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日常_多木木多【完结】(461)

阅读记录


挑了个吉日,李薇从翊坤宫搬进了永寿宫。

  只是从后面挪到前头,行李什么的早就都搬过去了。她会在今天郑重其事的‘搬’过来,都是因为四爷。

  早在几天前,他就跟她说最近有两件喜事要办。

  一是十三爷就快要回来了,二是她搬宫的大事。

  前一个她可以理解,当即就让人去怡亲王府送信。后一个……真的有这么重要?

  但四爷表现的就是这么重要。他不但让钦天监送来选好的吉日,亲自圈选了一个,甚至还让张起麟来亲眼看着她搬。

  “奴才这就回去了,贵主儿如果有什么话,奴才可以带给万岁爷。”张起麟笑着说。

  李薇把准备了几天的话说了出来,她端端正正的对着养心殿行了个大礼:“万岁大恩,臣妾难报万一。”

  这番作态十分合适。就算是形象工程,有时也是必须的。

  至少她这样一来,张起麟看着就感动了(真假不知),他也端正的对李薇行了一礼,正色道:“奴才一定把贵主儿的话带给万岁。”

  李薇客气的请他慢走,让赵全保去送。回屋就准备把身上这一套给脱了。

  玉瓶和马佳氏一起进来侍候,人人脸上都是合不拢的笑。“主子,大家还没过来给您磕头呢。”玉瓶说。

  李薇想想这也省不了,先把头上的几根大钗去了,再出来受了众人的礼(宫女一遍,太监一遍),说了中午一人赏一道菜,皆大欢喜。

  回屋没停一刻,汪贵人和耿贵人来贺喜了。玉瓶听了就皱眉,让通报的人先等等,进来对她说:“主子要是不想见,我就去让她们先回去?”

  马佳氏连忙说:“要我说,主子还是要去见见的。今天来的人只怕是不少。”

  正如马佳氏所说,一天下来东西六宫的人都来遍了。除耿氏等人是亲自来的之外,长chūn宫派人赏了两个梅瓶,太后赏了一盒藏香。

  李薇不得不忙着谢恩回礼,长chūn宫是她亲自去的,太后那里,她让额尔赫跑了一趟。

  上次太后生病,好了之后就跟西六宫疏远了。听说长chūn宫好几次一大早去请安都被拒之门外,相当不给脸。

  宫里本来就没有请安问好的规矩,不管是给太后还是皇后。

  先帝那会儿后宫皇后缺失多年,多少有点礼崩乐坏的滋味。再加上当时的太后,就是如今的太皇太后,先帝并不怎么乐见妃嫔们去讨好她。

  不是说太皇太后当时在后宫里是个没人理的小可怜,有先帝孝顺比什么都qiáng。但除先帝外,后宫妃嫔等都刻意的跟太皇太后保持了一定的距离。

  当时先帝后宫中所有的联系都是先帝。是先帝做了太皇太后与后宫妃嫔之前的桥梁,像个好儿子好丈夫那样,做婆媳之间的润滑油。

  而不是反过来,由媳妇们孝顺婆婆,来让先帝没有后顾之忧。

  如果在平民家庭,媳妇未必会这么孝顺。但这是皇家,妃嫔们都要玩命的往身上套美德,怎么会让先帝这么‘辛苦’?

  但先帝显然是愿意这么辛苦的。

  太后就曾经在闲聊时说过。那时是新年,太后那里坐满了人,自然有人问要不要去给太皇太后请安?

  太后就笑道:“太皇太后爱清静,不爱一堆人围着她。”

  等无关的人都走了,只剩下自家人时,太后就解释了下:“太皇太后只说蒙语,以前先帝在时,我们跟太皇太后说话都是由先帝来传话,太皇太后跟我们说什么,也是让先帝说。先帝不去时,太皇太后也不乐意我们太多人过去。后来宣太妃搬进去了,我们跟太皇太后说话才方便点了。”

  所以当先帝去世之后,太皇太后跟太妃们之间的jiāo往就变得很少了——语言不通就是个大头。何况当时讨好太皇太后还有个先帝的原因在,当今万岁自有亲额娘,他们讨好太后就行了,太皇太后继续供着呗。

  既无jiāoqíng,也无必要。太皇太后那里彻底冷清了下来。多亏四爷也是时常看望,还有太后和宣太妃与太皇太后同居一宫,衣食住行都无人敢怠慢。

  李薇也是最近才明白的。先帝当时真的把后宫给全都攥在手心里了。太皇太后和太妃们都要靠他,四爷等儿子和太妃们之间也要靠他来牵线搭桥。

  没有先帝,后宫里简直就是一盘散砂。太皇太后成了纯摆设,太后和太妃们各自抱团。

  由此可见先帝是多么厉害的一个人物。由后宫可知前朝估计也差不多。

  四爷曾经感叹过,他的兄弟们虽然难办,但好歹都没联合到一起,而是各自为政。连亲兄弟都分道扬镳。比如老五和老九,比如他和十四。

  他这么说只是纯感叹,李薇却从最近的体悟中猜测,这其实也是先帝做法的后遗症?

  但她却没把这话跟四爷说。

  四爷不像先帝还好,他要是跟先帝似的,后宫就算了,她在后宫又不打算jiāo朋友。他要是把她的儿子们给搅散了,让他们跟四爷和十四似的,她去哪里哭?

  太后其实跟西六宫没矛盾,这个矛盾是先帝朝和四爷jiāo接引发的连锁反应。太后这里已经算是反应慢的了。

  换了个新皇帝,前朝后宫都有很多人不习惯。

  四爷刚登基时,他与太后都被这巨大的惊喜给震住了,长久以来母子二人间的生疏和隔阂都冲散了。

  但到了雍正元年,四爷越来越像个皇帝,他对旁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时,周围的人都不得不开始适应改变后的他,太后的适应就显得有些疼痛了。

  李薇把自己代入太后想像了下,以前四爷不但做为她的儿子要孝顺她,还要尊敬做为先帝妃嫔的她。

  而现在先帝已逝,四爷成了九五至尊,天下第一人。

  太后因先帝而尊贵,当失去先帝后,她已经失去最大的倚仗了。四爷孝顺她可以,不孝顺,或者不够孝顺,都没有人能指责他。就像四爷拿太后来刷孝子,外面的人都会顺着四爷的表现去夸奖他,太后本人肯定不是滋味。

  太后从看丈夫的脸色变成了看儿子的脸色。

  她肯定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在她调整好自己以前,估计跟四爷还有得磨合。

  所以,李薇肯定不愿意把脸送上去给太后打。明知这矛盾解决不了,她何必充圣母呢?让额尔赫去是因为太后不会给孩子难堪。谢个恩而已,一会儿就回来了。

  果然等额尔赫回来就说在太后那里一切顺利,私底下叫跟她的嬷嬷来说,说的也是一样。

  “太后极疼爱二公主,一见就拉到身边说话呢。”嬷嬷笑着道。

  李薇算是放心了。

  她跟四爷提过,暂时想避着点宁寿宫。他点头说:“最近你也忙,少去也可以。”

  至于皇后不停的去让太后打脸,四爷没提,显然是不打算管的。

  如果他要管,肯定会提醒暗示皇后别再去了,那打的不只是她的脸,也有他的脸。

  有时李薇很同qíng四爷,她觉得他的理想乡永远不会到来。就算他现在是皇帝了也做不到。可当他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了,就会要求身边的人也一样做到。

  这太难了。

  等搬宫的事都告一段落后,已经是huáng昏时分了。

  李薇发觉今天这个时间了,养心殿还没有派人来。等她想起来问问玉瓶时,才看出来玉瓶他们已经着急很长时间了。

  因为今天中午四爷就没有赐膳。

  李薇失笑,玉瓶却是实打实的担忧:“主子,平常万岁就常常赏菜给您,今天的好日子,怎么却……”

  李薇摇头,安慰她道:“只怕是万岁那里一时忙得分不出jīng神来,别想太多了。”

  只是一次没赐膳,她可不会就担心自己失宠了。

  不过昨晚今早都没预兆,说明这件事来得十分突然。四爷最讨厌的就是突然冒出来的麻烦,他喜欢有规律的事,一切问题都应该井井有条。

  如果她猜得没错,现在养心殿肯定就像阎王殿了。四爷就是阎王老爷。

  她见玉瓶还是忐忑不安,想想刚搬宫不能再人心不稳,gān脆晚上再让人加菜。

  然后,九点四十的时候,张起麟匆匆赶到了永寿宫。

  李薇顾不上多收拾,观张起麟的神色就知道养心殿那边的人已经受了一天的惊吓了,都有点惊弓之鸟了。

  她jiāo待额尔赫看好弟弟,早点休息就跟张起麟走了。

  养心殿里确实静得吓人,杵在屋里屋外的太监宫女全都噤若寒蝉。四爷坐在屋里,也没看书,好像就是专心在等她。

  果然气大了。

  看到她进来,他笑道:“晚了,扰了你睡觉了?朕想找人说说话,才让人去喊你,没想到都这么晚了。”说着他看了眼钟表,好像表上的时间他确实没想到。

  李薇轻轻走进来,苏培盛就悄悄带着人退出去了。

  她笑道:“我睡得晚。而且今天搬到永寿宫,弘昤换了新屋子睡不着,刚才还在闹我呢。”

  四爷想了下才恍然道:“对了,你今天搬宫。唉,朕真是过糊涂了。”

  李薇挨着他坐下,握着他的手说:“爷这会儿用过膳了吗?”

  四爷冷笑,反握住她的手叹了句:“那些人都想把朕给气死,谁有功夫想想朕用膳没有?”

  李薇不由得说:“别人对咱们不好的时候,咱们更要加倍的对自己好才行。”

  四爷大笑,笑声中多了几分痛快:“说的是。那些人就想看朕的笑话,朕就偏不让他们看!”他对外面喊,“苏培盛。”

  苏公公赶紧进来:“奴才在。”

  四爷还真的认认真真的点了一桌菜,四凉八热两汤两粥六面点。作为一顿夜宵是真不少了。

  苏培盛很快带着人摆了满满一大桌,但四爷坐上去后却不急着吃,而是一手拿着筷子,一边跟她抱怨。

  先是说八爷,面憨实jian,从小就不是个好种子。小时候在宫里他都让他骗了,以为他是个可怜人。

  “不过是个有奶就是娘的白眼láng!良妃生养他一场,比不过一个女人!”四爷恨道。

  之后又说郭络罗氏,不孝婆母,以下犯上,嫉妒,妨碍子嗣。

  然后八爷明知郭络罗氏是个这样的人,还一门心思听她的话。夫妻两个蛇鼠一窝。

  “臭到一块去了!怪不得老八也不嫌弃郭络罗氏生不出儿子,气死良妃也不在乎,这两人根本就是半斤对八两!”

  李薇听得似懂非懂,不知道到底是八爷给他找事,还是郭络罗氏找事。

52书库推荐浏览: 多木木多 清穿 空间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