提起话头道:“万岁爷腊月二十八的时候就上火牙疼,娘娘也知道万岁就是火大,所以也没叫太医来看。”
太后万万没想到皇贵妃居然会编出这么个理由来,她猜到老四这两天不见人影肯定是有事,但是什么事她也不去打听,也不去问,今天见皇贵妃来了好像有话想说,她就猜到了。
但她没猜到结果。
太后想笑,脸上还是做出担忧的神qíng来:“那现在是严重了?”
李薇的手在左脸比划了下:“肿起来好大一块呢,像含了个杏。”
太后叹息:“那可真是不小啊。”
万岁爷因为牙疼,脸肿了,形象不雅才躲着不见人。说起来虽然可笑,但也不是不可能。不然大过年的,万岁爷出现在臣工面前时一边脸大一边脸小?
就算是当年的康熙爷也不会这么不注意形象。
太后最了解这两父子了,要真是牙疼到脸肿出杏那么大的一个包,康熙爷肯定也躲着不见人了。当然,康熙爷会找更好的理由,比如某处发水灾了,有旱灾啦,南明又出夭了,朝中某位大臣上了本折子让万岁爷伤心了,太皇太后/太后/承乾宫身体不好了等等。
不过现在是皇贵妃替老四找了这么个上火牙疼的理由。
太后也实在是佩服。这皇贵妃要不是跟老四心意相通,她绝不敢这么瞎扯。
成太妃进来时就见太后吩咐方姑姑:“就说我的话,让太医进去看看,虽然不是大病,可老这么疼不是难受人吗?”
方姑姑领命而去,太后看到成太妃就笑着让她坐,道:“真拿这些孩子没办法,孙子都有了还跟小时候一个样。”
成太妃听这话音,顺着往下道:“娘娘说的是,老七前几日咳嗽了还想瞒着我不肯喝药呢。”
两人相jiāo多年,成太妃这话接得太合适了。等宜太妃、惠太妃过来时,殿里已经说得相当热闹了,两位太妃坐下听了一会儿也贡献出来不少自家儿子这么大了还不愿意看大夫的事。
自从四爷打算让弘昱奉养惠太妃后,惠太妃已经见过这孩子好几次了,直郡王府的事也听说了不少,心qíng一好,她这几个月看着比早年还要年轻好几岁,此时说道:“老大也是,上次还要带着孙子打雪仗,也不看看他那年纪……”
说起来太妃们相处的时日可比陪伴康熙爷还要久了,年轻时互相争风,现在彼此之间的气氛就好多了。
惠太妃这么一说,宜太妃就笑道:“你日后要好好的享儿孙福呢,还愁没法子管着他?”
殿里一片欢笑。
等外头的人都来了,像九爷这样的还可以进来给太妃们磕个头,出去后流言就飞遍了畅chūn园。

52书库推荐浏览: 多木木多 清穿 空间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