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传之柔桡嬛嬛_末烬【完结】(60)

阅读记录

  皇帝枕榻岂容他人鼾睡,玄凌当然是要料理汝南王的,甄嬛遂道:“皇上有此心,则是黎民与江山之大幸。可是如今,还不是可以除去他的时候。”

  玄凌凝望甄嬛,眼中有了一丝托付的神色,沉吟道:“嬛嬛,朕决意待此事有所平息后让你的兄长出任兵部为官,执朕近身侍卫羽林军的兵权。光你兄长还不够,不与汝南王亲近的有才之将,朕都要着意提拔。只是,不能太早打草惊蛇,还要着意安抚,所以此事还颇有踌躇之处。”

  一字一句皆在掌握,甄嬛假意思索片刻道:“汝南王与王妃都已是加无可加的贵重了。可怜天下父母心,看来只有在他子女身上下功夫了。”

  玄凌眼中果然闪过灼热的光芒,喜道:“不错。他的王妃生有一子一女,长女为庆成宗姬,今年刚满十二,朕有意破例封她为帝姬;然后封汝南王之子予泊为世子,以承父业。”

  甄嬛谦和微笑:“皇上英明,主意也甚妥。不过,臣妾想不仅要封帝姬,而且封号也要改,就拟‘恭定’二字,也算是时时给她父王提个醒,要‘恭敬安定’。恭定帝姬要教养宫中,由太后亲自抚养——将来若有不测,也可暂时挟制汝南王,他一向是看重这些的。”

  玄凌着意沉思,片刻欢喜道:“不错,就按你说的,朕着即拟旨就是。”他说完,不觉微有轻松之态,一把打横抱起甄嬛打开门便往寝殿里走,在她耳侧轻笑道:“你方才说英雄难过美人关…”

  当晚,玄凌不出所料地宿在了柔仪殿,纵使李长来禀报他已经翻了秦芳仪的牌子也分毫不顾。放在往常,甄嬛或许会劝劝玄凌,不过这个秦芳仪让她忍不住想起小说里的唾面之辱,所以并不多言。

  贤妃也不想做贤妃,玄凌自然更加不会在意。自从方顺仪有孕,玄凌难免多陪着,再加上皙华夫人那里,对甄嬛已是想念十分。

  重重帷幕滑落,甄嬛隐约听见凤鸾春恩车驶过响起孤单寥落的丁冬之音,顺着风远远飘出,玲玲作响。她不知道秦芳仪是怎样从欣喜转为失望地从仪元殿东室离开,在驾车人手中火红的大灯笼的旖旎光辉里望着未央宫的方向吐露怨愤之语。

  两日后,汝南王妃贺氏奉旨进宫来皇后处请安。甄嬛只以协同之名微笑坐于皇后下首,贺氏显然没有料到旁人的出现,有些微的吃惊,很快坦然微笑一一拜见道:“妾身见过皇后娘娘、莞妃娘娘。”

  虽不曾真正交谈,贺氏与甄嬛到底是在生辰那日有过一面之缘的。皇后的侍女剪秋刚刚扶她落座,甄嬛便轻笑道:“那日本宫生辰,听闻王妃身子不适,不知可大安了?”

  “多谢莞妃娘娘关心了,原是妾身搅扰了娘娘的好日子,还未向娘娘请罪。”贺妃说着微微颔首,又朝皇后道:“皇后娘娘年来气色很好呢。”

  皇后抚一抚脸颊,眉眼含笑道:“王妃真是会说话,本宫倒瞧着王妃生了世子之后精神更好了呢。”

  贺妃颇感意外,道:“世子?皇后娘娘是在打趣妾身么,予泊才六岁,怎能是世子呢?”

  皇后春风满面,道:“这才是皇上的隆恩呀!皇上在诸位子侄中最喜欢泊儿,泊儿虽然年幼,却是最聪颖的,所以皇上想尽早册封他为汝南王世子,好好加以教养,日后也能跟他父王一样,安邦定国,兴盛我朝。”

  为人父母多是偏疼幼弱之子的,贺妃也不例外。她一个深闺妇人,纵有些见识也看不出这其中的弯弯绕绕,满脸抑止不住的喜色,连忙起身谢恩。

  皇后又笑着接口道:“这还不止呢,皇上的意思是好事成双,还要破例封庆成宗姬为帝姬,连封号都拟定了,为‘恭定’二字,就尊为恭定帝姬,由太后亲自抚养。”

  贺妃原本听得欢喜,但闻得要把女儿交由太后抚养,不由面色一震,忙道:“多谢皇上圣恩,可是妾身的女儿晚衣才十二岁,十分的不懂事,若册为帝姬由太后抚养,只怕会扰了太后清养,不如请皇上收回成命吧。”

  皇后听见贺妃推辞,借喝茶之机目视甄嬛,于是甄嬛轻轻含笑道:“皇上膝下子女不多,宫中惟有淑和与温仪两位帝姬,皆年幼未能长成。王妃的庆成宗姬能入宫养育是喜事,我大周开朝以来,听闻只有开国圣祖有封亲王之女为帝姬的例子,那也是在即将成婚之即,照应夫家的门楣脸面。像庆成宗姬一般少年册封的,在咱们皇上手里还是第一例呢。”

  甄嬛看向皇后,心想贺妃在王府里还是太安逸顺遂了,论起心计来哪里是她们俩的对手?

  这个再普通不过的上午,甄嬛和皇后第一次通力合作,甚至比小说中费得功夫还少些,终于说服贺妃应允去劝说汝南王,也应允女儿入宫。

  甄嬛特意不告辞,一切劝说事宜都在凤仪宫进行。一则汝南王纵有怨言也要冲着皇后,玄凌那里却只会认为是甄嬛的功劳;二则太后不会指责她任意施为,两全其美。

  事后第三日,汝南王便亲自登门向张汝霖致歉,虽然只是草草了事,事情到底也平息了不少。而庆成宗姬,也选定了吉日准备行册封之礼入宫侍奉太后了。

  当晚玄凌便宿在未央宫,说到此事颇感欣慰,果然绝口不提皇后的功劳。甄嬛假意谦虚两句,盈盈笑着斟上一壶“雪顶含翠”,茶香袅袅,奉予玄凌。

52书库推荐浏览: 末烬 宫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