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日常_多木木多【完结】(446)

阅读记录

  四爷马上说让她不用辛苦了,还说让人给她写了很多戏本子,马上就送来,还对苏培盛道:“去催催他们。”

  苏培盛应下了。

  四爷把她的大作藏在身后,死活不给她,温柔道:“素素乖,喜欢那个盆景吧?朕还让他们做了桃花坞,明天就送来啊。”停了停又说,“要不再做个潇湘馆?”

  她说不用了,您把我那拙作还我就行了。回头就把它给都烧喽!

  四爷微笑摇头:“不行,给你朕就再也看不到了。”说罢,让苏培盛去找个带锁的匣子,当着她的面放进去锁起来了。道:“放到朕的书架上去,谁都不许碰。”

  她只能眼睁睁看着那匣子被拿走,心道这玩意要是留传下去可丢人丢大了。

  不过大概几百年后的人也只会认为:古人的想像力也很丰富嘛,原来那个时候已经有这样的小说了?

  李薇:不小心创造黑历史的感觉真糟啊……


323、小选

  胡元方拐过街口就是煤炸胡同了,胡同里外是两个世界。大街上小摊贩和行人熙熙攘攘,胡同里却是一个人都看不到,远远的一对石狮子护着的朱漆大门外站着两排带刀侍卫。

  这就是以前的十三爷府,如今是怡亲王府。

  雍正年才新修的朱漆大门崭新崭新的,门前台阶高了数级。

  他走到石狮子前,门房已经看到他了,笑道:“胡先生,您来了?”

  胡元方拱手笑道:“来给福晋请安。”

  门房请他稍等,胡元方递出年府的名帖,再给门房一二跑腿银子称谢,门房这就进府通报了。府里没有男主子,门房只把话递到二道门处,从胡元方给的银子里分出七成来给嬷嬷,请她跑快点给福晋说。

  “那人也是常来府里的,年家的人。当今潜邸时的门下奴才,也是咱们府上的常客。人家还在门口等着呢,请嬷嬷快一点。”门房作揖道。

  传话的嬷嬷把银子掖到腰里,笑道:“等着吧。”

  她叫来一个刚留头的小丫头,让她快跑着去找正院的大姐姐们,“就说有个姓胡的举子拿着年家的帖子登门了。”说罢,从桌上拿了块点心塞到小丫头的嘴里,笑道:“先拿这个甜甜嘴,到了那边大姐姐们也有好东西给你吃呢。”

  小丫头蹦蹦跳跳的跑进兆佳氏的院子,屋里的大丫头听到动静,赶紧招手把她给叫到角房里来,问清缘由后,把小丫头留在屋里吃东西,嘱咐她:“别乱跑,一会儿主子说不定就要问你话。”

  正屋里,兆佳氏就快生了,扛着肚子坐也坐不住,躺下又有点喘不上来气,就让丫头扶着在屋里缓缓转圈,听了大丫头的话,就道:“请杨先生去见一见。”顿了下说,“我看啊,还是为了他们家大姑娘的事。”

  怡亲王去了江南,杨国维就住进了怡亲王府。实在也是如今不比以前,怡亲王就是不在京,天天上门来的事也不少。听了兆佳氏那边的传话,杨国维放下手里的事,道:“把人请去喝茶,容我换个衣服就过来。”

  门房听了消息,才觉得这银子挣到手里了。还要掏出银子来谢杨国维的小厮,那小厮不肯要,道:“我是侍候我们爷的,不能接你的银子。”他们家杨爷又不是这府里的主子?他接了银子那就是给杨爷抹黑呢。

  门房就道:“那改日小的请小哥哥去喝茶。”

  两人一起去了大门外,胡元方等的心焦也不敢说,看到门房回来了,身边还跟了个内院爷们身边侍候的小厮,大喜过望。

  门房拱拱手:“总算没有辜负了胡先生的托付,胡先生跟这位小哥去吧,小哥是跟着我们杨先生的。”

  胡元方是知道杨国维其人的。早年怡亲王落魄时,杨国维也是四下为怡亲王走动,听说他与年家jiāo好,也曾托人想走他的门路。胡元方跟年家试探过后,就借故没见杨国维。

  现在风水轮流转,该轮到他来求杨国维了。

  胡元方暗自唏嘘,对小厮拱拱手,要掏银子给他打赏,被小厮推了,小厮让道:“胡先生请随小的来。”

  另一边,兆佳氏在屋里走了两刻钟,累得坐下来休息,柳嬷嬷让丫头蹲下给她揉腿,指导着该按哪几个xué位。

  杨国维跟胡元方说完,送走人后在屋里想了片刻,还是到正院来求见。

  兆佳氏听年家果然是在为年家大姑娘的事在求,就笑道:“我就猜他们家是为这个。”旗人家养个姑娘不容易,轻易不会让姑娘砸在手里。

  “他们家又是想打听上头的意思?”她问。

  杨国维:“这次胡元方来是因为年家改主意了。”以前年家都是想打听清楚,看自家大姑娘有没有那个福份。毕竟留牌子就表示先帝当初是看中年家大姑娘,想给她一个好前程的,只是可能男方那边一时不凑巧,才要再等三年。

  可问题是现在已经换了新帝,先帝的盘算是什么,新帝或许知道,或许不知道。如果新帝也打算给年家大姑娘一个好前程,他们再等三年也无妨。如果新帝没这个打算,他们就要赶紧给自家姑娘挑人家了。

  年家来求怡亲王帮着去御前问一声。虽然各种好礼都抬来了,十三爷却都给推回去了,私底下也嘱咐兆佳氏,万岁那边的事不能乱打听。不说年家这种没什么jiāoqíng的人家,就是他们自家有事,也不能轻易往御前递话。

  兆佳氏明白十三爷那几年是叫唬破了胆子,对皇权的敬畏达到了一个顶峰。平时在家里也常说,万岁现在这么看重他,他就是粉身碎骨也不能报答万一。

  所以年家这个事求也是白求。

  不过年家大概是想着买卖不成仁义在,借着这件事频频登门,倒像他们家大姑娘的事是其次,跟怡亲王府套近乎才是正事。

  兆佳氏听了杨国维的话就笑道:“哦?那年家改什么主意了?”

  杨国维道:“年家给他们家大姑娘瞧了个人家,就是来的胡元方的族弟胡凤翚。”

  兆佳氏可真想不到,年家这主意改的是真快。

  她靠在迎枕上道:“那他们家是想求一道自行聘嫁的恩旨?”

  杨国维摇摇头,笑道:“也不全是。他想求咱们府里帮着取两个宫里出来的嬷嬷。年家还有个小姑娘,若是三年后选秀,年岁正当。”他悄悄看了眼仿佛面无表qíng,站在兆佳氏身边的柳嬷嬷。

  “年家,这是把宝押到小姑娘身上了。”柳嬷嬷跟大嬷嬷道。

  大嬷嬷从府里出来后,就定居在京城了。当时跟她一起受封的还有四爷的三位奶娘,只是其中两位已经离世,四爷只得命人祭祀,追封。只有一位刘嬷嬷还在世,被封为安勤夫人。大嬷嬷就跟她家住在一条街上,如今两家时常走动。

  现在大嬷嬷和刘嬷嬷已经成了内务府里数一数二的人家了。真是一人得道,jī犬升天。

  年家求嬷嬷求到了怡亲王府,兆佳氏为做顺水人qíng,就把这事托给了柳嬷嬷。

  柳嬷嬷就来了大嬷嬷家。

  她绘声绘色的说完,大嬷嬷坐在贵妃榻上,身前身后围着一群年轻水嫩的小丫头侍候,听说书般的听完,只是发笑。

  柳嬷嬷叹道:“嬷嬷如今可算是享福了。”儿孙满堂,皇恩浩dàng。做奴才的就盼着能跟个好主子,跟好了主子,子孙后代都能跟着过好日子。

  大嬷嬷笑话她:“你说得这么羡慕,gān嘛不求贵主儿放你出来?贵主儿那个人,你若求去,她肯定好好的就送你出来了。”

  柳嬷嬷道:“我还能gān得动,gān嘛要回家看儿媳妇的脸色?”

  大嬷嬷让人都下去,只留她们两人说话。柳嬷嬷才叹道:“贵主儿是个冷qíng的人,跟在她身边再久,她也不走心。能叫她搁在心里的也就那么几个。我要说走,贵主儿一准不会留。我傻啊?熬了大半辈子,好不容易熬出头了,我现在走图什么啊?”

  大嬷嬷不说话,这主子奴才也有jiāo心的,可一个死活出不了头的主子,跟奴才jiāo心又有什么用?谁也不是天生的奴才种子,弯下腰来侍候人,那是有好处可图。柳嬷嬷这会儿说贵主儿没把她搁在心里,让她现在出来,看她乐意不乐意?

  “那你到这儿来是gān什么来了?”大嬷嬷故意道,“想让我给万岁爷递个话,把你放出来?”

  柳嬷嬷白了她一眼,“在您跟前我还装什么啊?那年家不是求嬷嬷嘛,宫里的嬷嬷什么时候能放出来也没数,好的都被主子留在身边呢,能耐大的我也够不着。”

  大嬷嬷笑:“这就找我来了?”

  “可不就找您?”柳嬷嬷也是一笑,道:“年家那边既然想好好捧他们家的小姑娘,这银子肯定是不少的。您给挑个好的,我也好给人家回话。”

  屋里一时极静,柳嬷嬷轻轻给大嬷嬷换了盏茶。

  大嬷嬷半天才道:“那我就给你找个好的吧。”

  紫禁城,翊坤宫里,李薇正在看赵全保和玉瓶刚递上来的名单。

  又到今年的小选了。紫禁城里现在用的还是先帝那时的人手,四爷早就说要,今年小选宫里的人手要大换血。

  太监们可以先不动,宫女、嬷嬷们都要换。

  一口气全换了是不现实的,所以要先排出个先后顺序。西六宫里,养心殿、翊坤宫、永寿宫这三宫的人是一个不留,全都换成新的。

  长chūn宫随皇后的意思,照她送上来的名单补人。

  东六宫那边,宁寿宫也已经把名单给送来了,看样子也是大刀阔斧一刀切的。其中不少都是宫里主子们身边养了多年的心腹。

  如果现在把赵全保和玉瓶从她身边撵走,她不说立刻变成聋子瞎子,至少也要有半年理不清身边的人和事。

  同理,东六宫的太妃们身边的人这么一走,她们的影响力瞬间就能少一多半。

  上次四爷在养心殿发火骂八爷,赵全保说东六宫下午就知道了。这还是宁寿宫丁太监请他去喝茶,跟他打探万岁为什么生气时告诉他的。

  丁太监当时还安慰他:“太妃们在宫中都住了一辈子了,御花园里什么时候多棵糙,她们都知道。”

  李薇觉得不舒服,跟四爷提了。四爷当时没说什么,事后看似也毫无反应。但一过完年小选还没开始,他就跟她说要换掉宫里的宫女和嬷嬷。

  李薇验过名单,用了自己的印。她看四爷的小印好,也不想每次都批个已阅或好字,gān脆也做了个印随身带着。逢到她的事就戳自己的印,四爷jiāo办的事就戳他的印。

52书库推荐浏览: 多木木多 清穿 空间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