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全家都是穿来的 作者:YTT桃桃 【完结】(586)

阅读记录

    都是山上的大石头,长年累月,有泥土冲刷下来的,有自然脱落下来的。
    捡到什么程度了呢。
    再捡就得往更远的山边走了,附近的已经捡没了。
    日日出去捡,捡了这么多,但却仍然不够。
    因为他们需要盖好多好多间的石头房子。
    要用石头和土坯子,赶明搭一间能养一百多头猪的猪圈,得建至少二百多平方到三百平方左右。
    需要用大量的石头搭牛圈。
    牛圈更需要大型的,将来要盖的比猪圈大的多。
    别看他们目前多数是奶牛,以及马老太那两只拉车的牛。
    王婆子和宋阿爷的大儿媳已经在葭县四处看牛了,不定哪天就推车换牛车。
    她们的牛,将来需要安置吧。
    等开春,他们大伙,更是要买很多很多头帮他们种地的牛。
    更何况,他们还有一个梦想,那就是将路上扔的那些攒了一辈子银钱才置办上的牲口,赶明再重新买回来。赶明争取家家户户都有下地能干活、出门能代步的牲口。
    所以说,以上,他们大家伙需要攒大量的石头,闲下来就去捡,走多远的道也要一日日往回拽,一日日积攒起来,等到了开春时,就会省事得多。
    “会议室”里。
    负责煮饭的妇女,掀开门帘子,嗅嗅鼻子,回头笑道:
    “看来那搅蛋的真好使,你们闻闻,才几时,香味就飘出来了,往常这时候烤炉房那些人还在打蛋呢。苦着脸打,早起遇见一个个都蔫头耷脑进去,这回可下不用费劲了。”
    有妇女接话道:“依我说,马婶子是真仁义。就为了让那些人省事,竟买回那么大个家伙。那么两大块铁,只铁就得多少银钱?为了让那些人省力,也是操碎了心,宁可花那么多钱,去哪去她那样的仁义人。”
    没错,马老太没说她没花钱。
    也只有几个人晓得,是陆畔亲手做的。
    在老太太看来,这些都是人情,将来不得她或者三儿还?
    既然是她们家人还人情,凭啥不让蛋糕房里的“师傅们”领情。
    她还给特意训话来着,说:“你瞅瞅,我为了你们,真是下了血本,你们不好好干活,对得起我不?”
    一副你们必须要对我感天动地的样子。
    当时,烤炉房里的一众人,确实真心诚意感谢来着:感谢马队长,感谢总监,感谢你俩人竟为了心疼俺们花大价钱。
    要知道,有了打蛋器,不但省力,而且她们也能多做几锅。
    多做就代表着往后每日能多挣银钱,咋会不感谢呢。
    有妇女瞅了瞅陪在她身边干活的闺女:
    “也不知赶明烤炉房再缺人,俺家妮子有没有那福气进去。风吹不着,雨淋不着的,日日在里头干些细致活,小手都能变细发。还给发头巾子和围裙,瞧着都新鲜,到月给的银钱更是不少。”
    “没听马婶子说嘛,不招大闺女啦,你没发现第二批进去的都是小媳妇?那里头除了她几个孙女和外孙女,你看哪有大闺女。”
    刚才还在憧憬的婆娘,闻言长叹一声:“是啊,这没法挑人家,条件摆在那。可咱正经人家的闺女,总不能为了让妮子干轻巧活多挣银钱,将来就给招上门女婿吧。那不是坑了妮儿。那可不中。”
    她闺女接过话:“娘,眼下也挺好,你看我们几个姐妹,忙完太爷爷安排的活,还要给马奶奶她家做纸袋、粘盒底,这又挖山楂,做糖葫芦。”
    “还要做雪糕。”旁边的郭老大家丫头提醒道。
    “对,我们几个还要做雪糕,一根一文钱,这些样加在一起,零零碎碎的也挣不少呢。”
    一起在挖山楂核的妇女们,还有一遍遍洗山楂的妇女们听到这话就笑,纷纷七嘴八舌道:“就是,咱们呐,知足吧,真是借了大光。以前,咱们冬日里就晓得猫冬,最多喂喂鸡,在炕上缝点针线活,上哪去找不用离开家门挣钱的好活。”

52书库推荐浏览: YTT桃桃