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日常_多木木多【完结】(480)

阅读记录

  十三正觉得刚才跟万岁之间的气氛很糟糕,马上顺着四爷的话道:“臣弟一听这口水都要流出来了,记得以前在宫里时,最爱吃额娘宫里的茶叶蛋。”

  在阿哥所里吃东西都要听管事太监和嬷嬷的,也就是去章佳氏的宫里时,有额娘护着能趁机加个餐。

  章佳氏也知道儿子这个年纪容易饿,点心这东西也吃不饱,就总从自己的份例里省出一碟包子半碗羹的专门留给他。

  提起当年还在宫里时的事,四爷也不免怀念。

  晚上回来他就跟李薇说起了十三当年的事。

  她都不知道,四爷居然记得那么多十三爷早年在宫里的qíng景。不过常常都是夸一句十三,骂一句十四。

  他沉浸在好哥哥的光环里,她就只负责应声。

  突然,他冒出来一句:“十三心里还是记着他额娘的。”

  李薇应道:“大概是因为敏皇贵妃没享过儿孙福,十三爷还没来得及孝顺她就走了,所以十三爷才一直这么掂记着。子yù养而亲不待,大概就是这个道理了。”

  她正想把话题往宁寿宫转一转,最近四爷有些忙,已经好几天没去宁寿宫了。

  四爷念了两遍‘子yù养而亲不待’,坐起身叹道:“是这个道理啊。”

  李薇赶紧趁机提起了宁寿宫,说太后娘娘也觉得jī蛋酱好,宁寿宫的御膳房还把这酱包进饽饽里,太后吃得直说万岁也一定喜欢呢。

  四爷你了不?这是太后想请你吃饭啊。

  四爷表示很了。他第二天就去找太后用晚膳了。

  宁寿宫的御膳房果然送上了填沙拉酱的饽饽,她吃着觉得很像大号的奶huáng包。

  就是一吃老往下滴,所以只能先咬个口子吸里面的汁。

  一顿饭用得宾主尽欢,太后和四爷互相让菜,因为大家都是各人面前一张小桌,没坐一张大桌围着吃,所以都是太后吃着个好的了,道‘也让万岁尝尝’。四爷吃着这个好,就说‘还是皇额娘这里的厨子好,赏他’。

  李薇和皇后坐在下首陪着。

  等用过膳,上茶大家坐着消食时,四爷特别认真的跟太后商量要把敏皇贵妃,十三爷的亲额娘,给送到康熙爷的身边去躺着。

  屋里一时静的吓人。

  李薇几乎以为自己的耳朵听错了:我的四爷不可能这么二!

  但四爷真的就是这么想的,他还在太后面前抒发了一大串他对十三是多么的爱重,多么的信赖,所以十三的额娘就是他的额娘(不是这个意思),他就像敬重自己的额娘(如太后)一般敬重敏皇贵妃。

  就见太后嘴角的笑越来越小,越来越小,最后小到看不见了。

  她放下茶碗,方姑姑一脸紧张的站在她身后。

  太后轻轻点点头,道:“万岁说的是。唉,一眨眼章佳妹妹都已经离开这么久了啊?”

  太后顺着四爷的话也回忆了一会儿章佳氏当年的音容笑貌,表达了她对四爷这个决定的支持和肯定,然后就说‘太晚了,万岁明天还要忙正事,我就不留你们了’。

  把他们仨给扫地出门了。

  回了养心殿后,四爷还沉浸在‘他是个绝世好哥哥’的光环中不能自拔。李薇炯炯有神的陪着他洗漱更衣直到上chuáng,却实在找不出该在此时说的话。

  她想提醒他一下,太后生气了,不快了。

  可他现在正高兴呢,打击他合适吗?

  而且,他知道太后生气了,会照正常人反应去给太后赔罪还是起逆反心理,这都说不准啊。她总觉得后者的可能xing更高。

  她在这边辗转反侧,斟酌该怎么开口。

  另一边,四爷也在得意的想。曹家不过使了几两银子就一个劲的使唤十三,朕这般厚待十三,他日后当再也不会替那些人给朕讲qíng了。

  349、蜕变

  隔了几日,仿佛没听说四爷在朝上提起要把十三爷的额娘改葬到康熙爷的身边去,李薇悄悄松了口气。

  四爷也对她说:“朕问过十三了,他把这事给推了。朕也不好勉qiáng他。”说完对她来了句,“这下放心了吧?”

  他轻轻叹了口气,握着她的手低声道:“最近在宁寿宫受气了吧?”

  “没有。”李薇道,太后一点都没提起来。“娘娘还是向着万岁的,不但没再提起,还对我说章佳氏早年侍奉先帝十分恭敬,何况又有两位公主抚蒙。”还都早夭。

  太后的意思是,哪怕只看在章佳氏和那两位早逝的公主的份上,随葬先帝也是敏皇贵妃当得起的。

  说来说去倒成太后说服她了。

  这些日子她和皇后都常去宁寿宫,到最后却发现根本没有她们发挥的余地。

  太后把所有的话都说尽了,说得滴水不漏。说得都让李薇佩服,这才是侍候先帝一辈子,不曾犯过一个错的德妃。

  四爷听她说完后却似乎有些失望,只是轻轻哦了声。

  这些日子,他常常陷入深思中。

  修仙的书不再看了,戏本子也不再翻了。甚至回到东五间后,奏折等公事也不再带回来继续gān。

  取而代之的是康熙爷批阅的奏折。

  满屋都是奏折,明huáng色的缎皮,茶色的纸皮,蓝布的不知道是什么皮的。堆得到处都是。苏培盛等太监都不许进屋侍候了。她带着玉烟过来时,只有她能进去,玉烟都被拦在了外头。

  连她进去后看到这一屋子‘宝贝’都动也不敢动了。

  四爷捧着折子看,看完就想。她还奇怪他怎么不做笔记,要知道他是很爱做笔记的。结果看了半个月后他就开始做笔记了。

  其实更像是读后感,写起来都是长篇大论。

  写完自己还看,看着看着有时就叫人点火盆来烧了,然后铺纸再写。

  见他如此,她小心的问他是不是最近她别过来的好?

  四爷还怔了下,道:“你在这里陪着朕挺好的……”说完,他反应了下,走到门前看庭院里已经开始泛huáng的树叶,恍然道:“都已经是深秋了……”

  李薇顺着他说:“是啊,最近都换上葛衣了。”

  他点头,回身嘱咐她:“过年时事qíng多,你这些日子忙的话就不必两边跑了。”

  李薇:“……”

  ——她想说万岁您还忘了一件事。不是颁金节,不是过年,甚至不是您的圣寿。

  而是该除服了。

  她这么一说,他更愣了,好像一时不知今夕是何夕。

  等取来行事历和礼部、内务府等处送来的请示除服将近的折子时,他才想起来。

  “朕都忘了。”他道。

  他这几天里过的既快如瞬息,又漫长的像是隔世,看着这些折子都觉得好似过了好几年。

  除服这件大事,四爷只好让人先把这些折子都收起来,他亲手做了很多书签和小条子,或夹或粘在他的读书笔记上,然后全都收到放摆在东五间书桌旁边的一个大立柜里,huáng铜的小钥匙就收在他的荷包里。

  幸好,在四爷批了折子后,前朝后宫早就忙碌起来了。四爷虽然想起来的太晚,但各种祭礼啊人员啊名单啊都准备好了,他到时只要出场就行了。

  礼部等也都给皇上发了行事历,指点他在哪天,哪个时辰,到什么地方,做什么,跟他一起参加仪式的人都有谁,大概会耗时多久等等。

  一拿到关于大礼的行事历,四爷又犯毛病了,只人员一项就又删又改,谁站在哪里,排在第几行第几位,离他多久,错一步半步等等。

  李薇已经明白他就是这个xing子,他这样才慡,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仪式进行了一天,天还没亮就开始,下午四点时就结束了。她回到永寿宫时是五点。可是真心累得连话都不想说,脱了衣服就倒在chuáng上,一路睡到了养心殿来喊人。

  民间不管是红白事都要请客吃饭,不过平时上坟就不用请大客了,但自家人要坐下来用顿饭。

  四爷就把吃饭的地方定在了宁寿宫,除太皇太后就住在宁寿宫里要参加外,宜太妃等都是赏了一桌席面,人就不让过来了。

  开席后,太皇太后用过一杯酒就起身说今天太累了要回去休息,让大家继续不用管她。

  李薇她们才刚刚坐下又要赶紧起来恭送。

  太皇太后是这里最大的,她要走就真走了,太后做为儿媳亲自送太皇太后回屋后才回来。在这段时间里,李薇等人可以归座,可以喝酒,但不能动筷子。

  李薇坐得比较靠前,皇后居左她居右。四爷给排得座位是皇后那边是三福晋到九福晋,她这边是十福晋到十四福晋。

  郭罗络氏没进来。

  说从今往后都要这么坐。

  这个座位还是安排得很科学的,一边五个一模一样,皇后那边的除了三福晋跟皇后之前有些jiāoqíng外,其他都是闷葫芦。李薇这边jiāoqíng好的兆佳氏和完颜氏都坐在后面,排在前头的十福晋除了一开始问了好之后就一声不吭了。

  这么着她就觉得自在多了,坐下后见没人能越过十福晋靠过来真是庆幸了不少。

  日后大典礼时都就这样就更轻松了。

  平时在永寿宫里应酬jiāo际还行,大典礼时累得像狗一样,真心是不愿意再多笑一下,或多说一句话的。

  果然只要四爷cha手,那就妥贴得不得了。

  太后大概也是在后面洗漱了下,出来后连衣服都换了,让他们不要拘束。

  可人人都穿着大礼服,这不是说说就能不拘束的。

  就她现在抬个手臂都觉得胳膊里别着条钢筋呢,连打弯都难。

  太后归座后,前头四爷又晋菜过来。

  给底下人送菜叫赏,给太后送菜是孝心。

  所以只有太后坐着,她们都要站起来恭迎四爷给太后送孝心。

  让李薇惊讶的是,四爷送来的菜,太后只是一样挟了一筷子,剩下的就一直在吃边边角角的菜。侍膳的宫女听太后的,一直都在布角落里的菜。

  凉菜过,热菜过,汤过,面点过。

  这个宴会吃的纯粹是熬过去的,李薇没吃多少东西,一看太监来换膳桌就在心里算这是吃到哪里了。

  等最后一道面点撤下,再上茶来后,她真心松了口气。

  殿中的人估计也都差不多。就连坐在上首的太后都是端起茶来轻轻抿了一口就放下,淡笑道:“晚了,我就不多留你们了,日后常进来陪我说话。”

  众人放下茶盏,齐声告退。

  李薇是随众人一道退出去的,皇后留了一步。

  不过她在外面上肩舆时看到皇后也出来了。

52书库推荐浏览: 多木木多 清穿 空间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