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日常_多木木多【完结】(604)

阅读记录

不料来人再来说,内务府这次还真没哭穷。马上就要过年了,他们现在都在忙过年的事,就说做衣服,那也要先紧着皇上、太后、皇后并贵妃这些主子们的衣服做。绣娘只有那么些,临时实在抽不出来人手。
五格听五格福晋跟他道:“内务府那边有衣服,不过只有个底子,镶啊绣啊的还没来得及。他们原本就是想等到过完年chūn暖花开后再来做这个,一是因为六丫头还在长身体,早裁了怕她长高不好办。二来,这些日子他们是先打箱子家具首饰那些东西。”
内务府的意思是,他们绝没有怠慢承恩公府的意思,皇后母族,又有个嫡长子,戴佳氏身份低没孩子宫里内外都知道,乌拉那拉家这位姑娘进去后是个什么造化还不知道,反正低不了。他们是真的腾不出手来。
承恩公府四处商借绣娘的事已经传开了,都说为了赶在过年前把乌拉那拉氏嫁进去,承恩公府火上房了都。
九爷在府里听说承恩公府四处借绣娘,先扔下句:“谁家这么傻啊?他们就不嫌丢人?”
十爷道:“就是乌拉那拉家。人家也没瞎借,就找几家亲厚的借了,也是悄悄的,就是不知道哪家的下人嘴这么不严把这话给漏出来了。”
九爷皱着眉毛嗑瓜子往地上吐壳,道:“……你说承恩公府是不是有别的打算?借绣娘借到满京里都知道,他们也不嫌丢人?”
“是别人想让他们丢人。”十爷嫌恶心坐远了点。
九爷招手让小狗子把地上的瓜子壳全扫了,道:“是啊,谁这么想让乌拉那拉家丢脸啊?”
那当然是贵妃家。
京里的消息传到园子里要慢一步,李薇知道乌拉那拉家借绣娘这屎盆子居然扣到她头上了,不过这个是纯流言,连反驳说理的地方都没有。
借着这个机会特意跑进园子里来请安的赵全保:“主子?”主子生气了?
李薇想了下,除了憋屈外也没别的办法,于是就扔到脑后了,道:“既然来了就明天再回去,也跟你的兄弟们说说话。”
只要是皇后一系不好了,那肯定就贵妃的错。
李薇让人传话回李家,最近少出门吧。她总觉得这流言可能是有心人散布出来的。明明在皇后被收走凤印,称病避居后,她又随着四爷住到了园子里,两边的火药味已经渐渐闻不到了。
好久没躺枪,突然来一回来挺不习惯的。
她没跟四爷提,结果四爷还是知道了,他笑道:“别担心,你要是保证不生气,朕有法子治他们。”
说完他就这么看着她,等她说话。
李薇想了下,猜道:“爷是打算封……封个人?”
四爷点头,“年氏。”他道,“年羹尧这人朕要用,但不想让他太狂了,打算压着些。这次他带兵确实有功,不过他出去前已经是偏将了,再升只能升将军,朕又不乐意,拖着不升也不行。”毕竟带兵抗击噶尔丹是事实,他也不能冷了众将士的心。
“升就升吧。”李薇道,“不过……”她眼睛也不看他,第一次不是在chuáng上开口:“爷不能……不能碰她……”说完脸就发烫了。
越是年纪大,越觉得这种话说不出口。好像一说就矫qíng了,就不够潇洒了。
四爷脸上一直带着笑,就等她说出口,柔声道:“朕不碰。”
他是当着她的面拟的旨,这时她才知道,他不是只封年氏一个,而是留在宫里的都小升一级。
武氏和宋氏都升为妃,分别是宁妃和恪妃。升妃后就能住主殿了,武氏就近住了咸福宫。而宋氏一下子被四爷支到了东六宫。
李薇惊讶道:“让宋氏去住东六宫?”东六宫里住的都是太妃,而且好像已经没有单独的宫殿了。
太后住的永和宫一直空着,成太妃被淳郡王接出去后,延禧宫归了密太妃。承乾宫住着佟皇贵太妃和宜太妃,钟粹宫住荣太妃,景仁宫住惠太妃。这里头只有宜太妃最可怜是跟着人挤着住的。
四爷道:“朕打算让老三把荣太妃接出去了。”
一是老三自他登基后一直还算懂事,二来也该是时候把东六宫给收回来了。
接太妃当然不能那么快,只是先这么说着。等过完年,荣太妃被接出去了,宋氏才能搬到东六宫。
不过现在她也要先从长chūn宫搬出来,暂时住到了储秀宫。
四爷拟旨下发,剩下的事都是李薇在盯着。赵全保也不得空闲,第二天就匆匆回宫去了。由于园子与宫里消息不能做到立时传递,所以李薇这里让人排好行事历送回宫,让宫中的人就照行事历来办。
李薇这里与宫里三四天通一回信,就听说武氏很快搬进了咸福宫主殿。
“是年贵人cao持的呢。年贵人实在是能gān,事事都周到妥贴。”来送信的是赵全保收的小徒弟二保,好好一句话让他说来总是引人发笑。
年氏成了贵人,倒是很快走马上任了。长chūn宫里跟她一直争风斗气的苏答应仿佛是偃旗息鼓了,跟长chūn宫一样闭门不出,也听不到她的消息了。
二保说苏答应天天去长chūn宫小佛堂念经捡佛米:“一捡一整天,她也不怕把腿给跪废了?”二保小人一个,一皱眉特别可乐。
宋氏也是在年贵人的安排下已经从长chūn宫搬到了储秀宫。
“年贵人实在是能gān呢,我瞧着她都像是把恪妃娘娘从长chūn宫里抢出来的,也没人催她,生怕显不出来似的。”
李薇听他说这些跟说书一样,就知道这是赵全保特意jiāo待的。大概人人都以为四爷突然大封后宫,她肯定会不高兴。
连弘昤和弘昫都在她面前转好几天了,弘时特意从弘昐的府里搬回了园子里,问他弘昀那边的事忙完了?他不在乎道:“让他自己gān去吧,我都快成他的师爷了,什么琐碎事都推给我。”
然后天天围着她:“额娘我给你讲讲外头的戏本子吧?你不知道可有意思了!”
宫里的戏本子还是比较规矩的,应该说不那么三俗。
弘时可能是在回来前专门去找人问的,不知道他背下了几本,几乎都是老爷偷儿媳,少爷偷丫头,嫂嫂跟小叔子偷qíng,还有大家闺秀流落青楼这样的故事。
连四爷都听说弘时特别背了戏本子回来陪她,笑道:“这下他们可要怨朕了。”
然后他不动声色的就给李家升官了。李文璧已经是直隶总督了,掌直隶、山东、河南三地。听说只是师爷就带了二十多个。
李家以前是轻车都尉,四爷给李家找的理由是李文璧这次升任直隶总督后,盖了个青云书院,倡导学子向学,为国选才有功,所以升至一等男爵。
李薇听说四爷让人拟旨时居然没人反对,她担心道:“是不是因为弘昐他们……”因为她生的孩子多?
四爷笑道:“是你阿玛确有奇功。他在州学和府学都设了青云道,共九阶。贫家学子不管是哪里人,只要进书院后就可以自荐入青云道,只要考中就有银子拿,能通过学院的考试也有银子拿。”
奖学金。
她记得这是以前她跟李文璧说的,虽然资助学子是风气,在向学之地常有这样的,有些书院不但不收学子的钱,还会给些补助。但多数都是自动自发的。
她当时就说施舍会让某些心气高的学子不愿意接受,不如就表示考到什么秀才啦就给银子,明码标价(被李文璧说有rǔ斯文)。大家也不会觉得受伤害。我有这么优秀,我就能得到这些奖赏。
四爷看她神色有异,惊讶道:“你还记得?”
他拿出李文璧的谢恩折子,李薇看到上面写着:臣女四岁时游戏之言……
四爷叹道:“薇薇小时候真是十分的灵秀,弘时和弘昤的早慧都是像你。”
那你叹什么气?
李薇不解的看着他,半天明白过来,他叹气大概是: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她当然不可能跟弘时和弘昤这样的真·天才比脑袋。


☆、第454章

  三爷的脸都笑开了花,亲自拿着请旨奉养荣太妃的奏折送到圆明园,然后生生缠了四爷一整天。明明四爷都接了他的折子了,道等你家里收拾好了,再让荣太妃在宫里过个年,明年就让你接走你额娘。
四爷跟李薇抱怨:“老三真是啰嗦,朕一早就跟他说清楚了,他就一个劲的说臣惶恐。朕是老虎吗?会咬人吗?”
李薇只能笑着安慰说这是因为四爷龙威日盛。
四爷被顺毛顺得很开心,之前他很委屈,施个恩而已,还是拖了好几年的,结果好像三爷都有些不敢接了。他真有这么刻薄寡恩?还是薇薇说的好,是他帝王的威严日渐加重而已。
其实李薇能理解,三爷最近确实有些被馅饼砸晕头了。先是世子的事,他从四爷登基后出孝就开始年年上折子,后来发觉四爷有卡他的意思,连忙收敛些,瞧着四爷心qíng好了才敢提一句,前前后后也有十年了,结果今年不只是世子,连荣太妃都能出宫了,他可不是要‘受宠若惊’吗?
最要紧的是他这两年可没立什么功劳。
所以当四爷让十四爷去当宗人府宗令时,三爷第一个上折子说:好!万岁英明!十四爷当宗令真是太合适了!
四爷拿着三爷这封火速递上来拍龙屁的折子半晌无语,哭笑不得的放下,对十四道:“既然老三都说你合适,你就试试吧。”心里也对三爷的战战兢兢释怀了。
宗人府宗令一职该给谁,四爷之前一直在犹豫。盖因人选有四个。
十三爷要不是接了九门提督,这宗令原本应该让他来做。
另外还有三爷,四爷登基后这么些年,三爷一直在府中闲置,近来四爷也是打算给他寻个活儿gāngān,毕竟三爷也算是铁杆的四爷党了,自从四爷登基后从来没唱过反调。宗令也算是宗室的头了,三爷的个xing他也清楚,绝不会带着宗室给他找麻烦。
最后就是十五。十六早早的过继到安王府成了郡王,他却现在还是个光头阿哥。四爷不是不想用他,只是拿不准宗令一职是不是对他来说太高了?寸功未立就做宗令,他怕他压不住宗室,反倒成了摆设。
可是十四领这一趟兵回来之后,四爷竟然一时找不到合适的位置放他。再加上年羹尧的请功折子一上,四爷就必须找一个不赏十四爷的理由,不然就成他打压兄弟了。
yīn错阳差之下,这宗令一职就只能给十四了。
不但如此,四爷还让十四享亲王俸禄。一口气把十四给提了起来。
京里现在最热门的就是十四爷了。
吓得十四爷不敢回京,传话到府里:“谁的帖子都不接,礼都不收。让福晋看紧门户,别让小鬼给摸了门。”他自己赖在园子里,天天捧着书煞有介事的教导弘昤,盯着弘暟的功课。
四爷拿他没办法,自己的亲弟弟,只能勉qiáng收下这个不请自来的先生。

52书库推荐浏览: 多木木多 清穿 空间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