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日常_多木木多【完结】(630)

阅读记录

他叫来张起麟问:“皇贵妃呢?”
张起麟见万岁一边说,一边已经起身往外走,连忙跟上道:“回万岁的话,皇贵妃在杏花村。”
四爷点头道:“那朕就去杏花村走一走。”刚踏出殿外,滚滚热làng扑面而来,地上晒得发烫。他抬手挡住刺目的阳光,张起麟赶紧撑起一把伞遮在万岁爷的头顶上,小心问:“万岁,要不要让人传华盖过来?”
因为薇薇不爱用华盖,说那个撑着一看就费劲,她爱用伞,他也渐渐觉得在自家园子里普普通通的油纸伞就很好。
从勤政殿到杏花村这一路可不近,四爷也是为了出来透透气,索xing慢慢散步过去。
一路上看到小太监们为了降温,提着水桶三三两两的往青石板上浇水。他们看到皇上过来都会赶紧避到路边跪下。
杏花村里,李薇换了农人的短打,直接就省了裙子,棉布裤子加刚盖住屁股的上衣,再加一条碎花头巾,很有红色娘子军的感觉。
四爷远远的就看到是她,还好奇她蹲在地里gān什么,走近才看到她腰上还带上个小篓子,应该放的是种子,手上戴着棉布手套,一手拿着个小花铲。
他过了会儿才看明白:她在种地。
她是先拿小花铲在地里掏个dòng,然后很认真的数上三四粒种子放下去,再像绣花一样小心翼翼用花铲把土松松的填进去。
四爷站在田边弯腰问:“你这种的是什么啊?”
李薇看到他的时候就是想表现一下,最后这两个坑种得格外认真细致,此时听他问就笑着……艰难的扶着腰慢慢站起来,脸上的笑容也变狰狞了。
四爷哭笑不得,下去扶她慢慢上来,顺手把她腰上的小篓子解下来递给张起麟。到瓜棚里坐下,看她连坐下时都要扶着腰半倒不倒的仰着坐,过去扶着她的腰替她揉道:“你这是在折腾什么?”
棚子四面都垂着纱帘,此时张起麟等一众太监都退到远处去了。
四爷亲手倒了凉茶来,喂了她半碗道:“你又没gān过几次,想种什么让他们种给你看不就行了?”
他刚才问了,她种的是小白菜。
李薇呲牙咧嘴道:“我是想活动一下身体。”
四爷转过头看到几乎要笑倒,薇薇在他跟前也真是不讲究,哪个妃嫔敢让皇上看到他们这副样子?
这也都是他宠出来的。薇薇待他几十年如一日,这都是因为他在她面前从来没端起过主子的架子。
她看四爷的神qíng似笑非笑,问了之后才知道他正在为他的‘平易近人’而倾倒。
李薇想了下,承认道:“爷待我一直都是如此。”
就算偶尔见过他王霸之气侧漏的时候,一般也都漏到别人家去了,她就看个热闹,然后就为他的狂跩酷霸迷花眼了。
四爷微笑点头:“你能懂得朕的心意,就没辜负朕的这番心意。”
他对人好,自然希望人人都能明白,哪怕不回应也没关系。他登基后是希望能跟十三继续当兄弟的,可十三却明显只肯当君臣,而且近年来见他时越来越恭敬。
跟太后之间的母子之qíng也掺杂了很多别的东西。就像他在学着当个‘孝子’时,太后也在他面前做起了‘慈母’。
到现在,也就薇薇明白他的心意,坦然接受了下来。
不知怎么的,李薇发现四爷好像心qíng挺好的。那篓子里剩下的菜种,他去换了衣服后‘替她’全都种完了。又带着她在杏花村里摘了很多的huáng瓜、丝瓜、小青菜等时鲜蔬菜,说要回去做着吃。
午膳时果然就吃着他们亲手摘回来的菜做的huáng瓜球溜虾球,丝瓜镶ròu,蒜蓉青菜。
接下来四爷还陪她歇了个午觉,下午也不去看折子了,带着她去湖上坐了一回船,huáng昏时让人从湖里钓了鱼上来,就在船上用了晚膳,到八点多才从船上下来。
之后几天心qíng一直是晴空万里的样子。
等她见了弘昐就笑着说:“最近你阿玛心qíng挺好的,朝里是不是有什么好事?”
弘昐听了就像是看到了放糖的甜丝丝的炸花生米一样,一脸诡异的让她屏退左右,小声问她最近难道没听四爷说什么奇怪的事?
李薇一听就不安的坐直身,问:“什么事?”
“皇阿玛让我挑了几处府邸……”弘昐顿了下,可见后面的话不太好开口,“听人说好像是弘晖要开府了。”
隆科多只带了一二随从,腆胸突肚的从一处宅子里出来,待人上马回府,路边一人突然过来请安。
隆科多可认不出这人是谁,不过此时不是康熙朝了,自从他丢了九门提督的位子,在京里也许久没人肯买他的账了。
于是哪怕这人不知是谁,打量一下穿戴还像可以,隆科多就没赏他一道鞭子,还拱拱手道:“恕我眼拙了,您是……”
这人拱拱手道:“没想到这里能遇上佟三爷,佟三爷叫我富昌就行。”
一边跟着隆科多的随从眼尖,伏耳道:“这是孝敬皇后的哥哥,一等承恩公。”
隆科多这才想起来了,就是从那个把自己儿子给打废的五格手上夺走一等公的乌拉那拉·富昌。
他脸上的笑这下可热络多了:“久仰,久仰。”你们家的事可算是让爷笑话了好几个月呢。
富昌在乌拉那拉族中一直都是中不溜。在兄弟排行中上有大哥星辉,下有幼弟五格,他在中间从没得过什么好处。
他不想像五格那样再把头上的承恩公给丢了。
既然大阿哥让他来找佟三爷,那他就来。现在皇后没了,他和乌拉那拉族能依靠的只有大阿哥了。
阿哥所里,弘晖坐在书房里,想起刚才他跟乌拉那拉氏说他打算出宫开府时,她脸上的神qíng。
乌拉那拉氏一开始大概是想急得要越过身份问他,后来可能是想到皇后走后,他失了依靠才要出宫开府,神qíng就凄惶起来。
呵呵……
皇阿玛把他放在‘太子’的位置上,就是为了避免弘昐那五兄弟窝里斗。
只要有他在,弘昐的兄弟们就会聚集在弘昐身边,成为他的助力。
可是如果他脱下了这个‘太子’的光环,让弘昀等人的视线从他身上移开呢?
此时他也只是个失母的阿哥,没有亲兄弟的臂助,没有办过差事,没有爵位,连福晋都比不上弘昐。
没有他,弘昐兄弟几人真的能还跟以前一样吗?
弘晖站在书桌前写字。
一笔一画,都仿佛是当年皇阿玛亲手把着他写的似的。
皇阿玛,儿子不能再顺着你的意思做了。您不给儿子,儿子就自己去争,去抢,去夺。
没有人比他更名正言顺了。
他茫然的停下笔。
……到底从何时起,他成了皇阿玛眼中的弃子呢?
真是皇阿玛为女色所惑?
还是他真的不够格呢?
他明明一直是按照皇阿玛说的去做的啊。


☆、第476章

  弘昐在园子里待了两天就回去了。
——咱们顺其自然就好。
在他跟额娘说了弘晖要开府的事后,额娘这么说。
之后额娘就问起了关于弘时开府的事,“本来想把你们兄弟几个放到一起的,不过那样要迁的民居就太多了,你阿玛和我都觉得太劳民伤财,再说这样花的功夫也多。”推倒民居,起地基,盖宅子,这些统统都要重新来。
当然没有把一座旧宅子修修方便简单。
李薇道:“弘时也确实够大了,何况他总是在你和弘昀的府上赖着也不合适。开了府,他的先生也能一起住过去看着他。”
孝敬皇后大行,弘昐等人要守孝三年。这三年不能娶福晋,也不能生孩子。四爷也说明年的选秀取消,等下一次再选。
她对弘昐道:“不管弘晖开不开府,咱们都只能gān看着。这件事只能由你阿玛自己拿主意。”
不过弘昐会被这个传言吓一跳也不奇怪,连她听了都愣了半晌。
在弘昐他们纷纷开府出宫的时候,弘晖仍然能住在宫里这就是一个隐形的象征。
当然,她也猜不出四爷是不是就打算立弘晖当太子了。她只能让弘昐兄弟几个该办差就好好办差,该念书的就去乖乖念书。如果四爷暂时不用他们,那她就负责让他们不要心生怨言。
虽说她支持弘昐自由竞争,弘昐现在隐约表现也证明了他确实有这个心。
但关于怎么争,她从无头绪。
她能教给他们的一是对四爷忠心,二是不要反抗四爷,三就是顺其自然。
做好你们自己,做四爷想让你们做的一切,剩下的只能听天由命。
因为她只会这么做,她也只能这样教给她的孩子们。
再说这么多年来足以证明她的做法是对的,四爷并不是一个弱势的人。相反,他是遇qiáng则qiáng,遇弱则弱的人。
送走弘昐,李薇很快就把弘晖要开府这件事给抛在脑后。摆在眼前的是她升任皇贵妃后的第一个大节庆:颁金节。
以前这件事基本就是四爷做主,从宴客名单到席上吃什么菜喝什么酒,包括到园子里的客人们住在哪里,住几天这种事。
别以为所有来了的客人都能住上一夜。事实上每次能在园子里被留宿的一只手就能数出来,而在四爷的兄弟中,也只有十三爷和十四爷常有此殊荣。
其他像九爷,都要在下午四点前离席准备回京——晚了会进不了城门。
所以相当一部分客人在早上天都不亮就要起chuáng准备往圆明园赶,下午开席后吃上几口菜,喝上几杯酒,不等把席面坐完就要告退回去了。
坑吧?坑也要削尖了脑袋往园子里挤。
如果其中有人能在这短短的时间里被四爷宣过去说上两句话,那就是祖坟冒青烟了!
四爷每年宣进园子的人在整个京城的权贵中只是少数中的少数,但人都有趋向xing的,四爷就像个大灯泡,吸引着全京城的飞蛾。
李薇也是慢慢看明白的。每年的颁金节、万寿节和新年这几个大节庆,四爷宣进园子的自然就是他的宠臣,留在京城进太和殿磕头的自然就远离了中央。跟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尽力向中央靠拢是所有人的心愿。
于是,四爷不但将京里的权贵给分成了两部分,渐渐造成了让大家迫不及待的向他靠拢的趋势。
别人能进园子,他却只能留在京里对着空空的御座磕头。一年不急,两年呢?三年呢?
这可不只是不被皇上待见的象征,看早年的索相,如今的佟佳氏,不都是因为渐渐远离了皇上就落魄了吗?
这些人全都捧着炭火一样炙热的心向四爷,就算不向四爷,那也向着四爷屁股下的龙椅,皇上置高无上的权势。
他们自然而然的会想怎么才能让四爷开心,让皇上喜欢他们,能够在过节的时候被宣进园子里去亲眼看见万岁爷,对着万岁爷磕头。
反正从弘昐和弘昀嘴里听说的,弘昀这个贝勒封的可比弘昐轻松多了。

52书库推荐浏览: 多木木多 清穿 空间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