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日常_多木木多【完结】(5)

阅读记录


苏培盛今天让张德胜过来就是因为昨天晚上,四阿哥明显用膳用的不香,福晋刚进门才半年,可能还没摸准四爷的脉。晚上这顿倒好说,早上出门前是必定要吃点实在的,还不能费事。

他就jiāo待张德胜,看李格格那边有什么吃的先端过来顶一顶。四阿哥的院子里,还就李格格屋里的吃食让四爷满意。

大概是两个人口味相近。

所以张德胜在专放四阿哥院里主子吃食的这张桌前问过来了,小太监指给他看,这是宋格格屋里的,这是李格格屋里的。

张德胜哦了一声,指着那一小碟流油的咸鸭蛋huáng说:“我看这个不错。”

小太监都不用他说第二句的,直接拿出来放进四阿哥的食盒里了,顺便还搭了一笼蒸饼。

“李主子最爱这个包着这咸鸭蛋huáng吃。”小太监还多嘴解释了一句。

张德胜就笑纳了,又看着另外两盘青翠碧绿的菜问,“这是什么啊?”

小太监肚子里骂他瞎眼,嘴上笑道:“这个是huáng瓜炒jī蛋,这个是清炒芹菜,那一盘是黑木耳拌元葱。都是李主子爱吃的。”

张德胜一盘没拉全要了,最后连李格格的绿豆百合粥都要了一瓮走。

等他走了,小太监哭丧着脸跑去找刘太监了。

“刘爷爷,你看这可怎么办啊?”李格格的食盒里只剩下一份粥,一笼象眼小馒头,一碟乌梅糕,一碟香油咸菜丝了。

刘太监也有些犯愁,他多做的那几盘确实是给四阿哥预备的,但是没想到张德胜这么不是东西,一盘都没给李格格留。

“赶紧的,再炒几盘!这么着送过去也太难看了!”他一声令下,小太监飞奔去厨房传话,再奔回来说:“怕是来不及了啊!要不,先用别的的盒子里的菜?”反正菜都一样,换几个别的院子里不起眼的主子的菜也没什么。

刘太监看看天,摇头道:“不用,来得及。李主子叫膳都晚。”

果然,等到菜都炒好了,李格格那边还没叫膳,刘太监直接唤了个小太监把食盒送过去了。

小太监提着食盒进四阿哥院的时候,送完四阿哥回来的石榴刚好看到,见服色这小太监不是院里的,手中提着食盒直接往李格格院里去,心道难道是膳房的?

不由得不平的撇撇嘴。别的院里的主子都是自己去膳房提,连福晋也不例外,李格格这边居然是膳房紧着巴结。

可回到正院却一个字也不敢提,因为早上四爷用膳用得多,蒸饼包着咸鸭蛋huáng足足吃了两张,绿豆百合粥也进了一碗,三盘菜,清炒芹菜、黑木耳拌圆葱、huáng瓜炒jī蛋都吃了不少,黑木耳拌圆葱更是快吃完了。

福晋高兴极了,福嬷嬷更是让人拿了银子去赏膳房的人。

屋里气氛正好,她进去时福晋还在说四爷下次再在正院用膳,jiāo待膳房必要有这道黑木耳拌圆葱。

见大家都在说笑,石榴想了下,把刚才那点事都咽回去了。不过是小人巴结李格格罢了,说了又能怎么样?只是让福晋白生场闷气而已。

☆、第 3 章

  四阿哥坐到上书房里时,外面的天还没亮。

师傅来之前他们要先温书,一群兄弟开始摇头晃脑的背那一百二十遍。四阿哥嘴里背着,心里却想起了刚才的早膳。

他从小到大用的膳从来都不是自己点的。

小时候是奶嬷嬷和主管太监点膳,他们给什么他吃什么。在皇额娘那里时,也是皇额娘给什么他吃什么。

比较起来,奶嬷嬷和主管太监点的东西比较齐全,而且几乎都是一样的。有蛋有奶有ròu,有饽饽有饼有糕。而且奶嬷嬷是江苏人,年纪也比较大,口感偏甜软。他小时候奶嬷嬷最爱给他吃猪油白糖馅的元宵,大概是觉得小孩子就爱吃甜的吧?

主管太监可能觉得阿哥都爱吃ròu,所以每顿必有ròu,而且是大块的ròu。

只是制式的膳食看久了就失去了胃口,后来他再看到那相似的膳桌就半饱了。

皇额娘给的东西更jīng细些,一样点心七八种料都是少的。

就是再jīng细的东西,吃到嘴里也就两种味:好吃的和不好吃的。反正他是吃不出来放了珍珠粉和加了茯苓粉有什么区别。

只是皇额娘给的,他总要表现出感激涕零和从来没见过的新奇。时间久了,他对能讲出一大通来历的菜也没有兴趣了。

等搬进阿哥所后,苏培盛多少会看些脸色,所以他的膳桌上一些他不爱吃的东西渐渐都少出现了。

可是苏培盛太绝对,他今天嫌羊ròu做的膻了,到明年膳桌上都不会有一块羊ròu。

四阿哥心里暗暗骂他蠢,不知变通。

于是qiáng迫自己不露出喜好,吃到什么都是一张脸,免得这蠢才把膳桌都搬空了。

等额娘给了格格后,他又开始跟着格格们的口味用膳。宋格格温驯的几乎没有脾气,喜欢甜辣的菜式。可大概苏培盛指点过她,所以她那里的膳桌总是显得很奇怪,要么寡淡的没有一丝味道,要么清淡的跟和尚吃的一样,她自己爱吃的甜辣味的却再也没吃过。

后来他偏爱李氏时,宋氏开始吃李氏同样的东西。等福晋进门后,她就开始跟福晋吃的一样。

福晋的口味如何他还不知道,因为福晋用膳总让他想起奶嬷嬷和主管太监,每次都是一大桌,上面什么东西都有,几乎看不出任何偏好。

所以,今天早上在膳桌上看到huáng瓜炒jī蛋、清炒芹菜和黑木耳拌圆葱,还有旁边那一小碟的咸鸭蛋配蒸饼,他就知道这不是福晋的菜。

他看了一眼苏培盛,他的头都快低到胸口了。

哼。

这估计是李氏的菜。

是她孝敬的?

不会,她不会这么大胆刺福晋的眼。

那就是苏培盛自作主张了。

虽然有些不快,但这顿早膳确实用的舒心多了。不然看到福晋那一大桌的东西他就没有一点胃口,这一早上的书可真撑不下去了。

一开始,李氏侍候他也不是多得他的意,只是有一次,李氏背着他吃了一顿烤羊排,吃得上火嘴里长了口疮,连喝水都疼,足足养了半个月才好。

他不爱吃羊ròu、牛ròu,嫌味儿膻。这事院子里的人都知道,苏培盛肯定早就提醒过侍候他的这些格格了。所以他在院子里足有好几年没闻到过羊ròu味了,更别提还有人敢吃。

李氏吃了羊ròu受了半个月的罪,他也半个多月没去找她。那时福晋还没嫁进来,院子里就她和宋格格两个人。

宋格格的风头渐渐盖过她,可他却慢慢发现,李氏并没有忌口。

他有很多不吃的东西。牛ròu、羊ròu、鸭ròu,这些他都不吃,猪ròu是嫌脏,鱼ròu是嫌腥。但他也不是绝对不吃,比如冬天时他就很喜欢喝枸杞羊ròu汤。可下头的人太紧张,就以为这些东西他是一点不沾,结果不但他的膳桌上看不到,院子里的下人们也不吃这些了,是怕沾到味儿让他生气。

可李氏从来没在乎过这个。

四阿哥也就在她这里可以很自然的偶尔一饱口福。

去年元宵节时,他在她那里吃了一小碗猪油白糖馅的元宵,几乎让苏培盛吓掉下巴。大概在贴身太监的眼中,他是为了避免给人留下有所偏好的印象而不拒绝那碗元宵,只有他自己才知道,真的再次吃到熟悉口味的元宵时,他才发现他没有想像的那么讨厌它。

相反,那碗元宵让他回忆起了早已离宫去世的奶嬷嬷。

他知道很多人都在猜测他看重李氏的原因,但对他来说,李氏的自在是他最看重的品质。她守规矩,懂事明理,但在这之外她并不过分拘束自己,相反,她在界线之内总是尽qíng享受的。

比起总是学人的宋氏,看不出偏好的福晋,他当然更喜欢和李氏在一起。在宫里生活,努力或者是必要的,但自在才是最重要的。李氏限于出身或许不会走的太远,但她绝对能比福晋和宋氏都更适应在宫中的生活。

四阿哥院里,李薇直到天光微明才起身,这时也才不过六点出头,可四阿哥已经走了两个小时了。

玉瓶早就把洗漱用的热水和早膳放在茶炉上,见她起来了就立刻带着两个小丫头端着铜盆热水进屋来,一边侍候她起chuáng一边道:“四爷不到四点就走了,听人说四爷在福晋那里早膳用的很好呢。”话里有些发酸。

在玉瓶看来,福晋那里供应好,好东西当然多,四阿哥喜欢多正常啊。

李薇打着哈欠起来,只穿了一件单件的柳叶青旗袍,里面一条绸裤,也不肯穿花盆底,“反正在屋里呢。”她这么说着,穿上一双软底缎鞋。

玉瓶摆上早膳,把白粥和咸鸭蛋摆在她面前,小心翼翼的问道:“不去福晋那里坐一坐?”

李薇一愣,问她:“我上次去是什么时候?”

玉瓶马上说:“初九,四天前。”不等李薇说话赶紧又接了一句,“听说宋格格天天去呢。”

言下之意,人家都知道巴结福晋,你也不能太懈怠了。

李薇以前没穿越前老听说格格侧福晋每天都要去找福晋请安,穿过来了才知道其实没这个规则。

也不能说没有,应该说本来有。小时候在李家,请来的嬷嬷教规矩时,确实教了要每天去找皇后请安,小位份的像答应贵人之流还没这个资格呢,至少要嫔才有荣幸每天见皇后一面。

但进宫选秀时,宫里嬷嬷说的就完全是另一回事了。因为宫里没皇后,自然就没有向皇后请安一说。而宫中主位们倒是每天都去陪太后说话,不过那就纯粹是为了尽孝心,不是规矩,能去的人都是宫中绝对有脸面的。

因为宫里是这样,京里满大臣家如何李薇没见过,倒是自从她进阿哥所以后,听说太子妃和三阿哥福晋都没有让格格们天天请安问好的规则,自然四福晋进门后也没添上这一笔。

李薇倒也明白为什么连太子妃都不敢现在就摆出准皇后的谱,宫里的妃子们可是都盯着太子妃呢。既然太子妃都没摆这个架子,往下的阿哥福晋们自然也不会显摆自己家里比后宫、太子妃那里都更有规矩。

但要说低位份的不必去找高位份的也不对,宫中四妃每天都有不少人去巴结的。小妃嫔们托庇在高位份的妃嫔之下,不但日子能更好过,也能得到更多见到皇帝的机会。

于是阿哥所里也是一样的做派。

宋格格每天都去见福晋也是为了表个态。李薇一开始也跟宋格格一样,可福晋也只是把她们留在偏厅喝茶,七八次里也未必见她们一次,是标准的冷板凳。

52书库推荐浏览: 多木木多 清穿 空间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